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3D-VIBE序列对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
2019-01-24娄路馨于爱红程晓光程克斌李新民
娄路馨, 于爱红, 程晓光, 程克斌, 李新民
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FCD)由Bell等[1]于1985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发生于儿童长骨的良性病变,常引起长骨骨干弯曲和肢体短缩畸形。由于该病罕见,很容易误诊,因此探讨该病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MRI没有辐射,适用于儿童疾病的检查,其中MR水激发三维容积内插梯度回波(3 dimension volume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3D-VIBE)序列是应用于肌骨系统的新技术,其层厚薄、分辨率高,可以任意角度重建,尤其适用于软骨和纤维结构的显示。本文旨在探讨3D-VIBE序列在儿童FFCD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搜集我院2013-2017年经病理证实的FFCD患儿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4~63个月,平均年龄25.1个月,中位年龄22.5个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MR图像,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病程、专科查体情况和病理结果。
2.检查方法
嘱患儿家属检查前一晚让患儿晚睡。患儿于检查前1 h口服适量6.5%水合氯醛,熟睡后进行检查。MRI检查采用Siemens 1.5T Espree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体部线圈或柔线圈。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尽量摆放在检查床中心,尽量减少弯曲。
3D-VIBE序列扫描参数:TR 14 ms,TE 6 ms,翻转角15°,视野200 mm×200 mm~300 mm×300 mm,层厚0.7 mm。脂肪抑制技术采用水激发脂肪抑制,其它常规扫描序列包括轴面T1WI、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冠状面或矢状面T1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
将采集到的3D-VIBE序列图像传送Siemens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对原始图像沿病灶方向进行斜冠状面或斜矢状面重建。
3.图像分析
在不提供病史和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由2位具有丰富肌骨系统疾病诊断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观察,取得一致意见,做出诊断。观察内容包括病灶部位、形态及信号特征,皮质改变、病灶凹陷程度和骨髓水肿情况。并将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 果
14例患儿中下肢畸形10例,其中胫骨畸形8例(左侧5例,右侧3例),股骨畸形2例(左侧1例,右侧1例);前臂畸形4例,均发生在右侧尺骨。1例患儿下肢畸形于出生时发现,7例下肢畸形于患儿学走路时发现。1例前臂畸形于外伤后发现。14例患儿病程为4个月~3年。
专科查体:下肢内翻15°~30°,短缩0.5~3.5 cm;上肢尺偏20°~45°,短缩1.0~3.5 cm。病理结果:镜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100%,14/14)、软骨化生(64.3%,9/14)、骨化(14.3%,2/14)、钙化(28.6%,4/14)、滑膜组织(21.4%,3/14)和脂肪组织(14.3%,2/14)。
MRI表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正确诊断FFCD14例,诊断符合率为100%。14例均可见纤维条带结构;在病理显示软骨化生的9例病例中,MRI图像上8例(88.9%,8/9)可见软骨成分。
14例中8例病变位于胫骨(近段7例,中段1例),2例位于股骨远段,4例位于尺骨远段。3D-VIBE表现:7例胫骨近段及1例股骨远段病变表现为楔形骨质凹陷,开口朝向膝关节(图1),1例股骨病变呈底部宽大的骨质凹陷(图2),1例胫骨中段病变表现为螺旋状骨质凹陷。4例尺骨远段病变均表现为尺骨远段桡侧不规则骨质凹陷或缺如(图3),其中1例伴桡骨小头脱位。所有病例在骨质凹陷或缺损区均可见低信号的条带状纤维(线状2例,索条状3例,扁索条状5例,带状4例),自骨质凹陷缺损区向干骺端斜向走行,纤维条带越靠近骨质凹陷区变得越粗或越厚(图1~3)。8例病例在骨质凹陷区可见与骺软骨信号相似的较高信号(图3)。8例胫骨及1例股骨病变的骨质凹陷区和骨干皮质增厚(图1),4例尺骨病变均未见皮质增厚。髓腔缩窄程度为30%~80%。其他常规MRI 序列表现:所有病例均可见不规则形骨质凹陷,均不能显示纤维条带和明确软骨信号。6例病灶相邻的骨干内可见骨髓水肿,1例胫骨病变合并股骨远段内侧髁、胫骨平台内侧的骨髓水肿。
讨 论
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的罕见疾病,多年来国内文献仅有数篇报道,英文文献报道不足100例[3]。由于FFCD常引起幼儿肢体短缩、侧弯、脱位等畸形,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4,5]。国内外文献中涉及此病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CT和MRI检查[6-8]。X线检查应用较为普遍,但是其不能显示非骨化结构,对疾病细节的显示较差,对于不典型病例容易误诊。CT检查有辐射,不适宜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I检查无创伤、无辐射,是诊断儿童疾病的优选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的发展,3D成像序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推广应用于肌骨系统。关于3D-VIBE序列对于FFCD的诊断价值,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
1.3D-VIBE序列的成像原理和特点
3D-VIBE序列是一种优化的3D梯度回波T1WI脂肪抑制序列,它采用各向同性或者类似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的3D射频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容积数据,其TR及TE时间很短,翻转角小;同时联合应用并行采集技术,对K空间相位编码排序和重建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得到信噪比和分辨率均很高的图像。3D-VIBE序列的水激发技术采用二项式配置的激发脉冲,仅对与水对应的频率进行激发,脂肪抑制的效果较常规序列更好。
3D-VIBE序列在肝脏、脑及乳腺的MRI检查中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在肌骨系统主要用于关节软骨和肩袖[9,10]。由于3D-VIBE序列为容积扫描,层厚仅0.7 mm,采集所得图像可以进行任意方向重建,因此能够从最佳角度显示病变细节。在3D-VIBE序列图像上,软骨成分呈较高信号,软骨下骨质、含有脂肪的骨髓及关节液均为低信号,因此软骨与骨、肌肉、纤维成分形成了良好的对比,有利于病变细节的显示。
图1 右侧胫骨FFCD患儿,男,年龄16个月,发现右小腿内翻畸形并逐渐加重8个月。a) 3D-VIBE序列斜冠状面图像示右侧胫骨近段内侧局部骨质凹陷,可见低信号纤维条带(箭),病变远侧皮质增厚(箭头); b) 轴面图像示呈弧形带状的纤维条带结构(箭)。 图2 左侧股骨FFCD患儿,女,年龄12个月,发现双下肢不等长4个月,左下肢无力。3D-VIBE序列斜矢状面图像示左侧股骨远段前内侧骨质凹陷,凹陷较深,底部宽大(箭头),内见低信号纤维条带结构(箭)。 图3 右侧尺骨FFCD患儿,男,75个月,三年前外伤后发现右前臂短缩弯曲畸形。a) 3D-VIBE序列斜矢状面图像示右侧尺骨弯曲畸形,可见不规则骨质凹陷和纤维条带结构(箭); b) 轴面图像示带状纤维条带结构(箭),相邻的较高信号为软骨成分(箭头); c) 术后病理图像示纤维组织增生和软骨化生(×100,HE)。
2.3D-VIBE序列对FFCD的诊断价值
3D-VIBE序列图像的层厚只有0.7 mm,对比常规序列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病灶形态。本组下肢病变多表现为楔形骨质凹陷(80%,8/10),位于胫骨近段内侧或股骨远段内侧,尖端指向膝关节远侧的髓腔,开口朝向膝关节。病灶凹陷程度不同,占髓腔比例从30%到80%不等。凹陷程度较深、下肢内翻程度较大的患者,需警惕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本组1例(10%,1/10)下肢病变形态不典型,病灶位于胫骨中段,自近段后侧向远段外侧呈螺旋状走行的凹槽,常规MRI序列难以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分布,3D序列薄层连续观察可清晰显示病变走行,为临床确诊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利信息。本组1例胫骨病变合并腓骨头脱位,此患儿出生时即存在下肢内翻畸形,内翻程度大、肢体严重畸形可能是导致腓骨头脱位的原因。本组上肢病变4例均发生于尺骨远段,骨质凹陷程度均较下肢病变更深、更宽,形态不规则,上肢短缩也较下肢更明显,可能与上肢畸形较下肢更不易被发现,从而病程更长有关[5,11-13]。本组1例上肢病变并发桡骨头脱位,此患者病程最长,达3年之久。
本组下肢病变多存在皮质增厚(90%,9/10),表现为病灶底部和骨干皮质增宽,呈条带状低信号。胫骨病变病灶远侧的骨干皮质增厚,1例股骨病变表现为病灶近侧的骨干皮质增厚。另1例病程较短的股骨病变未见皮质增厚,此外,全部上肢病变均未见皮质增厚,因此笔者推测皮质增厚与肢体应力增加有关,并非病变固有特征。
组织病理学上,FFCD的主要成分为纤维软骨和移行纤维组织或致密肌腱样纤维组织,软骨细胞可出现退变和骨化[14,15]。本组14例病变在MRI常规序列中均未见纤维条带结构,而纤维条带结构在3D-VIBE序列中均得以清晰显示。纤维条带粗细、宽窄各不相同,但均表现为越靠近病灶凹陷区越粗、越厚,越靠近干骺端越细。3D序列中软骨成分在低信号皮质和髓腔的衬托下呈相对高信号,和骺软骨相似,但较肌肉组织信号略高,比较容易辨识。
3D-VIBE序列为T1WI成像,因此对于骨髓水肿的显示不及常规T2WI脂肪抑制序列敏感。本组6例病灶邻近髓腔可见骨髓水肿,1例胫骨病变、膝内翻患者存在膝关节内侧水肿,仅在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可见,表现为股骨远段内侧和胫骨平台骨髓水肿,考虑与膝关节内翻、内侧关节间隙变窄致内侧应力增加有关。
部分FFCD患者可自愈,发生于股骨和上肢、病情不缓解或加重以及影响关节功能的患者主张行外科切除治疗[8,15-18]。FFCD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Blount 病、佝偻病性肢体内翻、骨髓炎、外伤后畸形愈合、半肢骨骺发育不良等[8]。
综上所述,MR 3D-VIBE序列可清晰显示FFCD的发病部位、形态、纤维条带结构和软骨成分,对FFCD有很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