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树森:心如花木 向阳而生

2019-01-25汤馨怡王枫林通讯员邹芸谢晨印慧

浙江共产党员 2019年5期
关键词:办医肝移植肝脏

本刊记者/汤馨怡 王枫林 通讯员/邹芸 谢晨 印慧

●现场:

1950年1月出生的郑树森,几乎和共和国同龄。当天采访后,他马上就要进行一台肝脏移植手术。从1993年开展了第一例肝脏移植至今,郑树森成功施行的肝移植已达3000多例。

“帮助病人解决痛苦,是我从医一生的追求。”就在前几天,郑树森诊治了一位多囊肝患者,肝脏上都是水泡,肚子里满是腹水,鼓得像个球。虽然是良性,但20 多年的病痛折磨让这位患者苦不堪言。

多处求医无果后,同为医务工作者的患者母亲,研读了郑树森的书,把划满标记的书带到郑树森面前,希望他能救救自己的儿子。

“手术做了11 个小时,切下来的肝脏足足有6公斤重。”郑树森回忆着当时的情形:病人在醒来后第一时间摸了摸肚子,发现曾经高高隆起的肚子已变平坦后,立马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手术难度确实很大,但解决了他20 多年的痛苦,也解决了世界级的难题。所以,想要救人一命,我就得敢于担当,不能退缩。”救死扶伤,一直是这位老党员最淳朴的初心。

而这份初心,也与郑树森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

小时候上下学的路上,郑树森常常经过一间中药铺子,药铺的院落里晒着药材。病人来时,老中医一手给病人搭脉,一手用毛笔写张方子,看着老先生仙风道骨的样子,他心里总觉得很向往。

“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让普通的老百姓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因此,郑树森的履历里常出现众多的“首创”“第一”等字眼。

1993年在浙江实施的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是郑树森眼里分量最重的“第一”。

中国第一次肝移植高潮出现在1978年,当时病人最长活了264天,效果并不好。20世纪80年代,中国肝移植手术已经基本停止。1993年,郑树森和当时广东中山大学的黄洁夫医生几乎同时做了肝脏移植手术,他们二人之后也被公认为是中国肝脏移植第二次高潮的推动者。

如今,令郑树森自豪的是,中国肝脏移植技术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了几十年,但经过第二次肝脏移植高潮的推动,我国的肝脏移植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尤其是郑树森提出的“杭州标准”,让更多的肝癌患者有了“生的希望”。

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也吸引了外国团队到中国学习。2009年,印度尼西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派团队到中国和郑树森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

印尼是个肝病发病率高并且肝癌患者众多的国家,2010年,郑树森团队受邀到印尼开展活体肝移植。

一周之内,郑树森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当地医学院院长惊叹,询问郑树森:“您的技术是哪里学来的?”郑树森自豪地表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术!”

彼时正是中国和印尼建交60周年,时任中国驻印尼大使章启月三次接见郑树森,并激动地说:“想不到你们肝移植手术做得这么好!通过这次交流访问,促进了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这真是一次‘移植外交’!”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在杭州考察期间曾列举了几位院士创办社会办医的优秀典型,同时也多次提及希望郑树森团队能够“名人办名院”,探索出一条医改的新模式,规范社会化办医。

2015年,树兰(杭州)医院在杭州诞生。

办院之初面临着不少困难,但郑树森始终坚守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引进优质高端的医疗技术与资源切实为老百姓服务,并提出“三高四化三满意”的办院理念:“以高水平专家、高质量医疗、高品质服务,提供国际化、智能化、标准化、人文化以及全人全程健康服务,创建患者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的一流国际医院”。

“我们很高兴,三年下来,树兰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都得到了极高的认可。”这份欣喜写在郑树森的脸上。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不会放下手术刀,继续奋斗下去!”郑树森说。

●对话: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哪一段话最令您振奋人心?您作为一名老党员、院内业务一把手,您认为党组织在医院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郑树森:“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这句话令我非常振奋,尽管不长,但我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只有把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才能不让它束之高阁。做好社会办医既能对公立医院的改革进行深化,也能替政府排忧解难。树兰医院在成立之初就同步成立党委,医院在党委的领导下,蓬勃发展,党委从最开始的5 个支部发展到现在10 个,共有党员191名,医院各科室的骨干人员都是党员,面对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冲在前面,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其中行政党支部被评为下城区最强党支部。

记者: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请问树兰医院是如何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新要求新定位,树兰医院的党建工作有何特色?

郑树森:党委在医院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重大事件必须通过党委决定后再执行。医院重视主抓党员思想教育,探索分层教育模式,强化党员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并倡导“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义诊,党委成立至今共开展大型义诊83 场,为群众义诊逾8000 人次。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创“无红包医院”活动,从医德医风教育、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患沟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进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建院至今共收到患者锦旗、感谢信等1600余件。

猜你喜欢

办医肝移植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加州鲈肝脏养护
社会办医大有可为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多元办医 还要松绑
社会办医 迈向春天的路上
1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肝移植》(第2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