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秀梅的剪纸艺术
2019-12-15陈琦
□陈琦
甘肃位于黄河上游,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甘肃有很多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人物和作品,他们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陇东剪纸大师祁秀梅便是其中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她为“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后又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人物之一”。
祁秀梅是甘肃镇县临泾乡一位识字不多的普通农村妇女,她的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农民,她自己也没想过会进北京,上讲台,登报纸,还被戴上艺术家的桂冠。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这个国家最高的艺术殿堂上,她拿起剪刀,剪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让人类的远古历史、神话传说和原始信仰跃然纸上,在首都美术界引起巨大轰动;她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尤其具有特别意义的是,由于她的访问,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民间美术系。海内外多家专业杂志、报刊多次介绍祁秀梅其人和作品。虽然祁秀梅已经过世二十多年了,但是对她的作品进行再解读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在她的剪纸作品中,较为完整地保存和体现了我国民间的传统思想、美学思想、艺术观念和造型观念,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在作品题材、表现手法、形式风格等方面,她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意识。
临泾的历史十分久远,从西汉初的公元前2世纪建立到明代洪武二年废县,经历了1500多年的沧桑岁月。这里古代长期汉胡杂居,从古代新石器的图腾信仰,到秦、汉、北魏时期的造像特点,从汉族到少数民族的精神意识,在这片造就黄河肤色的苍茫厚土中,蕴藏着亘古至今民间文化的原生态基因,而这些丰沛的历史文化元素都可以在祁秀梅的剪纸作品中找到传承。她的作品中,包含了不少原生态、次生态的文化内涵,诸如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反映了中国人的自然观、生死观、宇宙观。
祁秀梅的剪纸作品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繁衍和祈求生命长青的内容。例如《生命树》《抓髻娃娃》《连生贵子》《石山生猴娃娃》等作品是古代传世纹样的延续,其中隐含着多种象征符号,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她的这些作品保留了原始部落图腾崇拜的印记,为后人提供了一些破译和诠释古文化符号的实物佐证。她剪的祝寿贴剪纸纹样《生命树》《生命之花》《鹿鹤同春》是由原始形态的鹿头花演变而来的,反映出多民族混居地的图腾崇拜和生殖观念。鹿传说是瑶光散开而生成的,能兆祥瑞,是长寿之兽。作品中巨大的生命树根深叶茂,是神话生活中扶桑树的演变,作品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抓髻娃娃》被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和繁衍之神”,抓髻娃娃有男性、女性或男女合为一体的造型。《莲蓬神罐育娃图》采用隐喻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喜得贵子”的欢乐场面。《莲花生娃》《石山生猴》《石猴生人》等作品表现了石头也能孕育生命,可以联想到远古祖先的灵石崇拜,古羌人的白石崇拜,以及古匈奴人的狗图腾崇拜。可以说她的剪纸不仅仅是一张剪纸艺术品,而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
其次,表现飞禽走兽、昆虫花草也是祁秀梅剪纸创作的一个大类,这类题材隐喻了男女交配,祈求多子的内涵。蝴蝶、蚕蛾、仙鹤、凤凰、鹭鸶、金鸡,代表雄性;而花、花盆、花瓶、山石则表示雌性。她的作品《蚕蛾摆蛋》《海棠花盛开在花盆中》《盛开的莲花与花瓶》都表达了“天地相合,阴阳结合必生万物”的朴素的民间哲理观念。她还有一系列表现“鱼戏莲”“鱼生娃”作品也表现了生殖崇拜的观念。不论是我国古代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认为鱼和生殖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鱼儿绕莲》《鱼儿吐子》《双鱼捧娃娃》等作品都是以鱼类比喻多子多福。
除此之外,吉祥图案、传统纹样,以及反映传统伦理观的作品也是祁秀梅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祁秀梅剪刀下的吉祥图案是根据民俗活动的需要来创作的,《增寿图》《长寿福来》《万福长寿》以“寿”为主体,配合蝴蝶、凤鸟、诵经道人的吉祥纹样,是给长辈贺寿时贴在寿幛上使用的;《双喜娃娃》带有“双喜”是用于结婚之用;还有一些吉祥图案是用于建房、小孩满月或周岁,或者驱病除魔的功用。传统纹样往往是根据古老民俗和传说故事剪成的作品,例如《蛇盘兔》就是根据当地流传的“蛇盘兔,必定福”的传说创作的,寓意属兔和属蛇的男女结合会幸福长久。我国民间行孝教子的传统伦理观往往深植民心,《王祥卧冰》《孝敬父母图》《行孝图》以非常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了孝敬老人的社会风尚。
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和流传是深植于生活土壤之中的,其题材、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俗密不可分。祁秀梅的剪纸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出与古老传统一脉相承的纯粹性。浓郁的生活气息,简练夸张的造型和极富想象力的装饰手法,都体现在祁秀梅纯自娱又自信的创作中,她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语言个性都增加了其作品的生命律动感。
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和现实题材创作
中国西北部的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用剪纸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祁秀梅6岁就迷上了剪纸绘画。12岁起,她的剪艺已在当地小有名气。15岁那年,由父母做主,她嫁到邻村,丈夫是一位朴实憨厚的农民。无论是邻里结婚纳采,生儿育女,老人祝寿,逢年过节,她来者不拒,为此,村民们常送她许多彩色纸和布。有了基础的创作材料,剪花娘子更是如鱼得水,开始更加大胆的艺术探索。她抛开老一辈传下来的老底样,也不事先描样儿,全凭她在剪纸时几分钟内的灵感和精湛的剪技,随手剪出活灵活现的花卉小鸟、人物轮廓,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和逼真神韵。她不打底样,只用一把剪刀大体比划一下,反复将纸折叠几次,然后胸有成竹,大刀阔斧地剪起来。不同于陕北剪纸用剪刀挖洞的手法,因此她的剪法是对折剪,连圆形洞都是折着剪或者由外边绕进去,而遒劲流畅,线条极富表现力。待到将纸展开,一幅线条复杂、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跃然纸上。祁秀梅一生创作了上万件剪纸作品,在大量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剪纸语言。她最擅长运用并排有活力的弧线来烘托气氛,尤其擅长运用规则严正而略带动感的长弧形椒刺刺纹样,从而达到某种光效应的神秘效果。
祁秀梅的作品除了原始图腾文化和古老民俗的题材之外,她也创作了大量的现实题材的作品。她的大型作品《庆祝国庆》,把“庆祝国庆”四字套剪在全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度佳节的画面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她自己并不识字,却能够根据自己的丰富想象,在画面上加剪文字,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此外《新法接生好》《养鸡专业户》《放牧》《赶牛》《农家乐》等作品捕捉到了现实生活的场景,塑造了生动活泼的农村画卷。《赶牛》表现了一位农民牵着牛劳作归来,脱了一只鞋,边走边缝,身后跟着的小狗左右顾盼,头顶是彩凤飞来。整个画面构图饱满,趣味盎然。
除剪纸之外,她的刺绣和绘画也很出色,是一位集剪纸、绘画、刺绣于一身的民间艺术家。她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处理描绘对象的能力都具备了一个优秀艺术创作者的能力,绚丽多彩的陇东民间剪纸在这片热土上得以创造和传承离不开她的智慧与创造。她和她的作品影响了新一代的剪纸艺术家,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了光彩夺目、生动优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