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建立青年交响乐团实践应用与探索*
——以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为例

2019-01-25

黄河之声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徽师范大学交响乐团乐团

袁 泉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作为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美育作用尤为重要。内含音乐艺术专业的高师院校,美育不再局限于音乐专业课程或是掌握一门乐器演奏技巧,建立全建制的交响乐团对于当年大学生的素质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所在地市的文化繁荣,民族音乐作品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组建于2013年6月,建立之初旨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音乐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实践平台,提高学生舞台实践能力,普及大学生艺术审美力,打造安徽师范大学对外交流与展示高水平大学综合办学实力的又一张崭新艺术名片。2015年,芜湖市委市政府与安徽师范大学开展地校共建合作,在此背景下,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走出校门,惠及更多百姓,为安徽师范大学对外交流、提高师生艺术实践水平打开了新的窗口。作为安徽省目前唯一一支全建制的大学生交响乐团,该乐团的成功组建、成熟发展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提供了模式,为高校青年交响乐团的实践提供可借鉴之经验。

一、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建设情况与价值体现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现有团员80多人,为双管编制乐团,组建之初由国家一级指挥周晓平先生担任乐团指挥,2017年由曹艺阐先生接任。乐手由在校青年教师担任声部首席,音乐专业学生为主要组成。组建五年来,其演奏的作品范围既包含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巴洛克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也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多位世界著名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同时根据音乐会主题加入中国民族民间交响乐作品,相继举办了多场专场音乐会,如:宿州市新年音乐会(2014年)、安徽省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音乐会(2015年)、铜陵市团员青年庆祝建市60周年暨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青年音乐会(2016年)、芜湖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合唱交响《长征组歌》专场音乐会(2016年)、“喜迎十九大 忠诚献给党”芜湖市庆祝建军90周年专场音乐会(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建校九十周年专场音乐会(2018年)等。这一系列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高校艺术实践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向社会推广,不仅取得了推广价值,更扩大了乐团在省内的名气。乐团与芜湖市政府达成长期合作,推出系列惠民音乐会,共同打造惠民音乐品牌,引导和提升市民的音乐审美能力,满足大众对高雅艺术的需求。

作为以培养音乐教育类人才为目标的高师院校音乐学院,长期以来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为音乐专业教师、文化传播文员等。乐团的成立创新了艺术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实践型人才,为当前就业形势不明朗的音乐专业学生拓宽了方向。据统计,近三年来已有十余名毕业生进入职业交响乐团成为乐手。

二、多维施力构建成熟成功的青年交响乐团

分析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五年来从初设到成熟,从校园文化转向为地方市民服务的文艺团体,多维施力的全方位建设起到了根本作用。

(一)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为乐团发展夯基垒台

作为高师院校以大学生为主的交响乐团,成立之初,低音提琴、大管等声部成员一度依赖外借。优秀的人才队伍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人力保障,也是一个乐团赖以生存的基础。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在引进、培养、服务人才方面的举措,确保了全建制交响乐团的根基。先后从美国北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海内外高校吸收低音提琴、大提琴、大管等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音乐学院教师队伍,填补乐团在某些声部上的空缺。有了师资的保障,为后续招收低音提琴、大管等专业本科学生提供了可能,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了乐团的人员储备问题。学校还着力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乐团建设,建立一支既是教师又是演奏家的“双师型”人才团队。同时每年九月遴选新生不断充实到乐团里,打造一支年轻,富有实践经验的演出队伍,确保在学生不断流动中,乐团水平保持稳定。

(二)专业指挥的引入确立乐团之魂

指挥是乐团的灵魂,指挥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乐团的水平。指挥的作用,不仅是乐团各个声部间的整合,他需要定义作品的速度、协调声部之间音量平衡、音色融合、强弱对比、乐句划分,更要以个人风格和专业储备,引领乐手挖掘每一部作品内在含义。一个优秀的指挥,可以创作出大于各个声部演奏效果的总合的一个整体,赋予乐曲生命力和表现力。即使是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指挥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效果。从创立之初,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就聘请专业指挥,各声部之间的强弱,作品的速度,情感的处理,整首作品的演出效果,这都需要指挥从整体来协调。想要在高师院校中组建一支高水平的青年交响乐团,聘请一位优秀指挥是必选项,而非可选项。

(三)借鉴职业乐团设立艺术管理部门保障乐团运转

艺术管理部门虽然不参与演出,却是乐团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艺术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宽泛,以上海交响乐团为例,内设业务部,负责谱务、演奏员排练演出日程安排、音乐会节目单等;外联部,联系音乐会艺术家、负责接待工作;基础部,管理乐器、日常维修保养乐器;财务部,负责乐团演奏员薪酬、艺术家酬劳等。调研发现,安徽省内大多数非职业交响乐团的艺术管理部门或缺失,或由乐团成员兼任。高师院校青年交响乐团主要成员为在校大学生,艺术管理部门更加不可或缺。研究对象安师大青年交响乐团整合艺术实践教研室,配合乐团进行管理,保障乐团顺利地进行日常排练演出。

三、高师院校青年交响乐团区别于职业乐团的差异化生存模式

除各声部首席外,安师大青年交响乐团成员80%以上均为在校音乐专业大学生,与动辄在音乐季上开展演出的职业乐团相比,存在本质区别。因此在管理制度、排练方式、演出内容等方面也进行了调整。

(一)学分制为保障,构建适合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排练模式

在五年的运营中,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摸索出适合高师院校的“1+1”排练模式。具体为开设排练课程,由各个声部首席(即该专业音乐教师)先对各声部乐谱进行详细讲解、示范,确保声部内每个乐手正确的演奏乐谱,为合排做好前期准备,再由指挥进行合排和乐曲处理。

作为高师院校内的青年交响乐团,团员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与职业乐团相比,在排练时间、乐手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差距,人员的流动也无可避免,因此并不适用于专业乐团的排练方式。交响乐是通过不同乐器之间的相互演奏配合来实现的,需要四个乐器声部组共同演奏出总谱上的音符。它打破音乐专业学生长期的单个学习,演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团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节奏感的训练等都需要在排练中予以解决。“1+1”模式有效提高了排练的效率,增进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将器乐专业课与排练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也符合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规划。每周固定4小时的乐团排练课,由指挥整合乐团各个声部进行集中练习,实现乐团各个声部的融合及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演出前安排短期强化排练,达到符合音乐会标准的演出水准。

由于乐团成员构成性质的不同,管理制度上也需做相应区别。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排练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学分体系,将乐团演出作为艺术实践课程,学生的排练演出作为课程内容有章法可依,有效保障以在校音乐专业大学生为主体的乐团有稳定、充足的排练时间。

(二)高雅音乐普及为先,融入展现民族性地方性音乐作品的曲目内容

乐团诞生之初为高校丰富社团文化的产物,随着地校共建,乐团肩负高雅艺术进校园、进基层,文化惠民的重任。针对受众的不同,乐团在演出曲目、演出形式上也有较大区别。在每场音乐会前,为观众普及交响乐团的组成、各种乐器在交响乐演奏中的角色、作用,每讲解一样乐器,演员配合进行独奏展示,使民众进一步了解交响乐,喜爱交响乐,使音乐会融欣赏性、知识性于一体。

以《2018年芜湖市新年音乐会节目单》为例,分析其演出作品:既有交响乐经典作品《春节序曲》、芭蕾舞曲《天鹅湖》、《康康序曲》、《欢乐波尔卡》;也有女生小合唱《映山红》、男女生四重唱《看山看水看中国》、《我爱你,中国》、意大利歌曲《重归苏莲托》;另有游牧民族的经典作品《鸿雁》、古筝独奏曲《枫桥夜泊》。单从节目单上看,演出作品与职业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存在极大差异,更倾向于文艺演出。交响乐作为西方文化艺术,与中国本土文化从天生血脉上存在差异,客观上说,在近百场的音乐会演出中,安师大青年交响乐团不断修正适合当地民众口味的曲目编排模式,一味的大作品、大交响,难免曲高和寡。以交响乐为主,融合听众耳熟能详的曲目,兼顾地方性民族性音乐作品,方能让音乐会留住受众。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在当代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取向,青年交响乐团大有可为。于所在地市而言,一支成熟的青年交响乐团也发挥着“外宣城市,内惠市民”的作用。虽然已运行五年,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安师大青年交响乐团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如演出任务与教学工作相冲突,高校以教育教学为根本任务,每年不少于20场次的演出背后是庞大的排练时间,教师在讲台与乐台之间疲于奔命,虽丰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有碍专业技术的提高,需妥善处理好演出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既不要厚“演出”而薄“教学”,也不能因噎废食,彻底躲进象牙塔内。又如,地校共建模式让自娱自乐的高校文化走进了城市音乐厅,然坐在台下的观众大多戴着文艺惠民的帽子领着赠票进场,对交响乐的认识,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有限。

安师大青年交响乐团的创立打通了高校与地市之间的壁垒,消除了“高校有演出而无市场、地市有需求而无演出团体”的矛盾,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对教学、实践、市场化三者有机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拓展了地校合作,延伸了校园文化,让青年交响乐团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一支重要力量。它的成功也为探索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建设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思路,是对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转型的有益探索,对构建政府、高校、演出团体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具有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安徽师范大学交响乐团乐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7卷总目次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滚烫的交响灵魂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征稿启事
Hemingway’s Marriage in Cat in the Rain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卡内基特别支持,为青少年音乐家搭建平台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
元阳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