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2019-01-25郝文东薛亚妮张彩莲王国芳
郝文东, 薛亚妮, 张彩莲, 王国芳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陕西 延安7160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 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并且持续加重, 以气道慢性炎症为本质, 主要涉及肺脏, 也可有焦虑抑郁、营养不良等肺外表现, 病情严重时可合并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 死 亡 率、 致 残 率 很 高[1]。 COPD 急 性 加 重(AECOPD) 多为感染诱发, 故在常规治疗中广泛应用抗生素, 但由于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大量应用, 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课题组观察了注射用炎琥宁对AECOPD 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2 例, 临床疗效尚可,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2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对照组各61例, 对照组女26 例, 男35 例, 平均年龄(67.46±5.93)岁, 平均吸烟指数(3.77±112) 支, 平均FEV1(55.23±9.34)%, 平均病程(14±8) 年, 平均每年急性加重次数(2.71±0.41) 次; 观察组女24 例, 男37 例, 平均年龄(68.44±5.36) 岁, 平均吸烟指数(379±115) 支, 平均每年急性加重次数(2.79±0.50) 次, 平均FEV1(54.42±10.27)%, 病程(17±6) 年。 2 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COPD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2013年修订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为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 或者新近出现咳嗽、 咳痰, 痰液性状改变, 多为脓性痰; 体温升高; 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 或者有肺段、 肺叶大片实变体征; 白细胞计数>10×109/L 或<4×109/L; 胸片和/或胸部CT 平扫可见斑片状、 云雾状肺部高密度影, 伴或不伴一侧或两侧胸腔积液。
1.3 纳入标准 AECOPD 诊断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肺炎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年龄60~77 岁。 本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批通过。
1.4 排除标准 过敏体质或有中药过敏史; 心肺功能很差, 不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 肝、 肾功能严重损害; 合并精神疾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予以氧疗、 平喘、 莫西沙星(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国药准字J20090132, 规格400 mg/瓶) 抗感染等干预处理, 疗程14 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炎琥宁(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7422, 规格200 mg/支) 治疗, 1 次用2 支(400 mg), 1 次/d, 用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稀释后静滴, 疗程14 d。
1.6 观察指标 每组治疗前后采用Radiometer Medical A/S血气 分 析 仪 检 测pH、 PaO2、 PaCO2等 指 标, 科 时 迈(COSMED) 肺功能仪测定呼气峰值体积流量(PEF) 与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并进行COPD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CAT 评分), 共有8 个问题, 包括6 个主观问题(咳嗽、 咯痰、 情绪、 睡眠、 精力、 胸闷) 和2 个运动耐受力问题(运动耐力和日常活动是否受影响), 每个问题评分0~5 分, 总分40 分, 患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得分, 分值与生活质量呈反比[3]。 每组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 4 000 r/min 分离血清, 置冰箱保存。 sTREM-1 测定使用ELISA 法, 试剂盒由美国R&D 公司提供; PCT采用干式免疫荧光定量法, 试剂盒由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再对呼吸困难、 咳嗽、 咯痰和肺部湿性啰音进行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4]进行分级, 根据无、 轻、 中、 重依次记录为0、 1、2、 3 分。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3]对疗效进行评定, 显效为呼吸困难、 咳嗽、 咯痰症状显著缓解, 胸部体格检查提示双肺湿性啰音及喘鸣音显著减少或消失, 血常规恢复正常, 胸部X 线或胸部CT平扫提示一侧或两侧肺部高密度渗出影明显吸收或完全消失; 有效为呼吸困难、 咳嗽、 咯痰症状有所缓解, 胸部体格检查提示双肺湿性啰音及喘鸣音较前减少,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 胸部X 线或胸部CT 平扫提示一侧或两侧肺部高密度渗出影有所吸收; 无效为呼吸困难、 咳嗽、 咯痰症状无明显缓解, 胸部体格检查提示双肺湿性啰音及喘鸣音无减少或较前增加,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下降或较前升高, 胸部X 线或胸部CT 平扫提示一侧或两侧肺部高密度渗出影无吸收或实变影较前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8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14 d 治疗后,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81.9% (50/61) 与68.7% (42/61) ], 具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n=61]
2.2 肺功能、 血气分析、 CAT 评分比较 治疗14 d 后, 2组FEV1、 PEF、 pH、 PaCO2、 PaO2、 CAT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 观察组FEV1、 PEF、 pH、 PaO2明显升高, PaCO2、 CAT 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肺功能、 血气分析、 CAT 评分比较(±s, n=61, 1 mmHg=0.133 kPa)
表2 2 组肺功能、 血气分析、 CAT 评分比较(±s, n=61, 1 mmHg=0.133 kPa)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pH PaO2/mmHg PaCO2/mmHg CAT/分 FEV1/L PEF/%观察组治疗前 7.27±0.05 59.86±12.81 82.17±18.74 28.4±4.62 0.75±0.14 45.4±9.3治疗后 7.35±0.07∗▲ 79.27±13.67∗▲ 62.87±10.25∗▲ 20.4±4.10∗▲ 0.95±0.19∗▲ 55.8±13.4∗▲对照组治疗前 7.29±0.04 59.78±12.52 82.35±18.53 28.0±4.29 0.73±0.21 46.1±9.6治疗后 7.32±0.03∗ 73.15±13.86∗ 70.22±11.39∗ 25.6±3.85∗ 0.80±0.16∗ 49.0±11.3∗
2.3 sTREM-1、 PCT 血清水平比较 治疗后, 2 组sTREM-1、 PCT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 观察组更明显(P<0.05)。 见表3。
表3 2 组炎症因子血清水平比较(±s, n=61)
表3 2 组炎症因子血清水平比较(±s, n=6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TREM-1/(ng·L-1)PCT/(ng·mL-1)观察组 治疗前 85.6±17.5 0.47±0.25治疗后 67.4±9.1∗▲ 0.17±0.12∗▲对照组 治疗前 84.9±18.7 0.49±0.32治疗后 76.3±20.4∗ 0.33±0.16∗
2.4 症状比较 治疗后, 2 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 观察组更明显(P<0.05)。 见表4。
3 讨论
COPD 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 主要涉及肺脏, 可合并骨质疏松、 焦虑抑郁、 营养不良等肺外表现,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经济负担[5]。 COPD 急性加重(AECOPD) 多合并肺炎, 感染是其重要原因, 早期主要病原体为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奈瑟氏菌、 甲型链球菌等成为主要致病菌[6]。 由于AECOPD 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广泛, 故病原体对青霉素类、 头孢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 使得相关治疗变得非常棘手。
表4 2 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s, n=61)
表4 2 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s, n=6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肺部啰音 气短 咳嗽 咳痰观察组治疗前 2.21±0.45 1.91±0.46 2.38±0.55 2.31±0.50治疗后 0.46±0.31∗▲ 0.42±0.25∗▲ 0.53±0.32∗▲0.56±0.34∗▲对照组治疗前 2.19±0.51 1.89±0.41 2.39±0.51 2.28±0.45治疗后 0.92±0.35∗ 0.86±0.32∗ 0.99±0.47∗ 1.09±0.53∗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 其杀菌作用主要通过干扰脱氧核糖核酸转录、 复制等过程的关键酶而发挥作用, 临床抗菌活性良好, 在呼吸道和肺部组织血药浓度高, 并且脂溶性增大, 对细胞膜的穿透能力增加[7-8],但临床中仍有很多疗效不佳的病例, 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药因具有标本兼治、 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性、 价格较低等优点, 在AECOPD 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应用较广[9]。 注射用炎琥宁是采用新工艺将穿心莲内酯经酯化、 脱水、 成盐而成的, 其中穿心莲性味苦寒, 归心、 肺、 大肠、 膀胱经,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燥湿之功效, 善清泻肺火;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0],穿心莲内酯具有抗菌、 抗病毒、 退热、 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还能抑制浆液分泌, 进而减少痰液生成, 间接发挥祛痰作用, 尤其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 扁桃体炎等疾病中临床应用广泛。
结果表明, 观察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 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 CAT 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sTREM-1、 PCT血清水平降低更明显。 PCT 是诊断和监测细菌性感染的常用重要生化指标, 可评价疾病进程及预后, 指导抗生素的临床选用[11]。 COPD 急性加重合并细菌感染, PCT 显著升高, 而合并病毒感染时则无明显升高或在正常参考水平,因而监测PCT 血清水平可对COPD 急性加重合并细菌性感染做出早期诊断[12]。 sTREM-1 是表达于髓样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活化受体, 与炎症相关, 在细菌感染时活化释放入血液或体液, 因其分析方法简便、 检测迅速, 可以早期检测细菌感染, 用于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13]。
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经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后血常规白细胞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 sTREM-1、 PCT 血清水平明显下降, 表明注射用炎琥宁具有显著的抗炎、 抗菌作用。 穿心莲内酯具体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抑制一氧化氮(NO) 的产生和抑制COX-2 的表达, 注射用炎琥宁能降低TNF-α、 IL-6的表达, 抑制前列腺素E2 的产生、 释放, 从而具有明显的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14-15], 并通过抑制免疫反应、 清除氧自由基、 抗氧化等途径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另外, 穿心莲内酯可降低支气管sIgA 分泌来发挥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同时可抑制胸腺、 脾脏的生长, 通过阻断中性粒细胞黏附、迁移, 下调细胞适应性和体液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 进而发挥抗炎作用[16]。
综上所述,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AECOPD 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良好, 能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肺功能, 缓解呼吸困难, 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