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遗时代”的河洛大鼓调查与教学实践研究
2019-01-25王悦潇连忠忠朱静雯
王悦潇 连忠忠 朱静雯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一、河洛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发源于偃师,具有浓郁的豫西地方特色,也称大鼓京腔,是一种以说、唱为演出方式,来叙述事情的悲欢离合、塑造各色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歌唱社会美好生活的传统音乐艺术。河洛大鼓是洛阳土生土长的一种曲艺艺术,是洛阳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表演内容多为反应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一门亲和艺术,他与众多传统音乐一样都经历了从初创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河洛大鼓的发展可谓是由曾经的高朋满座到现在的门可罗雀,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发展和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变化,走过新时代的漫漫长路。早在20世纪的50到80年代期间,无论是在乡村的麦地还是城市的茶楼、书会,都能听到说书人兴奋高亢的表演,台下听众聚精会神,传来阵阵掌声。而今,这样的场面很难再看见了。由于现今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审美变化使得河洛大鼓的发展举步维艰,现今,河洛大鼓已经发展了六代传人,但大多数老艺人都已辞世,还在世的艺人们出于谋生不再从事河洛大鼓的表演,后继无人、传承堪忧。
二、“非遗”河洛大鼓传承价值
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而且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更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非遗是记录人类社会生活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人民群众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的文化财产。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v12,给河洛大鼓带来了新的头衔,但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和新人的匮乏,河洛大鼓的发展每况日下令人担忧。所以,我们要竭尽全力保护、传承河洛大鼓,只有将这种现有的活态延续下去才能真正实现河洛大鼓的保护与发展。才能使优秀的和河洛文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继而以小见大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河洛大鼓的访谈调查
2018年1月,在第八届河洛文化新春庙会上我有幸见到了正在说书的老艺人们,当时在台上说唱的是李占土老先生、伴奏有三弦:牛小枝,坠胡:周俊良,演唱的曲目是《关六算卦》,全曲40多分钟,老艺人们都年近半百但表演起来依旧热情高涨。在随后接触到了更多的老艺人并他们的交流,并对他们进行访问。
(一)辉煌时期的演出
采访者:“您能介绍一下河洛大鼓辉煌时期的场景?”
牛会玲(女,河洛大鼓第四代传人)说“河洛大鼓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是在1980年到1993年期间,在这期间,一年365天我在外演出时间超过300天,那时候演出台下观众最多的时候能达到3000多人,每一场演出2个小时是不够的,最少要唱到3-5个小时这样才能满足台下的观众,观众的情绪高涨到每一场掌声都能爆掌声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有一年的正月十六,外面下着大雪,在一个农村的打麦场演出,那时候我才30岁,观众们都是在雪地里淋着,我在台上唱还有观众给我打着伞也要坚持听,那一场演出观众大概有四五百人,那个场景使我非常感动,至今难忘。”
王怀中(男,河洛大鼓第四代传人)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的父亲王周道(国家级唯一河洛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到平乐镇平乐村演出,一场演出下来,票就卖了200多元。当时每张票也就5分钱。等于说,一场演出就卖了三四千张票。一个村子能卖三四千张票这样的纪录,即使在今天说起来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采访者:“那时候的演出地点是什么地方?”
被访者:“演出地点一般都是在农村、乡村,在城市的很少,都是露天搭台演出,在剧院演出的很少。”
采访者:“那时候是在全国各地演出还是在河南省内演出?”
被访者:“因为河洛大鼓的地域性非常强,它只是在河南省的洛阳、偃师、巩义、孟津、登封、新安、宜阳等地方流行,地方方言特别明显,不像东北话那样的方言还能听懂,我们这的方言别说外省的人了,一过黄河桥就连跟我们住的只有20里地的温县人都听不懂,不要听他们在网上谣传去台湾演出,咱这个到安徽,安徽人都听不懂,商丘人也听不懂。”
(二)当今时代的演出
采访者:“申请非遗以后你们的演出形式有什么变化?”
白治民(男,国家二级演员,洛阳豫剧院名誉院长)说:“随着时代的变化,演出形式上有些变化,更加注重舞台形象,以前没有音响现在有了,以前就有个单桌现在有台布,过去演员不讲究服装现在都穿演出服等。”
采访者:“现在演出机会多吗?收入怎么样?”
李占土(男,洛阳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说:“现在演出机会很少,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没有去年好,去年没有前年好,好多老艺人都在家休息。现在的演出基本上都是义演不收费。”谈到收入,牛会玲老师叹口气说“收入更说不上了,连个基本的中下等生活水平都维持不了。”
采访者:“申遗后,政府做了哪些工作?”
白治民说“申遗后,政府开始重视河洛大鼓的传承,一方面提出弘扬民族传统艺术必须从孩童抓起,提倡河洛大鼓进校园,但政府的想法是好的,由于主管这方面的领导是外行,做了不少工作但起不到主导作用,进校园也只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河洛大鼓,并不能系统培养传承人,但能培养些河洛大鼓的观众。另一方面,上级领导不深入调查研究,不了解具体情况,一些河洛大鼓精英被忽视,使得真正的传统民族艺术瑰宝日渐没落。”
提到政府补贴,王怀中老师最有体会,他说道“我们家是世家,我的父亲是国家级唯一一个河洛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前几年他去世,在这方面没有得到过政府的补贴,我们家也没有得到国家的补贴,像新密县对曲艺家会有补贴,但登封只是对年纪大的老艺人有少量补贴并未对艺术上提供补助。”
采访者:“申遗后您们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有什么变化?”
常智乐(男,常龙河洛大鼓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说:“河洛大鼓在初创时期被称之为‘巧要饭’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艺人都是最底层的工作者,是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加之河洛大鼓演出形式与人员都相对简单,而且河洛大鼓因为唱段较为亲和,因此说书人经常游走于乡间村落,当时并不能称得上能在台面上的演出。随着申遗的成功,河洛大鼓的社会地位与知名度也相应得到提高,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艺人的看法。”
采访者:“对传承人有什么样的要求?”
牛会玲说:“原汁原味的河洛大鼓是一个唱两个伴奏,它的灵魂是鼓与板,但现在传承人是鼓也打不好板也打不好更不用说是唱腔了,没有了豫西地区风土民俗气息,只是为了娱乐而表演脱离了正常的风俗习惯。”并称现在的河洛大鼓表演形式为“跳大神”。“申遗后,有些不是从事河洛大鼓说书的人却被称成传承人,使河洛大鼓得不到发展更加快了它没落的脚步。”
牛小枝(女,河洛大鼓市级传承人)说:“未来传承人要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人生观;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把河洛大鼓这一传统文化发展下去的恒心;要尊重传统,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不能脱离传统;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传承弘扬河洛大鼓优秀文化为目标将河洛大鼓继续“活”在世上。”
(三)河洛大鼓走进校园
经初步了解,洛阳市开展的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中,洛阳市区有十多所学校已经将本土曲艺河洛大鼓以社团或课程的形式开展教学,其中有4所高校、8所中小学和洛阳市特教中心学校。随着活动的开展已有多名河洛大鼓传承人在这些学校免费教授学生河洛大鼓。该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加深学生对洛阳传统曲艺河洛大鼓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利于河洛大鼓的传承。常智乐先生早在2015年起就带领团队在洛阳市几所中小学进行免费授课。有幸跟随常老师走进涧西区青岛路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常先生介绍到青岛路小学是在2016年开始的河洛大鼓教学,在这期间校团队已经演出过多次,并获得一致好评。在招生方面,选择三年级到六年级之间的学生,由班主任进班询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在每周五下午第二课堂进行学习,每节课时一个半小时。授课教师是河南省职业说唱团琵琶兼说唱演员薛耐老师。授课方式为口传的方式进行,即为教师教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河洛大鼓的演出形式比较单一,每位学生一鼓一月牙板,左打钢板,右敲平鼓,另有乐师以伴奏。授课内容为《歌颂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步伐,以数来宝的演唱风格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薛老师说这也是为了演出而速成的,并没有真正传承河洛大鼓精髓。课下与学生交流了解到,学习河洛大鼓得到家长的支持并课下会去练习基本功,这让常老师和薛老师感到十分欣慰。
四、结语
本文就河洛大鼓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后有哪些变化对老艺人们进行访谈、调查,并对河洛大鼓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实践探究,得出河洛大鼓的现状令人堪忧,再也看不到以前辉煌的场面,申遗成功后虽有了一些改善但并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诸多的变化,传统民间艺术已经不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老人们都在叹息河洛大鼓后继无人,从事职业演出人员所剩无几。因此,深刻认识到加强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保护“非遗”项目是刻不容缓的。以河洛大鼓为例以小见大,以点见面说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在尊重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顺应历史潮流,这不仅要靠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媒体的报道,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们去认识、接触、学习“非遗”项目,不能使它们成为过去,要使它们重新振兴,焕发新的活力。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