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信科信首席技术官、国防科技工业专家李连宏:军民融合需突破 “五大瓶颈” 技术制约

2019-01-23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民军工

王红茹

李连宏在第十七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参加“军民融合催生自主核心技术”高端对话

“在军民融合中,我能做什么?”这是一些企业经常会问到的问题。这些企业有做数控设备的,有做电子元器件的,还有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高质量电缆的,还有机械加工能力很强的,等等。这些企业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否成为军工企业以及能否为军民融合战略服务。

企业如果要参与军民融合,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但有时候当局者迷,此时,就会应运而生成长出专门帮助迷茫的企业找准定位的机构——咨询公司。对于军民融合这个领域,由于军工、军队保密等原因,性质比较特殊,也因如此,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机构相应也比较稀缺。中信科信(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就是这么一家专门从事军民融合领域咨询业务的公司,首席技术官、国防科技工业专家李连宏博士,长期服务于国防科技工业的政策和项目咨询,也服务于军转民、民参军的军民融合项目咨询,他在日前《中国经济周刊》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以自己长期从事国防科技工业咨询的实践畅谈了对军民融合的体会。

国防科技工业初步具备四代装备研制能力

“我们最早提军民结合,就是针对军工领域的。”李连宏说,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众所周知,日本是“以民掩军”模式,美国是“军民一体”模式,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军事大国纷纷重新设计国防,通过兼并重组把军工企业改造为亦军亦民企业,目的就是实现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此背景下,我国也提出要把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

李连宏认为,我国崛起与西方大国遏制的斗争必将长期存在,取胜的关键,就是能否通过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达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绝不走苏联被美国军备竞赛拖垮的老路。

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进入到本世纪以来,面对国际上比较严峻的形势,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经过三个半五年的努力,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武器装备技术水平与西方强国相比,差距不断缩小。已经从上世纪末的望尘莫及,到新世纪以来的望其项背,目前部分领域可以说是比肩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初步具备了四代装备的研制能力,全面具备了三代装备的生产能力;我军现役装备开始由三代装备向四代装备升级。”李连宏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完善。

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尽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总体技术上与西方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李连宏认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制造、动力、软件、核心元器件、材料等“五大瓶颈”技术制约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机械加工、半导体加工、光学加工等高端设备依然进口。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寿命、耗油率等指标与国外相比落后近20年,首翻期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2~3/4,更為重要的是国防军工广泛采用的三维设计结构分析、流体力学、数据库、数据管理软件等这些软件都是几乎由法国、美国与德国等相关国家的公司垄断,像特种传感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特种元器件等基础性材料与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正是由于上述瓶颈的存在,使武器装备发展平时受控于人,战时受制于人,应当作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李连宏说。

国防科技产业在军民融合领域取得四方面成果

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主要模式是“军转民”“民参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目标是构建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经过近些年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军民融合,国防科技产业在军民融合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与成果,李连宏将成果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军转民”释放新动能,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明显加快,军工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像华龙一号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核、航天、安保、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军工高端设备和产能出口,有力支撑了“一带一路”倡仪实施。据统计,军工集团民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已经达70%,军民融合成果相当显著。

其次,“民参军”障碍不断破除,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研究出台了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的监管办法,军队也在推行竞争性采购办法。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渠道,目前向民营企业开放。另外,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已经实施。

第三,军民资源共享有了新的进展。军工重大实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向社会开放与服务范围明显加大,其中大型实验设施、科研装置向社会开放3000余项。

第四,军民协同创新也见到了新成效,以海洋、网络、空间、新材料、战略高技术军民融合联合攻关,正在稳步推进。自2006年以来,中央部署实施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像天宫二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军民两用技术。

成果固然可喜,但李连宏也提醒,目前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角度看,军民融合如何从初步融合走向深度融合,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表示,“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军民融合。”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民军工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