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场航站区智能化机房简介

2019-01-25陈玲玲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驻场航站楼管理中心

陈玲玲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0 引言

机场是保证飞机安全起降的基地和空运旅客、货物的集散地,一般包括飞行区、客货运输服务区和机务维修区三个部分。本文从机场运营管理出发,主要讨论航站区(客运区)的各类机房设置问题,为新型机场的“统一指挥+分区管理”做好基础条件。

1 机场航站区机房类型及机场运营模式

1.1 机场航站区机房类型

机场航站区的机房主要包括各种功能中心、基础设施机房、航站楼工艺机房以及驻场单位机房。

(1)功能中心,包括机场运行中心/应急指挥中心(AOC)、航站楼运营管理中心(TOC)、公共区管理中心(POC)、旅客服务中心(PSC)、站坪调度管理中心(ROC)、机场呼叫中心(ACC)。

(2)基础设施机房,包括机场信息机房(PCR)、汇聚机房(DCR)、通讯机房(SCR,楼层接入间)、消防安防控制中心、消防安防值班室、楼宇控制值班室、800M集群通信机房、模块局机房、运营商机房(移动、联通、电信、电视)、电信接入间。

(3)航站楼工艺机房,包括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综合查询室(集中判读室)、行李安检分控室、旅客安检分控室、广播室、机坪监控室。

(4)其他驻场单位机房,包括中航信节点机房、离港维护机房、边检机房、海关机房、检验检疫机房、智能化系统维护机房。

上述内容涵盖机场所需各类型的机房,不同机场对信息化系统要求不同,不同规模机场设置的规格档次也需要区别对待。在具体的机房设置时,应根据机场规模及业主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1.2 机场运营模式

机场运营的核心策略是增强机场的运营能力并提供基于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由于机场在管理上要做到多公司、多部门、多业务的协调管理,所以需要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功能中心管理模式。为使机场全局层面达到必要的统一调度指挥,需将不同区域的职能和责任下放到各分区功能中心,由各功能中心牵头负责协调处理各区域内部的事务,对外统一提供服务,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机场流程执行过程的监控和跟踪。

综上所述,机场在运行模式方面可引入功能中心:AOC(机场运行中心)、TOC(航站楼运营管理中心)和POC(公共区管理中心)的运行管理模式。同时采用新的集成运行模式,建立中间业务平台(软件),根据需要可以把新的业务需求或业务单位灵活挂接到原有系统中,把对系统的影响局限在具体业务模块上,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对整体系统的影响。

2 机场功能中心的种类及其功能

2.1 功能中心的定义

功能中心的关键内容是指:在区分机场不同运营管理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其区域模块的业务性质,将机场运行管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基本原则是按照整个机场的运行管理、航站楼运行管理、公共区及市政的资源管理、安全防范运行管理等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

对于每一个特定的功能中心,均需要根据其具体职能,来对所管辖区域内的业务流程、具体操作、事务的处理过程以及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视和跟踪,通过技术手段以及机场的评估机制预测相关事件的潜在影响,并及时做出相应的管理举措。

一般机场会设置集中式联席运营大厅,运营链中涉及的不同利益相关方代表聚集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内工作,并能通过设立在该空间范围内的电视墙共享机场运营过程中实时产生的信息,以联席运行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并通过统一的呈现界面展现机场运行的相关信息,运控中心各值班人员仍然隶属原部门/单位。通过机场各区域设置相对独立的功能中心,使其在机场运行过程中相互配合、统一协调,从而形成高效的运行模式。各个功能中心之间采取“统一指挥+分区管理”的管理模式,保证机场的日常管理职责清晰、对外接口简单、事件反应迅速、资源利用率高。

2.2 各个功能中心的定位

2.2.1 AOC的定位

AOC做为机场航班安全生产与服务的最高协调管理机构,一般设于机场ITC(信息中心)大楼内,其功能是对机场运行的关键性业务进行管理。主要负责机场所有航班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对飞行区人员、车辆、设备等资源统一调配;负责与空管、基地航空公司等驻场单位的沟通协调;负责停机坪/飞行区域的安全管理;负责协调航站楼运营管理中心、旅客服务中心、站坪调度管理中心、公共区管理中心等中心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同时监督各中心的安全生产与服务质量。另外,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也负责协助机场决策人员和公安、国安、消防、武警、救护等相关部门和驻场单位完成对重大及突发事件、航空紧急事故的指挥和处理等工作。

AOC主要承担的职责包括:(1)机场运营的协调管理:作为机场运营管理的职责部门,对机场航空器活动区的航班生产、机坪运行保障实施管理、协调与控制。(2)机场资源分配管理,如停机位的资源分配。(3)提供机场航班信息服务。(4)飞行区资源的分配管理,包括机桥位、登机门的资源分配。(5)旅客信息服务管理。(6)外场信息管理:站坪调度管理中心(ROC)主要功能包括机坪监控管理、外场资源分配管理(包括外场车辆等的资源分配)、外场车辆跟踪管理、跑道状态监控管理、飞机滑行引导控制管理、飞机泊位引导控制管理、业务统计管理。ROC可在航站楼内单独设置,在AOC内设工作站,负责协调管理。(7)机场服务无线派工管理,系统设备设在独立设置的无线集群机房内, AOC内设无线派工管理席位。(8)运行监控管理,包括航班生产保障、地面设备车辆运行、航空器地面运行。(9)机场专机、重要航班、要客、各类重大运输任务组织实施、协调保障工作。(10)设置地勤分公司控制室席位,负责代理航班生产协调。(11)应急救援指挥及管理: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机场应急预案管理,重大及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空难/劫机等紧急事故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和追踪,流程维护系统。(12)飞行区场道及助航灯光的运行保障。(13)机场其他各功能中心之间的运行协调管理。(14)机场安全监控中心:主要负责整个机场场区,包括进场路、停车场、航站楼、飞行区、站坪等的安全监视,重要出入口、通道、隔离区、围界的进出控制,保障机场运行的安全。(15)枢纽运行管理中心,主要功能为联盟航空公司提高联合办公席位。(16)综合交通信息发布管理。

2.2.2 TOC的定位

主要管理航站楼的日常生产运行监控调度、服务质量监督、安全防范以及各类系统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运行统计等。

主要职责包括:(1)全面负责航站楼生产和运行,确保航站楼安全及有效运行。(2)航站楼运营管理,包括航站楼资源分配管理(值机柜台、行李提取/分拣转盘、登机/到港门等的资源分配);旅客服务管理(设工作站,旅客服务中心单独设置);航站楼运行协调管理(航空公司、地服等);业务统计管理(航站楼内自营商务管理;航站楼内租赁业务监管)。(3)航班显示、广播系统控制及操作。(4)协调管理航空公司、油料、食品、地服、货运等运营保障单位。(5)楼宇控制:对航站楼内水系统、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扶梯、步梯以及大型机电设备等进行监控管理;综合安防管理;登机桥监控; 400Hz电源系统监控;桥载空调系统监控;设备维修维护管理。(6)消防报警系统:控制中心设在消防安防中心内,在TOC只设管理工作站,航站楼内出现的报警信号做出及时响应。(7)对行李处理相关系统进行控制管理。

2.2.3 POC的定位

公共区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机场换乘中心(GTC)、停车楼以及陆侧配套区域的日常生产运行调度、服务质量监督、安全防范管理以及各类机电系统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运行统计等。具体管理内容包括:场区交通安防通讯、停车楼、场区物业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场区陆侧旅客运输、公共区商业。

主要职责包括:(1)机场公共区的应急事故处理(负责机场各市政公用设施系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一级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置)。(2)能源计量收费管理: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管机场能源供应情况,了解掌握机场相关设备设施(包括空调、给排水、电力等)的运行状况、配合保障整个机场的正常运行。(3)机场各公用设施管理:负责机场供配电、给排水、供冷、市政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运行的集中监管和调度指挥;负责市政各系统的服务质量管理和监督,处理各类保修和投诉管理。(4)负责与AOC、TOC等其他管理中心及各用户的协调和联系。(5)GTC 的综合交通运营管理。(6)各业务运行协调管理(航空公司、地服、交通等)。(7)陆侧公共区域区域的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与协调。(8)陆侧设备设施管理。(9)GTC 楼服务管理。(10)停车场收费管理、充电桩管理。

2.2.4 旅客服务中心(PSC)

主要负责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广播系统、呼叫中心、航站楼地图导引、贵宾服务管理、动态标识、商业广告信息发布、旅客问询及旅客自助查询、公共标识及导引等。

主要业务功能:(1)为旅客提供查询、问询、失物招领、投诉建议等服务。(2)为VIP旅客提供服务。(3)中转服务管理:针对购买联程机票的旅客而开展的空地一条龙服务。(4)值机服务、登机服务、配载服务、行李提取服务、保洁、手推车管理、航班延误管理等。

2.2.5 站坪调度管理中心(ROC)

机场的站坪调度管理服务是由多家航空公司提供的,通常情况是每家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地服公司。作为机场方需要通过建立站坪调度管理中心ROC来对多家地服公司的现场运作进行监视和协调、管理。该中心一般设在航站楼内,并位于空侧。

鉴于站坪调度管理中心面对的地服公司运作区域与航站楼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站坪调度管理中心工作场所推荐位于航站楼底层靠近机坪侧。

站坪调度管理室是一个生产保障管理单位,它与对应的TOC有密切的业务关系,具体来看,ROC 职责包括:负责对应外场/站坪区域的外场运行安全监视;负责控制飞机在机位上的周转效率;监视外场/机坪上地服公司提供服务是否准点、高效,以及监视以下作业环节:配餐、清洁、安全、加油、机务维修、GPU/APU 的可用、饮用水、污水处理负责与各个地面服务公司开展协调工作。

2.2.6 机场呼叫中心(ACC)

机场呼叫中心作为机场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塑造良好形象的核心工具和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机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中心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为旅客提供航班查询、货运查询、订票服务、机场服务查询、民航知识服务、旅游景点及线路查询等;为机场及驻场单位提供设备设施故障报修等。

Q 之前纠结于适马的35mm和50mm两支定焦镜头,而最近适马又推出了40mm镜头,请问老师这支新镜头有什么优势吗?

机场呼叫中心一般设置在机场信息大楼内。

3 机场其他弱电机房的种类及其功能

(1) 接入机房

接入机房所引入的信号包括两部分内容,运营商信号(移动、电信、联通、广电)和驻场外联单位信号(包括边检、海关、国安、公安、检疫等)。机场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决定其需要两个局向引入。所有接入信号除保证市政信号的双局向引入外,还需同时根据驻场单位的需求,给海关、边检、武警、国安、检疫、公安等驻场单位预留其专用接入通道。

(2)通讯机房(SCR)

SCR为水平管理设备间(即电信间),主要用于放置运营商末端接入设备、接入层网络设备、配线设备等,并进行缆线交接的空间。该通讯机房面积需求约为20m2,内设信息集成网、离港网、安防网、广播网、安检网、无线网等系统的接入层网络设备以及各智能化子系统的配套设备。电信间一般设气体灭火装置。

(3) 汇聚机房(DCR)

DCR定义为二级机房,主要放置汇聚层交换设备及配线设备。DCR的设置依据主要包括航站楼的规模、距离主机房的距离、业主的管理模式来确定。一般DCR面积≥100m2。

(4) 弱电中心机房(PCR)

弱电中心机房为航站区的主设备间,除离港网的核心设备外,其他智能化各子系统的核心交换设备、服务器设备均设在此处。大型机场在建设ITC(机场信息大楼)的情况下,PCR一般设置在机场信息大楼内;无信息大楼的机场设于航站楼内。航站楼各弱电机房结构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图1 航站楼各弱电机房结构关系图

(5) 中航信节点机房

若机场建设有信息中心大楼(ITC),则中航信节点机房(即离港控制机房)设在ITC大楼内,同时在航站楼内离港设备集中区域(一般在值机岛附近)设置离港维护机房,面积根据机场规模及航信要求确定。若机场无信息中心大楼,则该节点机房设置在航站楼内。

(6) 数字集群通信机房

一般设置在机场信息大楼内,系统可供机场管理方、驻场单位、航空公司共用。

(7) 模块局机房

设在机场信息大楼内,根据机场电话业务量及其规模确定该机房规模。

(8) 智能化系统维护机房

由于航站楼内设备设施种类复杂,数量庞大,因此在航站楼或其附属建筑内,设置智能化系统维护机房,作为各系统日常监控及系统维护用房。根据机场规模及系统的运维,可在运维机房内设显示屏,用以显示日常设备运行情况及设备报警状态。报警产生时,该运维机房管理人员负责调配相关人员及时维护修理,以保证机场的正常生产运营。

(9) 其他驻场单位机房

包括海关机房、边检机房、国安机房、公安机房、检疫机房等,根据各驻场实际人数及需求配置。

4 结束语

猜你喜欢

驻场航站楼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更正
漾皮肤管理中心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EPC工程施工监理探讨
航站楼
浅谈医院信息化驻场监理新模式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戏曲驻演常演常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