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2019-01-25陈佳佳侯佳慧邓永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神经性肝郁脾虚

王 凯,赵 丹,陈佳佳,侯佳慧,邓永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神经性耳鸣(NT)是指在听神经、耳蜗或听觉中 枢等部位发生病变,导致患者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主观听到各种声响。主要可分为感音性、周围神经性及中枢神经性耳鸣,感音性耳鸣比较多见[1]。有学者[2]认为耳鸣是一种掩蔽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出现在听觉中枢的异常神经电活动。本课题组认为可以在常规针刺治疗肝郁脾虚证神经性耳鸣的基础上加以“扶正调神法”,并验证该法对该病的实际治疗效果是否有良性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疗区共63例患者,确认纳入符合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成为研究病例。将6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最后完成研究60例,脱落3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脱落率为4.76%。治疗组2例均因不能耐受针刺而脱落。对照组1例因出国而脱落。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制定:1)患者主诉为主观性耳鸣,18 ~65周岁,且症状反复发作超过30 d,或者症状持续发作大于1周;2)耳部生理结构完整,功能良好,病理X线或CT结果:排除中、内耳疾患,电测听力检测[4];3)将符合条件1)的病例参照Baguley 等(1992)制定的耳鸣分级进行进一步筛选,分为0度~Ⅲ度,0度为没有耳鸣;Ⅰ度为在没有背景噪声环境情况下有耳鸣;Ⅱ度为在有背景噪声环境情况下,仍感耳鸣,但不影响睡眠质量;Ⅲ度为在有噪声环境情况下,仍感到耳鸣,明显导致无法入睡,或者被耳鸣吵醒[5]。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估,将耳鸣分级≥Ⅰ度纳入。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由高等院校第2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制定:耳鸣,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夜寐不安,伴有倦怠乏力,劳怯身疲,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时干时稀,面色萎黄,脉虚弱,舌红苔白[6]。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所列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肝郁脾虚证耳鸣患者;2)需知情同意并配合治疗;3)未接受相同影响疗效判断的治疗;4)年龄在18~65岁之间。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者;2)现伴有耳部异物、炎症、肿瘤、畸形、外伤等疾病,经检查耳鸣确实由耳局部、全身肿瘤或全身性疾病所致;3)患有精神疾病者;4)未按规定针刺、药物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主穴:中脘、足三里(双侧)、关元、气海、百会、四神聪、翳风(双侧)、太阳(双侧)、耳门(患侧)、听宫(患侧)、听会(患侧)、风池(双侧);配穴:合谷(健侧)、太冲(双侧)、外关(双侧)。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取穴处常规消毒,选用安迪牌不锈钢毫针,规格为0.25 mm×25 mm和0.25 mm×40 mm。患者取仰卧位,中脘穴,1~1.5寸;足三里,直刺1~1.5 寸;关元,直刺1~1.5;气海,直刺1~2寸;百会,平刺0.5~0.8寸;四神聪,平刺0.5~0.8寸;翳风,直刺0.5~1寸;太阳,直刺0.3~0.5寸;耳门、听宫、听会三穴直刺0.5~1 寸;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合谷,直刺0.5~l寸;太冲,直刺0.5~0.8寸;外关,直刺0.5~l寸。上诸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以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感为宜。留针 30 min,1次/d,每周连续治疗6 d,休息1 d,1个疗程为1周,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3]拟定,主穴:耳门(患侧)、听宫(患侧)、听会(患侧)、风池(双侧)、足三里(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双侧)、肝俞(双侧);配穴:外关(双侧)、合谷(健侧)、太冲(双侧)操作:患者取健侧卧位,脾俞斜刺0.5~1寸;胃俞斜刺0.5~0.8寸;肝俞斜刺0.5~0.8寸,余皆同治疗组。

1.5 疗效标准 1)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参照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SIS),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2)参照《中华针灸临床诊疗规范》中耳鸣的疗效评估标准制定。痊愈:耳鸣消失,三十天以上不复发;显效:持续性耳鸣减弱为偶发;或者耳鸣影响工作和睡眠,转变为仅出现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中;有效:耳鸣由嘈杂环境中出现转为安静环境下出现;或者仅在嘈杂环境中仍出现,但不影响工作和睡眠,或耳鸣由持续性转为间歇性;无效:耳鸣无任何改善[7]。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都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30) 例

3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肝郁脾虚证的耳鸣可以使人产生乏力倦怠、不思饮食、失眠、抑郁等变化,故推测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病因病机与“正气”和“神”有关。有学者[8]调查评估出在国内普通人群中有过耳鸣或正在为耳鸣所扰者大约占20%。可见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中医认为肾主耳,本病的发病多与肾有关。孙路路[9]采用左慈耳聋丸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但通过临床来看以肾为主耳鸣多为老年性患者且人数较少。目前耳鸣的发病人群正在年轻化,病因在复杂化,其中肝郁脾虚证比较多见。魏春等[10]总结连建伟教授从肝论治耳鸣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肝寄窍于耳,体阴而用阳,肝火随风木上炎,燔灼耳络,导致耳窍失养,发生耳鸣。余亚斌[11]认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过食醇厚酒味,生冷刺激,易致脾胃受伤,同时压力亦越大,容易导致肝郁气滞,肝木乘脾土,亦可致脾虚而发耳鸣。NT的治疗方法较为驳杂,常见的有西医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等[12-13]。现代研究[14-15]认为针刺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针刺常作为治疗NT的有效手段。《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耳病诸侯》专列“耳候鸣”一节,认为耳鸣的病机为“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病基础和此时正气不足有关。同时《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里的“神”指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精神、意识、思维、知觉都是在神的作用下产生[16-18]。临床观察该类患者兼症多有“神乱”的特点。所以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正气不足和神乱的特点,故笔者在常规针刺治疗肝郁脾虚证神经性耳鸣的基础上加中脘、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四神聪以体现扶正调神的治疗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19]表明,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疗效明显好于1个月以上者。但在患病早期很多患者往往忽视症状,也未进行检查和治疗,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延误治疗时机。耳鸣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在治疗效果的评价上也缺少一个客观并且科学的标准[20-22]。因此应加强该病的科普工作,使潜在的发病人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猜你喜欢

神经性肝郁脾虚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