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进展与策略分析

2019-01-26

智能城市 2019年20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技术信息

殷 明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 401120)

1 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

1.1 国家政策体系建设方面

我国自2010年已经颁布了系列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文件,包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智慧城市概念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文件中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立足于新时代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协同各个部门与行业,统筹各界资源,促进城市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强化城市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另一方面,政府目前也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试点的建设,同时成立了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

1.2 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打破了传统的生活和生产理念,也极大地推动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首先,宽带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在“宽带中国”的战略背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得到了较高的普及率。其次,物联网技术也涌现出大量的技术应用成果,并且逐渐地遍及到各行各业中,如智能工业、车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提高了全行业的业务能力和效率。而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也标志着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总体而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之后城市的进一步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 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方面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2014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有关《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的自由论坛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当前,大数据也正以商业化的方式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云计算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多家企业在云计算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智能工业、职能医疗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阿里云为推动智慧政务的建设联合多方共同推出政务云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服务的便捷性。另外,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地,是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而近年来智慧社区在物业管理、基础设施、智能家居等领域均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与智能化。拉卡拉等企业通过统筹供应链各个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社区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使得智慧城市建设能真正惠及百姓。

1.4 实施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方向和相关手段使得智慧城市的信息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得以逐步实现,人们能够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然而,信息化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也意味着信息和数据的公开,尤其是现在更多人依赖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各方面运作,这也对城市居民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产生了一定威胁。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安全的保障是前提,也是重要基础,它的建设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智慧城市的整体质量。目前,我国就社会各个领域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与重大政策,通过法治建设与实施保障互联网相关信息安全,利用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信息传输和共享流程的一系列操作和限制,并且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保障体系,采取更加安全强大的信息保护措施,加快信息安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尽可能地保护居民和企业等私密信息和数据不被泄露。同时,《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也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后盾,通过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惩罚措施来阻止不法分子窃取信息,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

2 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趋势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呈现出较为多样化与崭新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产业在当今时代必然是关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领域,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将通过信息技术产业的应用积极反推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性明显增强,未来,智慧城市的居民将能够使用更多的移动互联应用,移动终端也将成为智慧城市各项便民服务的接口。因此,移动互联应用仍然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之一。而且,“多规合一”将借助信息平台构建更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与业务管理平台,促进政务办理的智能化。另外,不动产的统一登记也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话题,其中,房产登记信息在多个部门之间的共享将会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共享水平,形成城市信息化服务的新体系。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不断更新迭代,在未来会更加注重民生需求,强化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实现社会更多资源的共建共享,极大地推动社会资源的利用率的提升。总体来看,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呈现出以人为本、集约融合、五新发展的趋势,正在朝着“智慧社会建设”的方向良性发展。

3 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

3.1 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各部门职责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智慧城市概念及建设理念均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部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时必须理清建设思路,对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且灵活的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关系到个人、企业、等相关组织机构的信息网络结构构建问题,智慧城市的信息建设更加多元化和高层次性能够让智慧城市的建设等级更高,服务能力更强。因此,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应借助市场运作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必须强化自身的作用,因为只有政府进行干预并且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才能约束市场的运作秩序,保证整体的建设情况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政府能够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相关行为,防止企业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做违法和犯罪的事情,从而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建设的安全性,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将更新的技术与发展理念融入当今智慧城市建设中,促使人们的生活向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2 重视市场运作,积极统筹各方资源

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无疑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参与。而市场作为主体之一,只有市场按照其运作规律引导市场所有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进行,智慧城市才有可能被真正建设起来。因此,各部门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其较好的指导社会资源的分配利用,通过“看不见的手”统筹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形成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互动闭环,共同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化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应当以信息共享为核心,整合社会总体信息资源,并且搭建好各行各业、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和纽带,实现信息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互通共享,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全面提高社会信息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3.3 突破重点难点,切实满足百姓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市民带来更为便利的城市服务与居住体验。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点难点。但智慧城市建设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城市的建设必须循序渐进,顺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总规划,在不同领域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最终实现城市智慧化的协同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建设在过去的努力中已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对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作用日益显著,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在未来也将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加智能化与现代化的体验。然而智慧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更加密切的协调配合以实现信息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互通互联。智慧城市建设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与成果,应充分推动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切实体察民生需求、统筹社会资源,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同时,不断推动我国向智能化、现代化的社会迈进。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技术信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