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造船:亮点突出 精彩纷呈

2019-01-23刘志良

船舶经济贸易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来福士船舶工业牧场

本刊记者 刘志良

交船接单成绩满满,寻求转型布局海洋牧场,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加快军民融合步伐。

2018年6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雨来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受到了职工们的热烈欢迎。在厂区码头上,习近平近距离察看停靠在这里的自升式修井生活平台,远眺“蓝鲸1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泰山”龙门吊、海洋牧场平台,详细了解高端海洋工程设备制造、维护、运行情况。习近平指出,“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我看你们有这个信心,希望你们迎难而上、再接再厉。”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这是他对中集来福士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山东船舶行业提出的要求,鼓励山东船舶行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海洋开发能力,扩大海洋开发领域。面对国际国内船市的低迷形势,今年山东船舶行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客滚船以及高端海洋牧场等领域的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瞄准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方向,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并在加快军民融合步伐方面实现了极大的飞跃。

交船成绩满满接单收获颇丰

对山东船舶行业来说,今年算得上是一个收获的年份。从交船方面来看,山东省骨干船企亮点缤纷,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交付了“ORE TIANJIN”号、“明惠”号、“明通”号、“ORE DALIAN”号4艘40万吨矿砂船,并且成功交付全球首例加长改装超大型集装箱船;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包的世界最大吨位级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P67在青岛顺利交付,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向国外交付的工程量最大、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FPSO项目;中航威海船厂有限公司则交付了为胶东海运(香港)有限公司建造的880客2160米车道客滚船“新永安”号,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建成交付,其投用将开创全球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交付了77米秋刀鱼兼鱿鱼钓船等多艘高端远洋渔船。

同时,山东省骨干船企还开建了多艘(座)新型船舶与海工产品,北船重工为海南省打造的我国首批3座用于我国南海的超大型渔业养殖装备“海南陵水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开建,这也是全球最大深海智能渔场;青岛武船重工开建我国最先进、世界一流的新型深潜水工作母船;中集来福士旗下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挪威NordlaksHavfarmAS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造新一代“Havfarm”系列工船,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首制船已经开工。

在接单方面,山东省骨干船企瞄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实现了诸多突破。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先后签署了2000客位/3000米车道客滚船、2300客位/2600米车道客滚船“生生3”号等造船合同;中集来福士多点开花,与渤海轮渡签订2+2艘亚洲最大多用途滚装船建造合同,以及豪华邮轮型客滚船及豪华国际邮轮产业合作战略协议,中集蓝海洋科技公司与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耕海一号”深水养殖网箱建造合同。此外,中集来福士旗下品牌普莱德游艇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超级游艇Illusion Plus(幻想号)在摩纳哥游艇展惊艳亮相。

寻求转型新路发力海洋牧场

作为支撑山东渔业走向深远海的“海上空间站”,伴随着海洋牧场走向深海远海,山东海洋牧场平台装备建设快速发展。同时,作为山东省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山东船企也开始在海洋牧场建造方面发力,着力引领全国第六次海洋渔业浪潮,实现了以装备制造引领海洋渔业浪潮的目标。据介绍,2017年,山东省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到55处,其中国家级21处,占全国1/3;全省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2100亿元,居全国首位。在海洋牧场的建造方面,涌现出了青岛武船重工、中集来福士等一批领先企业,建造交付了一大批先进的海洋牧场装备产品。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集来福士累计交付16座、在建6座海洋牧场平台,覆盖并满足山东省黄海、渤海、黄河口等各类沿岸海域使用要求,目前中集来福士正在建造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网箱“长鲸一号”,以及全球最大、能养一万多吨三文鱼的深水养殖工船。青岛武船重工已经交付了挪威“海洋渔业一号”、山东“深蓝1号”两座高端海洋牧场装备,目前,该公司建造的“海南陵水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也已正式开工,该深海智能渔场是由3座平台与1座保障设施构成的超大型渔业养殖装备,开创热带海域深远海大型网箱养殖的先河,是我国首个在南海开建的深远海现代渔业养殖项目。

目前,经山东省相关部门批准建造的海洋牧场平台,建造完成后可获得国务院农业农村部船舶检验局《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所有权证书》和《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受山东省有关部门委托,中集来福士编制了《钢制海洋牧场平台建造与检验技术规范》《钢质离岸深水网箱养殖休闲平台建造技术规范(初稿)》地方标准。同时,中集来福士还联合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承担《海洋工程装备重点领域技术标准研究》课题,针对海洋牧场平台和人工鱼礁生态环境原位在线观测等新兴渔业开发技术开展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并制定相关标准。

补齐创新短板借力智能制造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是山东船舶工业的短板之一,《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山东省船舶工业技术基础薄弱,研发设计创新体系不健全;近几年引进的研发设计平台多数处于起步阶段,研发设计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船舶研发设计能力薄弱成为最大的短板。面对研发创新方面的短板,山东省一方面大力推行“以自主研发设计为先导、以重大项目集成创新为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山东模式,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实施行业重大创新专项和工程;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船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扩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完善财税保险支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山东省也十分重视智能化建造在促进船舶行业进一步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并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船舶制造技术相融合,提高智能化发展水平,推动山东船舶工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构筑山东船舶工业竞争新优势。为进一步补齐智能制造方面的“短板”,缩短与国内外智能制造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方面,山东省船企通过加强与“外脑”的合作,提升船企的智能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山东省也积极出台各种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扶植,着力提高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去年,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第十一研究所(611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611所将为山东省重点船企提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的咨询服务与技术支撑,研究成果优先在山东省企业示范应用,并给予山东省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惠政策。山东省国防科工办还将与611所建立联络沟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船舶工业发展座谈研讨活动,众筹解决山东省船企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此外,京鲁船业、威海中海源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也分别与611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提高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2017年,山东省在出台的《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中间产品智能制造步伐,将智能制造作为山东省船舶工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同时,以智能焊接技术、涂装、安装为突破口,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建立山东省内造船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库。进入国家“白名单”的造船企业全面建立精益制造体系,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仓库和智能生产线。为了激发山东省船企推进智能制造的积极性,2017年,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与山东省财政厅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明确提出支持船舶智能制造。

重视军民融合实现深度发展

作为我国造船大省,山东省一直都十分重视推动船舶工业军民融合发展。随着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船舶行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及山东省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作为船舶行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径,促进军民协同创新,推进军民资源共享,鼓励支持该省优势企业(科研院所)争取军品科研生产资质,积极参与军品市场竞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承接制造国防建设急需的高技术产品,促进船舶行业军民融合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据了解,早在2015年,京鲁船业就被授予战区级军民通用装备动员中心。去年,京鲁船业又被确立为华东地区(山东)船舶修造与改装动员中心,顺利实现“民参军”。京鲁船业将军民融合产业作为重要新兴战略产业加以培植和推进,积极进入国防科技和装备科研生产市场,努力探索“以军工技术发展民用产品、以民用技术服务军工”的发展模式,先后承担军舰制造、维修、检测和保障等一系列任务。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则通过抢抓“民转军”和产品升级的机遇,及时取得了保密资质,完成了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认证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首次“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联合审查,中标两型5艘军品船舶项目,在军品建造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山东省船舶行业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科研院所与高校在其中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智力引进”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夯实了开展军民融合工作的“智囊”基础。今年5月成立的青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就是以海军马伟明院士团队的创新资源为依托,以推进舰船综合电力、电磁发射、新能源接入等体系化、工程化、产业化为切入点,促进高新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通过军地协调联动,对接研发、生产与市场需求,为解决民品装备研制任务中的共性瓶颈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带动相关民用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兼顾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切实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升高新技术国产化装备性能及产业竞争力。

青岛市还引进了高端研发机构重点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该园区搭建哈船兴海创客空间和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等8个国家、省市区级产业孵化平台,并荣获了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集体奖。目前,由该园区牵头建设的青岛市首个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中心“青岛市军民融合海洋装备科技创新中心”也已正式启动建设,着力打造海洋装备领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服务平台。

未来,山东船舶行业还将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关于加快推动船舶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山东省具体实施意见,鼓励省内企业与军工集团、军地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船舶工业军民两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共享。鼓励支持优势船舶与海工制造单位积极争取军品科研生产资质,依托民用船舶与海工装备生产设施,承揽国防重大装备研制生产任务。支持有条件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防动员体系建设,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强大技术与装备支撑。★

猜你喜欢

来福士船舶工业牧场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海上牧场
中集“蓝鲸1号”荣获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
300米“横着放”的摩天大楼
中集来福士建设世界一流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韩国珠宝品牌DIDIER DUBOT中国首家店铺上海来福士隆重开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叮当牧场
13项船舶工业国家标准正式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