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忧伤
2019-01-24郭静娟
郭静娟
1
朋友在微信上发了一张照片,是他上小学的女儿写的《浪淘沙令》。
风吹花落尽,溪水淙淙。杨柳随望千秋。不知何人思乡情,玉笛宛(婉)转。
书香散满堂,明月当空。可惜知音皆天涯,此恨谁知。
其中有一个错别字,下阙还少了一句,但这份“此恨谁知”由一个小孩用弯弯扭扭的笔触写来,不禁让人心里一动。孩子写词的这一天,她一人在家,妈妈外出有事,爸爸加班去了,好朋友也去外地读书了。原来,孩子的情感世界也是如此饱满。
我们总以为,爱恨、寂寞、忧伤这些激烈的情感,是属于成人的,而童年的修饰词语,都是“无忧无虑”“欢快”这一类,即使有些小忧愁,在大人眼里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真的是这样吗?
想起儿子小时候,每到寒假,我们都会去乡下外公外婆家住一段时间。有一次,在儿子的手机里,无意中读到一个小伙伴给他发的信息,那个小男孩在短信里很忧伤地说:“你不在的日子,我很寂寞。”当时我笑了好久,一个小屁孩能懂什么是寂寞吗?我把孩子的这份寂寞看成了笑话。
有一段时间,班里的演讲谈论到生与死的话题。有一个男生站起来很认真地说,他曾经因为学习太累,成绩又差,觉得活着很没意思,所以考虑过自杀,想好了自杀方式,但是在打算付诸行动时,因为怕痛放弃了。大家听得目瞪口呆。他接着说:“现在的我和你们一样,觉得那时的自己很可笑,但当时确确实实是那样想的。”
想来,一定有太多太多孩子的心绪,被我们轻易地忽略掉了。每当孩子忧愁忧思时,作为长者,我们是该认真体察他们的内心呢,还是以过来人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安慰或者训导几句呢?
2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龙应台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说:“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成14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21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
这从内心甩出来的字,一个个啪嗒啪嗒地落在我心上。也许,要走进孩子的世界,还得从真正认识孩子的世界开始。
暑假,我带儿子跟团去斯里兰卡旅行。团队里有来自各个城市的不同家庭。没想到,儿子很快就拥有了两个来自北京的小粉丝。儿子在草地上休息,他们就跑过去抱着儿子的脖子喊他楷哥哥,儿子游泳时,他们又扑过去要和儿子比赛游泳。其中一个,每次坐大巴车都要和儿子坐在一起,还把头枕在儿子腿上,儿子用手揽着他,小家伙睡得香甜香甜的。看着两个小屁孩一边一个牵着儿子的手走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我有些恍惚,那真是我桀骜不驯、缺乏耐心的儿子吗?
徒步时儿子替我背包,我开玩笑地对他说:“真没想到,你还挺有魅力的呢,不过跟平时的你有些不一样。”儿子笑了笑,轻声说:“那是因为你们不懂我。平时,你们只关心我的成绩,只喜欢教育我,说些大道理,其实那些我早懂了。他们喜欢和我在一起,是因为他们觉得我说话有趣,可是你和老爸呢,要么听不明白,要么对我说教一番,我自然就懒得跟你们说了。我发脾气了,朋友们会关心我,而不会因此生我的气,而你们呢?从来不去寻求原因,只会一味责怪我。至于那两个小孩,他们小,不懂事,我自然会顺着他们……”真没想到粗枝大叶的儿子竟有一颗如此温柔之心。
走在泥泞的山路上,我有些羞愧。我一直以为对待儿子已经足够民主、足够用心了,有时还暗自责怪儿子不够乖巧懂事。其实,我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儿子,而没有真正理解过他。我要重新认识的,不只是儿子,更是我自己。
“远望方觉风浪小,临空乃知海波平。”人生中每一个阶段里的烦恼,虽然过后都觉得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却是真正折磨人的。所以當孩子和你分担忧愁、分享欢乐时,你一定要隆重地对待,因为每一个片段,都是他生命时光里特别重要的时刻。
编辑 乔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