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2019-01-24徐勖
徐 勖
(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上海 200438)
肝癌是当前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明确诊断类型。结合临床报道,肝癌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很多患者发现时处于晚期,预后差,因此尽快诊断很重要。CT和MRI诊断方式符合当前实际要求,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对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实际护理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尽快检查是重点。为了分析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准确率,为了对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选择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诊断方式的优劣,随机分组,分别给予CT和MRI进行诊断,诊断后对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对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选择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诊断方式的优劣,随机分组,分别给予CT和MRI进行诊断,诊断后对结果分析。甲组和乙组的患者的男女比例和年龄等基本一致,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后得知,男女比例和年龄差等不具备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可以对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和研究。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采用的是肝脏增强CT扫描方式,如下:
告知患者在受检前禁食,同时进行国民检查,确定为阴性后进行扫描,患者饮1000~1500ml的水,检查后屏住呼吸,采用SIEMENS64层螺旋CT机进行肝脏平扫与增强扫描。在整个过程中结合属性进行控制,而后采用容积扫描法进行,结合实际情况,对比剂量2ml 60%泛影葡胺,再进行肝脏增强扫描,行肘静脉注射[1]。
乙组采用的是MRI诊断方式,采用双梯度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层距、层厚分别为2mm、10mm,先行T1WI、T2WI常规平扫与DWI序列扫描,之后行动态增强扫描。
1.3 效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病灶组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χ2计算,当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析,乙组和甲组诊断准确的患者分别是30例和24例,准确率分别是93.75%和75%,乙组的准确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2.2 两组患者肝内和肝外病灶组织分析
两组患者的肝内和肝外病灶组织进行过分析,乙组的病灶组织比较多,对比后差异明显,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内和肝外病灶组织分析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当前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起源位置是患者肝脏上皮部位,现阶段需要掌握当前实际治疗要求。原发性肝癌的分子机制和发病原因等缺少统一的认知,根据当前实际诊断注意事项,在发病阶段要了解诊断要求。结合微量元素以及病毒性感染等报道等,在后续判断阶段,要提前进行预后分析[2]。
肝脏增强管CT诊断表现结果和肿瘤的血供以及肝动脉血供间存在联系,根据供血类型和实际情况等,适当的扫描指导比较关键。门静脉血如果达不到肝脏,则容易出现其他异常反应,结合基础密度变化和实际情况等,肝癌肿块的表现就是强化的,处于门脉期时无法强化,基于密度的降低,便显现出快显、快出的现象,就此来看,对低供血肿瘤的诊断时或有漏诊可能[3]。
在病症分析的阶段,肝癌肿瘤的实质是松散的,扫描结果表现为低密度,在整个诊断过程中,本身有比较高的扫描强度,时间间隔不长。CT增强扫描指导有比较高的速度,在检查过程中必须了解分辨概况,结合层厚以及血供实际情况和特点等,需要提前进行诊断分析,结合肝癌诊断的实际概况和报道等,检查阶段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掌握当前诊断的注意事项。分辨率分析很重要,结合当前增强扫描控制的影响因素,需要对血供情况进行掌握,根据解剖学诊断的实际要求和注意事项等,需要了解肝脏大小和形态差异等,以病变组织和肝组织的密度差和变动因素等作为诊断基础,保证诊断准确[4]。
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析,乙组和甲组诊断准确的患者分别是30例和24例,准确率分别是93.75%和75%,乙组的准确率高于甲组。两组患者的肝内和肝外病灶组织进行过分析,乙组的病灶组织比较多,对比后差异明显。说明对肝癌患者给予MRI进行诊断,整体优势明显[5]。
综上所述,MRI在诊断肝癌中有重要的作用,能避免病情恶化,值得推广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