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创新发展“温州模式”
2019-01-23杜平
□杜平
“温州模式”既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进一步擦亮温州改革“金字招牌”,事关“温州模式”未来、事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
温州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一直是温州地区温州人鲜明的品格和特质,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在全国率先致富的根本所在。笃行以致远,砥砺期前行。紧紧抓住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机遇,进一步创新发展“温州模式”,提升振兴民营经济,加快向“强起来”转变,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跨越。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敢为人先的市场经济探路者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大胆冲破计划经济束缚,大胆冲破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旧框框束缚,冲破“姓资姓社”争论,实干苦干加巧干,率先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1980年12月,温州农村妇女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个体户”。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刊出“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报道,总结了以农村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农民供销员为骨干的温州地区发展致富经验,提出了著名的温州人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四千精神”,标志着“温州模式”横空出世。1978-2000年,温州GDP年均增长高达15.9%,分别高于全省、全国2.6和6.1个百分点。当时的温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克服“左”的思想禁锢、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客观上也为温州模式的形成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温州模式”至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明坐标,成为“浙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计划经济成功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型的示范样本,与“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等各领风骚数十载。
“温州模式”是富民强市的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模式。1978-2017年,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年均增长约13.5%,人均GDP从相对低的155美元增长至近9000美元,增长约58倍。改革开放40年,温州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特别能创业,被称作“东方的犹太人”,企业家群体和协会商会遍布全国全球,175多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近69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温州不但成为“全国的温州”,也成为“世界的温州”,创造了温州奇迹。2013年12月,时任温州市委书记在一次市委全会上总结指出,“温州模式是改革探索的伟大结晶,本质是民本经济,通过立足民力、依靠民资、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人在富起来之后,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捐资修路建城镇、办医办学办社会,有力推进了温州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高达69.7%。据统计,所有制经济结构中民营经济在全国已形成“5678”结构,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浙江更进一步是“6789”结构,温州则是“8899”结构,即民营经济创造了80%的税收、80%以上的GDP、90%以上的城镇就业、95%的工业产出和出口,是典型的民营经济富民强市模式。
砥砺奋进的“温州模式”
与时俱进,“温州模式”在探索中奋进前行,创造出一项又一项难能可贵的试点经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指出“温州作为国家和浙江省多项改革的试验区,是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地方,是个能出经验、出好经验的地方。”近年来温州先后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改革试点,在金融、新型城镇化、县域供给侧改革、城乡统筹等领域积极探索,在为温州谋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温州模式”。譬如创新运用PPP模式开展杭温高铁混合所有制改革,破解“县级体量、镇级体制”束缚的苍南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乐清市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探索“三位一体”的瑞安市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建设试点,深化“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的泰顺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式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尤其是2013年国务院批复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着力打破民资进入金融“玻璃门”“旋转门”,成为中国地方金融改革“试验田”和样本。譬如创新发布的“温州指数”,不仅是民间融资利率风向标也是一面反射镜,折射出民企融资成本高、央企国企融资成本低的金融隐性壁垒。①根据《改革内参》一篇调研和省内若干研究报告,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平均利率普遍在20%左右,大型民企为10%以上,而央企基本在6%以下,民营经济不仅面临“融资难”且“融资贵”。
承前启后,“温州模式”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政府作用。温州坚持顶层设计和底层创新结合,着力纠正市场失灵、传统制度安排等缺陷,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重点改革,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改革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温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浙江省改革金名片“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四个一”创新工程和“证照跨级联办”,全力打通各部门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统筹建设政府大数据“125”体系,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撬动,纵深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温州深化“法治温州”“信用温州”建设,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2018年成功创建成为全国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三。
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温州模式”
不可否认,传统的温州发展路径由于一些众所周知原因,譬如人格化的交易制度安排,信贷、土地、税收等资源向央企国企倾斜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一系列内因外因导致了温州金融风波、房产泡沫、增长陷阱等问题。在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模式创新、科技变革、产业转型等严峻考验,部分人甚至产生了对“温州模式”的曲解、否定。客观上“温州模式”出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温州模式”既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如何正本清源、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各类陷阱,进一步擦亮温州改革“金字招牌”,事关“温州模式”未来、事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已经明证,民营经济强则国强浙江强、民营经济兴则国兴浙江兴。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保护非公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稳定民营企业投资发展预期。立足全国首个“两个健康”试验田建设,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为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趟出一条路子。力争通过金改试点升级,破解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打破金融隐性歧视,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推动民企与央企国企的融资成本趋于一致。鼓励民资进入金融、文化、电信、石油、铁路、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更多非禁即入领域,鼓励“民企上市”“民外合璧”“民资准入”“军民融合”“民办事业”(张天长,2018)。积极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实施民营经济新政、科技新政、人才新政、投资新政、数字新政等,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三有”改革,引导民营企业投身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推动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争取民营经济创造税收和GDP达90%以上,再创“温州模式”新辉煌。
培育增强新动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打造国家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数字经济、生命科学是21世纪上半场的两大主导方向。得益于阿里巴巴引领的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快速增长,量变形成质变,突破中等陷阱,推动杭甬等地率先转型升级,较快实现高收入经济体转变。因此,发现并以核心产业为引领,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四新”经济,引爆新动能,是温州经济成功升级的关键。生命健康领域,或是温州众多新兴产业最具潜力的一个。依托温州医科大学,支持温州大学创建全国一流学科,加强与西湖大学等合作,力争引进中科院等大院名校,争取国家和省级生命健康重大科技专项布局在温州,建设若干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生命健康研究与产业化为特色的瓯江科创大走廊。依托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创新中心,打造瓯海生命健康小镇全球医疗健康全产业链。推广应用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精准医疗、智能医疗、智能康养、智慧健康等新业态,做大生物医药、健康养老、医疗保健等新产业,建设全国一流的健康休养中心和生物医药基地。
聚焦数字化转型,突破产业低层次陷阱,打造世界级电气产业集群。温州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气产业基地,低压电气占全国市场份额达60%,集聚了正泰、德力西、天正、人民等知名品牌企业和一大批单打冠军中小微企业,拥有全球性研发中心、国际营销网络,总量大、人才多、集聚度高、产业链全,已经形成了由生产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和其他上下游产业构成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垂直分工协作体系,具有培育世界级集群的基础。围绕打造“世界级电气产业集群”目标,重点面向智能制造和新制造,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电气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谋划建设浙江电气学院,加强与ABB、施耐德、西门子等电气巨头合作对接,想方设法促进电气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乐清片区为核心,依托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平阳、苍南等地,培育产业集聚大平台,完善大企业培育机制,发展高压特高压电气项目,打造世界电气之都。
聚力大都市区建设,突破体制机制束缚陷阱,构建东南沿海地区浙南闽北大都会。建设大都市区是浙江城市化行进方向。近年来,为突破县域体制机制束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杭甬等地正在加快向大都市区转变。杭州继萧山余杭之后撤富阳、临安两市设区,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市辖区面积达8000余平方公里,宁波、绍兴等市辖区面积接近或超过3000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温州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集聚辐射带动力不强。抓住改革开放40周年机遇,突破推动中国农民第一城——龙港撤镇设市,提速新型城镇化。建立健全温州大都市区协同发展机制,统筹都市核心区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首位度,集聚吸引高端要素,建设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构筑“拥两江(瓯江、飞云江)发展、俯瞰南北雁荡”的大都市格局。以“城市大脑”、“智慧城市”、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强化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合作,推广应用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建设S线市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着力建设杭温高铁PPP示范项目、温武吉铁路等大通道,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着力“两强三提高”,突破塔西佗陷阱阴影,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两强三提高”建设行动计划,强谋划、强执行,提高行政质量、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优化温州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是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组成,也是政府可以积极作为的领域。根据世界银行《2019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评价,2018年我国(北京、上海为主)通过大力度改革,营商环境排名比去年上升32个位次,排全球第46,进入前50经济体行列,充分得到国际认可。对标先进地区,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优化市场准入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健全涉企规范收费制度,简化社会保障登记,简化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流程,方便企业融资、财产登记、合同执行,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度,多措并举降低内外资营商成本,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改革担当,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持续推动群众办事和企业投资项目“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全方位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也不跑”“网上掌上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