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城乡差异与对策
——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

2019-01-25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乡民族学校何春元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9期
关键词:节数小学教师课文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乡民族学校 何春元

朗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加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入门功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学生运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文章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一、课堂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现在就城乡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课堂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一)课堂朗读的有无

根据表1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城市小学教师经常采取朗读进行教学,而农村小学教师采取朗读教学仅占66.67%,这说明农村小学教师在听说能力上有所注意,但不够重视。城市与农村相比,城市有朗读节数为36节,而农村有朗读节数只有24节,农村只是城市的三分之二,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方面较城市小学教师差,因为很多农村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上,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是关键;认为朗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它只是用于内容与内容的链接和过渡,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有效手法;认为语文课只要讲解课文的字词、理清思路、知道课文大概内容就行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对课文内容详细的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挤掉了学生应有的朗读时间,出现了整节课讲解、分析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时间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感受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往往只能在早读课上自己朗读,自己瞎摸。长期下来,学生把朗读变成了念书。农村教师缺乏对朗读的足够认识是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比城市小学语文朗读差的原因之一。

表1 每节语文课朗读有无情况

(二)课堂朗读的朗读安排

目的是朗读的关键要素和前提。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讲解前的朗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初步感知课文,同时发现问题,以便教师有科学性、针对性地讲解;讲解时的朗读,主要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感情;讲解后的朗读,主要是让学生记忆、品味文章,归纳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可是通过表2的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城市小学教师在语文课中对朗读的安排都有明确的目的,包括对学生朗读的明确要求、明确朗读安排的目的和意义。而农村小学教师无朗读目的安排的节数超过了一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朗读安排的无目的,使得朗读的目的性不强,出现随意朗读的现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农村有朗读目的的节数还不到城市有朗读目的节数的三分之一,表明农村小学教师不够重视朗读安排的目的,对朗读还不够重视。原因是农村小学教师把朗读看作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只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没有过多的关注。

表2 每节语文课朗读安排有无目的性

节数 比例 节数 比例有朗读目的 36 100% 10 41.67%无朗读目的 0 0 14 58.33%总计 36 100% 24 100%

综合上述课堂观察的结果可知,一方面,城市的学生的朗读水平要比农村的学生要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城乡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存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对朗读有所注意,但朗读随意性,不够重视。二、朗读的时间安排不充足。三、教师朗读示范水平不高。四、教师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缺乏兴趣。五、教师的指导与评价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六、教师对朗读的训练过于表面、形式化。七、学生的互评、自评不够好。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不够积极参与评价。

二、课堂观察后的反思与建议

(一)改进朗读教学的建议

根据上述城乡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小学朗读教学训练效果、质量,个人觉得应积极的采取相应对策,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发挥学校的组织作用

(1)抓好早读课朗读训练

很多学校,在课程的计划表中都没有朗读课的安排。学生的朗读时间很少,只有每天的早读课是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我朗读的。因此,抓好早读课的朗读练习很重要。

(2)开展校园朗读文化活动

由本校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布置,在校内的操场、舞台或教室内定期组织朗诵比赛,以月为周期,以班级为单位,先从班级中选取朗诵优秀的学生参加校级的朗诵比赛,然后现场选出优秀的朗诵小达人,进行奖励和激励,肯定学生的能力,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的朗读文化氛围,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意识到朗读对语文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学校朗读氛围的影响,喜欢朗读。

2.重视教师的朗读和朗读教学

(1)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艺术,引导学生朗读也是一门艺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领悟力低,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因此,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勇于跳出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框架、思维,适应时代潮流,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学习更多的朗读知识理论,掌握朗读技巧。学校也应定期举办语文教师技能比赛和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朗读教学方面的教研。

(2)优化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最经采用朗读训练,指导朗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恰当的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她们想要学习语文的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朗读的兴趣,朗读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很容易喜欢新鲜的事物。根据这一年龄的心理特征,可运用不同朗读形式让教学课堂中更生动有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变苦读为爱读、乐读。

三、小结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解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不断坚持,共同努力,积极到教学中去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发挥学校、教师、家庭的作用,不断改进;相信一定能使朗读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节数小学教师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冀东地区不同插秧方式对甘薯植株性状及商品薯产量的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齐白石为什么“画错虾”?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背课文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齐白石画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