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影记录里的乡愁

2019-01-23文丨

遵义 2019年2期
关键词:娄山关光影乡愁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孙 莉

春去冬来,光阴逝去,天地万物的美妙,被映在时光的流年里。

摄影师们常说,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愿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光影里,装的是岁月。

刘太华与娄山关

关于娄山的片子,刘太华拍了很多。《娄山晨曦》,获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风光类金奖;《神话娄山》,获弗克斯杯全国网络摄影大赛金奖;《娄山雄关》,获纪念四渡赤水八十周年全国摄影大赛二等奖……

生在娄山关下,成长在赤水河畔的刘太华,对红色题材的作品创作,有着特殊的感情和不解之缘,特别对娄山情有独钟,拍摄了大量娄山的照片,摄影圈里,刘太华有个雅号叫“娄山关主”,他和娄山关曾有很多故事……

“1985年,为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我首次拍娄山关,当时几乎爬遍了红军在此激战的每个山头和战壕,最终,那幅《娄山雄关》获得长征路上省市联展大奖。”

大娄山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横亘贵州北部。连接古代巴蜀与云贵,纵贯南北的“川黔大道”,在此翻越一处天险,即名“娄山关”。

“早上,对着山这面,看苍山如海”,晚上,对着山那面,观残阳如血”。 刘太华对娄山关的拍摄,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一年四季里,他经常往娄山关跑,下午去山顶守夕阳、余晖,半夜起床去山顶守日出、云海。在他眼里,娄山关的春夏秋冬,都是色彩缤纷、诗意无限、各具魅力的。

在他的车上,放着各个季节的衣服,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出发去拍摄,生活必须品一一备着,车俨然就是一个移动的家。

为了拍到好片,刘太华常常深夜登娄山关,守候黎明前的云海和日出。

通过刘太华的镜头,人们看见了娄山的各种风姿。“娄山佛光” “娄山睡佛”,他的镜头和作品赋予了娄山景观新的内涵。人们纷纷赞叹,“没想到娄山是如此之美啊”。

就这样,春去冬来,年年岁岁,刘太华拍娄山关,拍了三十多年。

他说,遵义是红色之城,历史赋予遵义的使命和自然给予遵义的景色让每一个遵义儿女都引以骄傲和自豪。

在国家摄影千名摄影家档案中,记录着刘太华关于娄山关的印记和赤水河的记忆。他说他是这块土地的儿子,眼里、心里都是对这里深深的眷恋。

“光影娄山”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摄影人纷纷登上娄山,寻找各自眼中的最美风景。娄山关的作品越来越多,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展示娄山关的风和月。

原本寂寞的大娄山日渐热闹起来。天气晴朗的下午,娄山关上,会迎来三三两两的影友,等候黄昏日落的佳景,期待“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出现。

渐渐地,贵阳、重庆等地的影友都都慕名前来,上娄山关看苍山如海,拍摄娄山美景。身临其境中,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遥想当年红军英勇卓绝的气概,盛赞红军娄山关大捷的伟大意义,从而将娄山关和遵义的盛名进一步传扬。

如今,通往娄山关的路上,赶早驱车摄影的人,已不再只是刘太华一人了。

林川和他的《乡场》

2009年,林川在娄山关上遇见了刘太华,两个陌生人因为摄影成了挚友。

与刘太华不同,摄影是林川路上的风景。

林川喜欢旅游,喜欢看不同的风景,喜欢领略风景中的人来人往。

一组《乡场》,表现了现代科技滚滚前进的洪流中,山村小镇保存的一方农耕文明的宁静天地。

小桥流水、田野村落、人情世故,在现实中若隐若现。

林川在旅行中,关注遵义的传统村落,在湄潭、桐梓、凤冈等地拍摄的照片,涵盖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个角度,记录老遵义几乎消失的村落风貌。

作为摄影师,林川的作品里,透出浓浓的乡愁,他不热衷展示旅游胜地,他寻找的是其貌不扬的建筑、最平凡普通的人物,在他眼里,许多无暇关注的人文景色,被视而不见的传统习俗,正是他摄影梦想的底色。

林川说,基于地域文化的情感共振。我只是用镜头在记录,在创作过程中,真实展现地域风情、人物、故事的整体画卷与点滴味道。

林川说,通过平实的记录方式,把记忆、品味、追索、怀念的东西原汁原味地组合在一起,直接叩击读者心灵中最为柔软的情感部分,使得“乡愁”作为重要的文化突触与受众形成强烈的文化共振与情绪纠缠。这是他的照片最想表现的。

祖祖辈辈居住的乡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慢慢在消失,许多人脑海里关于家园的记忆渐渐模糊。林川喜欢留存乡村的记忆,常常马不停蹄地追逐在乡间的活动或传统民俗的表演中,他说,光影从技术层面去考虑只是一个手段,更多的兴趣是想留住,留住记忆,留住美好,留住浓浓的情。

林川说,多少年过去了,人物的表情,人物的命运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唯有那乡愁,变得越来越醇厚。那黑白照片中的日子,也许再也不会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其实他也知道,许多旧事已过,尽管有些伤感,但残花总要辞别枝头,老屋的旧巢里,还有归来的燕子,翩翩起舞,带着一份浓情。

应智群与城市风光

应智群拍片,时间不到三年。

在遵义老城区长大的应智群,从小在城市的建筑群中穿行,她的镜头下是光影重构的城市风光。

这是我的家乡,我想拍出她最美的样子。

清晨四点,应智群约上她的“影友”,登上大龙山,只想在清晨第一抹曙光来到时,记录下这个城市最美丽的一刻。

熟悉应智群的朋友都说,她除了天赋,更多的是勤奋。所以刚刚接触摄影,就拿了许多奖。

而应智群却说:我想用相机,拍出我爱的一切。

两年前,应智群的哥哥得了肺癌,在哥哥最后的日子里,她唯一想做的就是留下哥哥的音容相貌。应智群请了很多人帮他拍摄,最后都不尽人意。哥哥走后,应智群一直很遗憾,遗憾自己的无能为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应智群接触到了相机,完全不懂摄影的应智群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当时我自己会拍照,我就能够拍出哥哥最美好的样子,使用相机的人,首先是有情怀。

接下来的日子,应智群在这个城市穿梭,她要拍她熟悉的、她热爱的这片土地。

遵义会议会址里有她的身影、娄山关、尧龙山上有她的足迹,城市的景色在她的镜头下绚烂夺目,城市的生活在她的照片中丰富多彩。应智群说,即便是走到天涯海角,当在记忆的深处念起家乡方言时,想的是家乡那碗豆花面,无论多远,看到太阳升起、夜晚的一轮朗月,我们都会想家。

这或许就是应智群作品中朴素而深刻的表达:乡愁。

春去秋来,夏暑冬寒,应智群的作品,记录了这些年,她行走路上的心情和感受,有冷有暖,有悲有喜。

应智群说,当有一天老去,这些回忆,将是自己可拥有的宝贵财富。

……

岁末天寒,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年节将至,处处归心。

猜你喜欢

娄山关光影乡愁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娄山关》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光影
光影
九月的乡愁
娄山关花海
光影之下
回头一望是乡愁
解说娄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