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澳门遇见“神”

2019-01-24李若瑄

南方周末 2019-01-24
关键词:葡萄牙人炮台妈祖

李若瑄

说到面积狭小的城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香港。香港陆地总面积为1106.34平方公里,与很多动辄数千乃至上万平方公里的国内城市相比的确不大,但假如和澳门相比,香港可以算是“庞然大物”了。澳门真的很小,把所有边边角角以及历年填海新生的土地面积都算上,陆地面积也不过32.8平方公里。翻开1∶25000000的地图册,若不标出“澳门”两字,几乎难以确认它的位置。澳门人口主要集中地,也是澳门开发最早的区域——澳门半岛的面积只有9.3平方公里,脚力好的人环岛一周也就两三个小时,用弹丸之地来形容毫不为过。然而如果我们抛开物理意义上的大小,而从纵向的历史人文角度去观察澳门,你会发现澳门其实很大,想想看,这么狭窄的地方密密地堆积着五百年的历史和掌故,若再加上距今五六千年的古人类文化,隐藏在时间皱褶里的故事就更多了。在澳门走路,一不留神就一脚踏进过去某一段时光里。

澳门地处珠江口,其南为南海,内外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兼有天然的浅水港湾,在帆船时代是十分优越的良港。正是看中了这点,16世纪,葡萄牙人取得了明代地方官员的默许之后,抢先一步在此开埠,并逐渐发展出以澳门为中心的远东“大三角贸易”网。显然,这样一个黄金港口,必然会被各路海上势力觊觎。澳门岛内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早期葡萄牙人在此定居时,便已早作安排,倚各制高点筑造炮台,主要用来对付与葡人争夺海上贸易权的荷兰人和英国人。据统计,澳门有沙梨头炮台、大炮台、东望洋炮台、西望洋炮台、妈阁炮台等十数处。

1622年6月,为了夺下澳门作为据点,荷印提督赖啫臣率领十二艘军舰(包括2艘英国军舰在内),约1000士兵进攻澳门。此前荷兰已经进攻过澳门3次,均因种种原因失败。当时葡萄牙人守兵连同城里加入协助防卫的居民只有约150人,双方激战三天,最后一名耶稣会的神父在大炮台发射炮弹击中荷兰军火桶而发生逆转,葡人取得了胜利。当天正是6月24日,为了纪念这次以弱击强的胜利,葡人遂将这天定为澳门城市日。凑巧的是,6月24日也是天主教圣若翰洗者日,葡人认为战胜荷兰舰队是得到圣若翰护佑的结果,所以圣若翰洗者亦从此被视为澳门市的主保圣人,故在澳门回归前“城市日”也称为圣若翰节。

如今,这些炮台已有一部分被拆卸,剩下的则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东望洋炮台就是其中之一。这座炮台位于澳门最高山松山(即东望洋山),建于1622年葡荷澳门战役之后,最初建造目的是为了增强城市防御能力,与大炮台、妈阁炮台共同构筑一条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抵御海上来敌,现在则成为有名的旅游观光点。炮台、灯塔和圣母雪地殿圣堂是构成东望洋炮台景观的主体因素。灯塔建于1865年,高13米,是远东地区最早的现代灯塔,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座灯塔所处的位置,正是澳门在世界地图上的地理定位坐标。圣母雪地殿圣堂初建于约1622年,今日所见的教堂则建于1637年,修建时间与炮台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它保留着以中国绘画技法绘制的圣经故事和人物壁画遗迹,将“中西文化交融”这个概念直观地展示出来。这三个建筑紧密相依,体现了葡人作为航海民族内心深处的信仰:炮台防御来自海上的入侵;灯塔指引航船,每逢台风来袭,还会高高悬挂风标向市民和船只报告风警;圣堂里供奉的则是葡萄牙的护卫航海之神和澳门城市主保神圣若翰洗者。多少年来,炮台、灯塔和圣堂就这么站在澳门最高处,默默守护着往来商船去到更广阔的世界寻求利润,默默地看着山下的世界在岁月里改变着面貌。

说到历史延续时间最久的建筑,恐怕得数妈祖阁,未有澳门城,先有妈祖阁。澳门葡文写作“Macau”、英文写作“Macao”,其中一个说法就是来自广东话“妈阁”的转音,妈阁,指的正是澳门妈祖阁。这尊深受中国沿海居民爱戴的神祇,在澳门这座曾经以海上贸易为主业的海洋城市里也同样受到青睐,至今仍香火鼎盛。妈祖阁殿前有一块名叫“洋船石”的巨石颇为有趣,上面彩绘一艘古代海船,桅杆上由右至左分两列竖写着“利涉大川”四字,据说为福建富商所刻,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我正仔细看,忽听旁边一个小伙兴奋地招呼女友:“快来这里拍照!这里有‘大利!”我不禁莞尔。

中国人对神灵的态度向来是实用主义至上,从来不存在只信奉单一神灵的情况。澳门不过蕞尔之地,却供奉着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神系,他们包办着澳门人生活和诉求的方方面面,香火均享,相安无事。我记起在路上走的时候,看到街边一间小饭店,门面不大,招牌不少,横着竖着挂了三四个,“财神爷”三个大字老远就能看到,不知道是希望顾客就是财神爷,还是希望财神爷眷顾。

不过,趋利避害是人类本能,洋人概莫能外。葡萄牙文化属于海洋文化,在15-16世纪海权时代的黄金时期,葡萄牙人作为海洋技术及探险的世界领导者,足迹遍及亚非拉,建造了一个个殖民据点,构筑了一条条远洋贸易航线。面对浩渺险恶的海洋,除了技术上的革新外,更多只能求助于神明了。在澳门,除了东望洋山有供奉护卫航海之神的圣母雪地殿圣堂外,西望洋山上的海崖圣母小堂(主教山小堂)也是一座向航海者保护神祈祷的教堂,而位于风顺堂区的圣老楞佐堂则是葡萄牙人的海上主保。圣老楞佐堂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在澳门填海之前,圣老楞佐堂靠近码头,教堂内立有风信旗杆,是葡萄牙人决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指标。这些或中或西的神明和殿堂庙宇,共同编织了一张密密的保护网,冥冥中护佑着那些扬帆远航的人们——不论他是东方人或者西方人。

偶然间,路旁的一户人家留住了我的脚步,让我驻足观望。这是一所中西结合的老式民居,麻石雕砌的门框里头,镶嵌的是中式的两扇对开木门,门上甚至还有铜质的铺首和门环。此时木门紧闭,透着一片安静,不知道主人是否在家。门前水磨石台阶旁边左右各有一小平台,不安置守门的狮子,却放着麻石雕成的欧式花坛,种着成簇的小花,橘红粉紫,十分好看。

澳门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元的文化,投射在城市上,形成了绮丽多变、如梦似幻的城市色彩。那明快鲜艳的异域建筑、以广场为中心的街区结构、教堂里的彩色玻璃画和圣像,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某个古老的世纪;转眼镜头切换间,画面又陡然变成岭南风格的中式大屋,妈祖阁里垂悬的巨大盘香、缭绕的烟雾以及虔诚拜神的信徒,还有锣鼓喧天中威风凛凛的醒狮,又将人拉入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之中。来澳门,或许才能明白交融与包容的含义。

猜你喜欢

葡萄牙人炮台妈祖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屯门海战:中西方第一次武装冲突
近代上海葡萄牙人与外侨社会的权势转移
“佛郎机”在哪里?
浅说晚清广州江防重镇沙路炮台
胶东半岛炮台的开发利用
炮台,战争与和平
洋务运动时期出洋官员对西方炮台的考察
帝国主义掠夺中国“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