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
2019-01-23文丨田波兰李佳旭
文丨■ 田波兰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返乡创业人才正在开展竹编培训(田波兰/摄)
“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要着力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近年来,务川自治县通过引进、培育、激励等措施,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不断加大新鲜血液的输入和新鲜活力的注入,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岁末年关,走进务川自治县浞水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在一栋棕色的厂房内,返乡创业的徐进廷正在务川市场监督管理局浞水分局干部田强的指导下进行设备安装。“以前一直在福建做食品行业,受我们务川乡村振兴政策的吸引,2018年8月回乡创办了黔婶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场地、市场等方面,政府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年前就能正式投产,届时可解决40多人的就业。”
据介绍,徐进廷的企业是一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除生产豆干、豆腐乳、泡菜等产品,还向周边县镇提供优质果蔬苗木发展产业化农业,不仅为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给予了有力的保障,也能带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致富。
徐进廷只是务川实施引进人才服务乡村战略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需要引导更多的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到乡村舞台大显身手、大施拳脚、大展才华,为此,务川建立了“引才回务”、“引凤还巢”项目计划长效机制,近两年来,成功回引了200余名务川籍大中专毕业生及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产业涵盖了香榧、构树、蜂蜜、茶叶、果蔬、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带动就业2.5万余人。
同时,务川围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实施了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实施农业专家服务计划,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实施“驻村人才”支持计划。两年来,共引进工程类、文化旅游类、食品安全类、农业类、医疗卫生和教育类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120余人;选派农业专家人才近500余人,到村到户手把手指导农村产业发展,覆盖全县16个乡镇(街道)122个村(社区);精准选派驻村人才1000余人次。
“用才之基在储才,储才之要在育才。”除了引进人才,乡村振兴也需要不断培育更多新活力量、不断壮大生力军队伍。为此,务川采取交流育才、项目育才、以才育才等机制,为农业农村工作培育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务川抢抓东西部协作和上海奉贤帮扶机遇,建立人才培育交流长效机制,采取联合办学、挂职锻炼、人才培训等方式,先后选派各类优秀人才5700余名赴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地脱产接受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围绕“凤还巢”“黔北之光”“雨露计划”等项目,积极开展本土人才、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3000人,培育市、县级“凤还巢”项目15个、领军人才2人、创新创业人才13人。同时,围绕构树、香榧、畜牧等主导产业,采取“人才+”模式,创建示范基地32个,现场观摩培训500余次,培育产业示范户1200余户、党员骨干带头人500余名,每个村(社区)拥有致富带头人3—5名,让“小能人”“田秀才”“土专家”遍布希望的田野。
“人才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内生动力,务川出台了《县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等文件,落实人才保障机制,对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经认定符合条件的,优先保障住房及相关经济待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才跨行业磨砺锻炼,选拔突出优秀人才交流提任领导职务,促进人才发挥效率。
通过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务川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破解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真正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