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遥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初探

2019-01-24侯慧明

文物季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祥云童子阁楼

□ 王 英 侯慧明

双林寺位于平遥县城西,原名“中都寺”,据康熙《平遥县志》载:“中都城在县西北十二里。”[1]中都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现存最早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载:“中都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后毁于兵火,宋时修葺一新,并取佛经上“佛陀双林入灭”之说,更名为双林寺。“正德间始建佛母殿五间,俱曹氏所成。”“隆庆六载复修西方景殿五楹。”[2]后又经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宣统三年(1911年)再次重修,光绪年间增建戏台,形成其完整格局。

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绘制年代

双林寺内现存碑刻均未记载绘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的确切年代,但在菩萨殿、千佛殿内墙面以及千佛殿室外前檐壁画窗额均发现题记,分别为“天顺三年七月五日”、“天顺七年六月十五日”、“天顺伍年正月拾伍日”。《平遥县志》亦载:“东、西大殿檐下和窗楣上,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画风与大雄宝殿壁画相似,为明代天顺五年作品。”[3]

明朝建立后,汉族重新掌权后宣布恢复汉族礼仪,在服饰上也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特征,据《明史·舆服志》载:“洪武十四年定,禅僧,茶褐常服,青條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条浅红袈裟。教僧,皁常服,黑條浅红袈裟。僧官如之。惟僧錄司官,袈裟,绿文及環皆饰以金。”[4]壁画第十二参善见比丘身着茶褐色常服,外披青条赭色袈裟(图一),符合明代禅僧服饰规定。

综上所述,千佛殿和菩萨殿的前檐下及窗楣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绘制年代应为明代天顺年间。

二、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内容

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绘制于千佛殿和菩萨殿的前檐下及窗楣上,保存约130平方米。从千佛殿前檐下共分七隔断,左侧第一隔断和第七隔断大小相同,长258厘米,高117厘米,其余隔断均为长336厘米,高117厘米。菩萨殿前檐下也分七隔断,大小与千佛殿相同。千佛殿和菩萨殿共绘53幅壁画,附53条榜题,榜题位于每幅场景左上方红底黑框垂直墨书。千佛殿前檐下从北侧第一隔断绘3幅场景,其余六隔断均绘4幅场景,共绘27幅场景,其中较为清晰的场景12幅,局部清晰的14幅,完全不清晰的1幅。菩萨殿前檐下从北侧第一隔断与最后一隔断均绘3幅场景外,其余五隔断均绘4幅场景,共绘26幅场景,其中较为清晰的场景13幅,局部清晰的6幅,完全不清晰的7幅。场景与场景之间多以树木、人物、祥云相隔,无明确界限,使画面的整体性更强,浑然一体。

双林寺五十三参壁画排布顺序从千佛殿始,南侧第一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正中绘文殊菩萨,坐青狮之上,右立两位供养人,左立三位供养人,善财童子立于前,右下角绘一象,榜题漫漶。据《大方广佛华严经》载;“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利童子在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无量大众从其城出,来诣其所。”[5]该图应为“第一参”。第二幅图局部清晰,正上方绘善财童子双手合十,前立四人,榜题漫漶。第三幅图像正中绘海云比丘,着石绿色袈裟,善财童子双手合十,身后立三位僧人,榜题漫漶。第四幅图像局部清晰,左上方绘善住比丘于虚空中,左手执日,右手执月,着石绿色袈裟,榜题漫漶。

第二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正上方绘一阁楼,善财童子双手合十跪于左下方,面立五人,榜题漫漶。第二幅图正中绘解脱长者,着赭色袈裟,身光中左右各绘五小幅场景,已不清晰,头顶幻化出十方佛,左右各五尊,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前,榜题为“善财童子第六诣住林城恭”。第三幅图正中绘海幢比丘,着偏袒式袈裟,左右两侧各坐一人,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前,右上方绘阁楼两座,榜题为“善财童子第七诣摩□□□□”。第四幅图正中绘三人,背后绘一阁楼,左立五位供养人,右立二位供养人,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前,右上方绘一塔,榜题漫漶。

第三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绘毗目瞿沙仙人,身光中绘十佛,左右各立两位供养人,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前,榜题为“善童子第九□那罗□□□□”。第二幅图上方绘两座阁楼于祥云中,中间绘七人立于祥云之上,左侧一树,右侧婆罗门于立石座之上,右下绘两人,榜题为“善财童子第十□□□□□□”。第三幅图正中绘慈行童女坐阁楼中,阁楼右侧幻化出三佛,左、右两侧各立两人,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阁楼阶梯前,榜题为“善财童子第十□□师子奋迅□□”。第四幅图像正中绘善见比丘左手执金刚轮,右手置于胸前,双足立于祥云之上,善财童子立于前,榜题漫漶。

第四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像正中绘自在主童子坐宝座上,左手前伸,前立三人,善财童子立于右侧,榜题漫漶。第二幅图正中绘具足优婆夷坐阁楼中,左右两侧坐一人,善财童子立于阁楼阶梯前,榜题漫漶。第三幅图正中绘明智居士坐高台之上,一人跪明智居士旁,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阶前,榜题漫漶。第四幅图正中绘十层塔,塔左侧立三人,右侧法宝髻长者执善财童子手,身后立一人,左上方绘一阁楼,榜题为“善财童子第十六□师□□城恭”。

第五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正中绘两人坐宝座上,善财童子立于前,右侧绘一人,上方从左到右依次绘三佛坐祥云上,中间图像漫漶,右绘五佛跏坐于祥云上,榜题为“□□□□□□□□藤根国恭”。第二幅图正中绘无厌足王坐阁楼中,左右两侧立一人,善财童子立于前,正上方幻化出三佛,两人手持长矛,前置一口大锅,榜题为“善财童子第十八□□□□□□”。第三幅图正中绘大光王坐阁楼中,左侧图像漫漶,右侧立一侍从手持宝幡,善财童子立于前,榜题为“善财童子第十九诣妙光□恭”。第四幅图左侧绘不动优婆夷,周身立六人,正上方绘一佛,善财童子立于其身光中,榜题漫漶。

第六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左绘一树,九人立于祥云上,其中三人手持华盖,右下方图像漫漶不清,榜题漫漶。第二幅图像正中绘优钵罗华长者,头顶正上方绘阁楼,前方桌上置一香炉,善财童子立于右下方,榜题漫漶。第三幅图绘两人,左侧立一人,右侧立五人,身后两座阁楼,善财童子立于右下方,右上方绘一船,船上一人,榜题漫漶。第四幅图上方仅可辨识六人立于祥云中,中间绘一排八人,善财童子立于下方,榜题漫漶。

第七隔断共绘三幅,第一幅图正中绘师子频申比丘尼坐宝座上,善财童子立于前,前绘一狮,榜题漫漶。第二幅图左侧绘婆须蜜多女坐宝座上,善财童子立于前,右绘一树,树前一水池,榜题漫漶。第三幅图正中绘一佛塔,塔顶上方左右两侧各绘五尊佛坐祥云上,左下方绘三人,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前,右下方绘一人,榜题漫漶。

菩萨殿从北侧始,第一隔断共绘三幅,第一幅图不清晰,仅能辨识图像中绘13人的轮廓,榜题漫漶。第二幅图像、榜题均漫漶。第三幅图像左侧漫漶不清,正中绘一人,周身散出条状光芒,头顶绘一佛坐光晕中,右下方绘两人,榜题漫漶。

第二隔断四幅图像、榜题均漫漶。

第三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像、榜题均漫漶。第二幅图像正中绘寂静音海夜神,左右各立一侍从,头顶绘三佛,左下方绘四人,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右下方,榜题为“善财童子第三十六□□□□□□□”。第三幅图正中绘增长威力主夜神,左右各立一侍从,左下方绘五人,右下方绘四人,榜题漫漶。第四幅图正中绘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前,榜题为“善财童子第三十八□□□□□□□”。

第四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正中绘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坐阁楼中,阁楼顶上绘一佛于光晕之中,善财童子立于前,榜题漫漶。第二幅图能辨识六尊佛,善财童子立于右下方,其余图像漫漶不清,榜题漫漶。第三幅图像正中绘瞿波释种女坐于阁楼中,左右各立一侍从,善财童子立于前,榜题漫漶。第四幅图正中绘摩耶夫人坐于阁楼中,从头光中左右各幻化出两尊佛,左右各立一侍从,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前,榜题漫漶。

第五隔断共绘四幅,第一幅图像、榜题均漫漶。第二幅图像、榜题均漫漶。第三幅图正中绘善知众艺童子,其余图像漫漶,榜题漫漶。第四幅图仅能辨识正中绘一人,善财童子立于右下方,榜题漫漶。

第六隔断第一幅图像、榜题均漫漶。第二幅图正中绘一人坐阁楼中,善财童子立于阁楼台阶前,榜题漫漶。第三幅图仅能辨识中间绘一人,善财童子立于右下角,榜题漫漶。第四幅图像、榜题均漫漶。

第七隔断共绘三幅,第一幅图正上方绘一佛立于阁楼中,善财童子立于阁楼前,左右两侧图像漫漶,榜题漫漶。第二幅图漫漶严重,仅能辨识左侧立五人,善财童子立于右下方,榜题漫漶。第三幅图正中绘普贤菩萨,左右两侧图像漫漶,善财童子立于左下方,榜题为“善财童子第五十三□□□□□□□□”。依榜题的位置顺序、壁画图像内容以及《华严经》所载,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图像应是从千佛殿到菩萨殿围绕院落呈逆时针方向绘制。

三、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特点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来源于《华严经·入法界品》,从唐代以来,华严思想盛行,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善财童子”作为观音侍者的形象经常出现于壁画、寺庙塑像之中。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依据《华严经·入法界品》绘制。

第一,依《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载,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图像与经文配合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壁画图像与经文一致,如“善财童子第六诣住林城恭”,绘解脱长者头光中幻化出十幅场景,左右对称,中间绘十尊佛。据《华严经》载:“善男子!我见如是十佛世尊而为上首,如是乃至见于十方各十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应正等觉道场众会之所围绕。”[6]又如“善财童子第十六□师□□城恭”,正中绘十层塔,宝塔左侧立三人,右侧宝髻长者执善财童子手,身后立一人,身后绘一树。

第二种情况,壁画图像与经文不一致,如“善财童子第九□那罗□□□□”,绘毗目瞿沙仙人结跏趺坐,头光中绘十佛。善财童子立于前。《华严经》载:“时彼大仙即伸右手摩善财顶、执善财手。”壁画中毗目瞿沙仙人并未伸右手摩善财顶、执善财手。又如“善财童子第十□□□□□□”,壁画上方绘阁楼两座于祥云中,中间绘七人双手合十立于祥云上,左侧绘一树,右侧绘婆罗门立于圆形石座上,右下角绘两人。《华严经》载:“念善知识,渐次游行至伊沙那聚落,见胜热婆罗门,修诸苦行于赫日中,四面火聚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为欲勤求一切智,登彼刀山投身入火……善男子!汝今若能登此刀山,投身火聚,诸菩萨行悉得清净。”壁画中并未绘刀山、火海,也未有登刀山场景。

第二,双林寺五十三参壁画以连环画形式布局排列,人物形象多样,不似前代严谨,更趋近于真实的生活。在壁画衬景上,以树木、祥云、阁楼为主,主像占每幅壁画大部分,与衬景对比强烈,人物形像突出,主从有致;壁画色彩以土黄、石绿、赭石为主,整体风格偏淡雅。人物服饰颜色多以赭石、石绿为主。明代对于颜色的选择极为慎重,严禁平民服饰中使用红色和黄色;人物形象刻画丰富,如善财童子拜访善知识时的动作、姿态、服饰可分为六种类型。

第一种形象是善财童子曲躬合掌立于善知识前,饰圆形黄色头光,着石绿飘带,赭色外服,系黑色腰带,赤足。

第二种形象是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善知识前,无头光,头顶梳两小髻,着石绿飘带,赭色外服,系黄色腰带,赤足。

第三种形象是善财童子双手合十跪于善知识前,饰圆形黄色头光,头顶梳两小髻,着石绿飘带,赭色外服,系黑色腰带,赤足。

第四种形象是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于善知识前,饰圆形石绿色头光,头顶梳两小髻,着石绿飘带,赭色外服,系黑色腰带,赤足。

第五种形象是善财童子曲躬合掌立于善知识前,饰圆形石绿色头光,头顶梳两小髻,着石绿飘带,赭色外服,系黑色腰带,双足站立于莲花之上。

第六种形象是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立善知识前,光头,着石绿飘带,赭色外服,系黄色腰带,赤足。

其中壁画绘所有善财童子形象中以第一、二、四种形象居多。在人物面部塑造的细致刻画上极具表现力,其对各种人物神情体现之深入、神态之自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整体构图简洁明快,画工细致,线条流畅,体现了明代画工高超的绘画技术。

总之,平遥双林寺五十三参壁画构图严谨,线条流畅,人物服饰简练而不单一,堪称承袭唐宋遗风的优秀作品,是研究山西省内乃至全国的明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宝贵的资料。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山西佛教壁画调查与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CZJ013;山西省创新人才项目“山西佛教壁画史”成果之一。

[1]王夷典《平遥县志》(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卷1《星野》,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2]董金宝《平遥佛教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0页。

[3]平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遥县志》(1997-2011),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 148页。

[4][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 67《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56页。

[5][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1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年版,第332页。

[6]同 [5],第 687 页。

猜你喜欢

祥云童子阁楼
阁楼上的女人(外一篇)
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熊童子
阁楼里的简爱
奥体祥云
阁楼上的光
小白菜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故事里的狼
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