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上海孚宝港务公司转型升级打造智慧港区
2019-01-23边际
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孚宝港务有限公司(简称“孚宝公司”)16年来,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在探究中提升,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优质的码头及港区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赞誉与信任,实现了企业自身的成长发展和转型升级。
顺应潮流,合资孕育而生
2001年年底,有意在沪打造物流集散中心的荷兰皇家孚宝集团,与意欲探索公用工程引入外资合作的上海化工区发展公司达成合资共识。2002年4月30日,孚宝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其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成为园区内第二家正式启动的公用工程合资企业。自此,孚宝公司深深扎根化工区,依托良好环境和旺盛需求,充分发挥在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成为了园区“公用辅助一体化”的重要部分和“物流传输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从海洋生态的前期调研,到一期码头7个泊位的口岸开放;从首根桩基的地质勘探,到一期罐区58座储罐的建成投用,孚宝公司建成了引以为傲的“自动化”港区,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从船舶靠泊、物料接卸、管道输送到储罐贮存的全过程覆盖,确保了园区的企业化工物料的安全稳定供给。
孚宝公司生产营运充分体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优势。依靠自动化仪表设备,按照既定程序进行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和作业控制,仅需10个人即可承担58座储罐接卸、104台机泵运转、760项仪表监控以及1025个阀门操控的工作量,不仅切实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可靠性,也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承上启下,扩能满足需求
孚宝港区码头鸟瞰
一期码头及罐区建成投用后,化工区内企业的生产业务量不断上升,对液体化工品的装卸运输需求也持续增加,码头吞吐量逐渐趋近设计能力,达到了满负荷运行状态,泊位占用率居高不下,码头设施使用呈现饱和状态。2014年,孚宝公司基于需求增长的预估测算,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至2018年7月,二期码头泊位通过竣工验收,投入正式运营,码头运行饱和状态得到有效缓解。
如今的孚宝港区,9个泊位(即 3个 6.5万 t、2个 2.5万 t、4个7500 t)共同运行,2017年靠泊船只1556艘,年吞吐量突破600万t;罐区由东向西层层推进,78座储罐在晨曦中容光旖旎,成为化工区对外物流联通的重要命脉和化工物料存储的关键部位,为确保和提升园区公共物流配套服务贡献了力量。
转型升级,开启智能模式
随着“化工区智慧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的正式发布,孚宝公司主动呼应智慧园区建设要求,确立了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智慧港区”建设的新方向,由此开启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之路。
“Safety+智能现场管理系统”是孚宝公司智能化创新的第一个项目,旨在采纳新技术运用于一线生产运行的管理,创造出适合液体化工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新模式。该系统由孚宝公司与相关研发单位共同开发,拥有源代码和知识产权,采用Linux操作系统作为数据平台,手持防爆终端基于安卓系统和NFC模块,通过扫描设备绑定芯片,实现准确无误地识别设备。
经过不断开拓和改良,目前该系统已经实行全程监管人员操作方式,包括下达操作指令、完成数据分析、实施工作反馈等一系列线上流程,有效降低了由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率,提高了风险隐患排查率。孚宝公司打响第一炮,获得了“孚宝全球安全技术创新荣誉奖”和“上海市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同时,“码头靠泊辅助系统”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海洋环境进入了企业可视化阶段,通过实时监控风浪风速,实现500 m范围内船舶靠泊速度的有效反馈和超速报警,大幅提升了港口安全化配置水平。“危化品车辆装卸预约系统”也已投入试运行,可实时查看物料装车状况并预约时间,客户开票提货效率明显提高,危化品车辆在装卸区及周边区域的停留时间大幅减少,在试运行阶段的车均停留时间减少1/3以上。
此外,孚宝公司还投用了智能门禁系统、ME2运维软件系统、机器人加盖、码头Wifi全面覆盖等智能系统及设施,进一步确保港区内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物尽其用、安全高效。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孚宝公司将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契机,以智能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具有“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保障有力”等鲜明特征的现代化智慧港区,为化工区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