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我”去旅行

2019-01-23杨海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

杨海娟

〔关键词〕认识自我;教学设计;高中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2-0035-03

【活动理念】

进入高中,学生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陌生的环境、学业的压力和竞争,曾经不少意气风发的学生往往会在很多未知前迷失自我,从而失去努力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如何引导学生更好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关注自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完成人格成长中的种种与自身有关的任务,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认识自我”是一个系列课,由“探寻生命之重”和带着“我”去旅行两项内容组成。通过学生探索过去、现在、未来,初步完成自我认知的过程。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较为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一些具体方法。

能力目标: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懂得用悦纳、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情感、价值观目标:在联结、发展观念的指导下学会正确认知自我,形成不断完善个性品质的意识和追求。

【活动难点】

认识不同人眼中的自己,辩证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并认识自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对未来发展充满积极的期待。

【活動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准备】

课件、毛根、图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各位同学,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宝贝,它出土于河南安阳,是中国最古老的……

学生:(各抒己见)兵马俑、甲骨文、北京人……

教师:就是甲骨文,请大家看看这是个什么字?

学生:“我”字。

教师:几千年前“我”代表的是手拿武器的商人;在近现代人们又如何认识“我”?鲁迅在诗剧《过客》中这样描述我:从东方来,一路往西、衣衫褴褛、赤足破鞋,我不知道西方有什么,但我不能回头,那是我唯一的归处……

同学们,到了今天、此时此刻,坐在教室里的我们,如何来认识“我”?(出示本课主题)

设计意图:用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维聚集在课堂。同时,通过“我”字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阐述,引导学生关注此时此刻的“我”。

二、做“自己”

教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一个毛根,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做一个能代表自己的形状,并和周围的同学分享。

学生1:我做的是一个内在纠结成一团的车轮,我觉得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虽然内心迷惘混乱但始终保持不断向前的努力。

学生2:我做的是一把宝剑,因为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勇敢的状态。

学生3:我做的是一副眼镜,我希望自己能有一颗学习的心,去探索未知。

教师:此时此刻,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状态,那接下来,请带好自己,我们要开始旅行了……

设计意图:通过毛根的制作,引导学生关注此时此刻生存的状态,并给以定位。赋予毛根生命的意义,成为自己的替代物,也便于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开展。

三、带着“我”去旅行

教师:有人说,每个人就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现在我们就带上自己,开始旅行的第一站。

第一站:上高中前的我

教师:如果用一种动物来表示,你觉得你以前更像是……(请把代表自己的毛根放在相应的卡片上)

思考并分享:为什么像这种动物?这样的特点给你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1:我觉得过去的我更像是这一群飞雁中的一只,因为我很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不喜欢孤独。

学生2:我像这条蛇,总喜欢把自己蜷缩起来,让我很多时候也觉得很孤独。

教师:正如同学们说的一样,回首过去,我们看到了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状态,它会提醒我们如何去过好今天。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带上自己走到下一站。

第二站:上高中后的我

教师小调查:作为“梅中(梅村高级中学)人”,你觉得满意度怎样?

满意——两臂成90度

不满意——两臂平举

没感觉——两臂交叉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计量的方法,了解当前对于学生这个社会角色的满意度。同时引出下面的活动环节。

教师:也许目前你对学生的角色并不满意,没有关系,再来找找你还扮演了哪些社会角色,让你觉得满意的是哪种?

梅中学生 ××的好朋友 球迷 儿子/女儿 ××社团成员 班委 游戏迷 其他

思考并分享:

(1)请先找出你目前扮演的社会角色

(2)满意和不满意的角色分别是什么

(3)目前你希望改进的角色是什么

学生1:我目前比较满意的是儿子的角色,因为我有不开心的事情不会告诉父母,免得他们担心。我不满意的是学生的角色,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学生2:我比较满意的是××的好朋友 ,因为我热情和真诚,可能不太满意的是儿子的角色,经常违背父母的意愿做事,让他们生气。

设计意图:通过对社会角色的计量引导学生关注当前自身的状态。通过聆听,发现同学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调整。

教师:如果用一种动物来表示,你觉得你现在更像是……

(嘘,先不说出来,找你身边的伙伴,互相合作,让他观察一下,你更像哪个动物,和你想的一样吗?)

学生1:不一样,原来在同学眼里我是这样的。

学生2:动物是一样的,但是他评价我的特征还是和我自己认为的是有区别的。

设计意图:创设机会让学生听到不一样的自己,意识到自己多面的特点。

教师:仅仅是听旁边学生来说你还不过瘾吧,接下来我们来给自己更大的机会,来听到“不一样的自己”。

活动规则

1.被评价的同学站起来,接受其他同学的点评

2.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发现你很(挺)……”

3.被评价的同学和每位点评你的同学目光对视,表达真诚、接纳

4.组长先示范

5.不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评价词

6.时间10分钟

思考并分享:收获同学们对你的评价,有何新发现?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认识别人眼中不同的自己。二是引导高一的学生学习真诚表达和认真聆听的社交技能。所以,在规则里强调了表达和聆听的要求。

第三站:未来的“我”

引导语:还记得上节课“探寻生命之重”中你的选择吗?

思考:看到、听到很多的“我”,成就明天的你,还需做哪些准备......

四、课后延伸

引导语:这次活动课,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请把你的思考和心理准备,用文字表达出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活动反思】

通过动手进行毛根制作和观察动物图卡,引导学生正面认识自己,也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从动手、动脑到有话可讲。通过昨天、今天、明天三站的旅行,引导学生意识到了每个人发展的连续性以及可变性,调动了学生在群体中关注自身的意识,也锻炼了思考、聆听和表达的能力。从课堂学生反馈效果来看,课堂氛围热烈,学生的参与度很高。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环节的展开和推进要有效衔接不拖沓,否则一课时就无法完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无锡,214112)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