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有感

2019-01-23李灿灿

黄河之声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标准工匠教授

李灿灿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当今社会,我们生活在这快节奏而又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新鲜事物的不但更替,多数人所缺少的便一份坚持。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的核心就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对的事情坚持到底便是一份成功。

2018年阳春三月,万物郁葱,笔者有幸于济南大学音乐学院跟随张振涛教授学习音乐知识,聆听人生教导,张教授的教学讲解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听完张教授的课总是给人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张教授为人和善,知识渊博,对学术研究精益求精,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下,我辈难以望其项背,只能不断学习、研究张教授的巨著大作,仅笔者在知网中下载阅读的张教授的文章就有数十篇,其中有一篇便是张教授于2010年发表中国文化报上的《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初次拜读张教授的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这篇文章就被这鲜明的观点所震撼,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心浮气躁,世人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很少人固守一隅,坚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对可以短期见到利益、效果的事情趋之若鹜,对需要长期投入时间、精力、一时半会又难以取得效果的事情或避之若浼或敬而远之,对于本文中的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更是敬而远之,所以怀着这种感触,带着对这种观点的神往,我又多次细读、精读了这篇文章。

张教授这篇文章在提出鲜明犀利的主题观点后并没有空洞乏味的论述,而是通过对中国音乐学界几十年的发展,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以及具体的时间有理有据的论述一辈子做一件事的人、一件事做一辈子的人寥寥无几,张教授把目光投向了这种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李石根先生与他的西安鼓乐,李石根先生的《西安鼓乐全书》记录翻译了700首曲谱、70多万字的论文、数十帧珍贵的图片,这部巨著从50年代初到2009年耗时将近60年,李石根先生也从而立之年的青年学者到了耄耋之年一代宗师,其人其事也成为了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在音乐学领域最具代表鲜活案例。

当然,在中国音乐学界积数十年功力于一事者还有杨荫浏、缪天瑞等先生,杨荫浏先生所著的《中国音乐史纲》从4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历经诸多坎坷磨难,焚膏继晷,历时40余年,这部巨著成为了指路明灯,为后学者提供了研习的方向,成为了中国音乐史的奠基之作。缪天瑞先生的《律学》从1947年到1996年历时49年,半个世纪,铸造出了一门学科的教科书。他们为了中国音乐学的发展穷尽毕生精力,无怨无悔,他们的事业成为后来者攀登的阶梯,学习的典范。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了一辈子的这种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古今中外、浩浩江河一辈子做一件事者仍是沧海一粟,寥寥无几,更多的人成为了三心二意者,三心二意历来被人作为贬义词来形容一个人既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不安心,不专一。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学弈》中的主人公弈秋,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另一个学生大概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这两则小故事都记载在史书上。前人把它记下来,大概是想告诫后人们,专心致志是做好的先决条件,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一辈子做一件事需要的是对自己从事事业的挚爱与无悔的付出,可能不被人理解,但是要坚守内心,一件事做一辈子已经非常艰难,但是我觉得我们生活在这快节奏而又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更加要秉持“高目标、严要求”这一原则,要立常志而非常立志,把目标定在100,或许得到90,把目前定在80,无论如何也达不到90,所以,我们要具有高标准的工匠精神,具体到实践中,坚持高标准工匠精神,体现为在对于作品的精雕细琢和对社会对人民的负责。不管是锤炼一部作品,还是淬炼多部作品,都需要当下的创作者们,能够静下心来、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如此,才能不断斧正作品中存在的瑕疵,让作品在修改中有质的飞跃;当然,一切作品都是从群众中来,一切又都会回归到群众,尤其是对于文学艺术领域来说,永远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当下的学者等一切的文艺创作者们,能够以一颗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心,专心雕琢精品,始终不忘初心。

同时我们还要坚守高标准的工匠精神,怎样才算是对于高标准工匠精神的坚守呢?坚守高标准工匠精神,核心就是我们需要一种坚定不移的、勇往直前的信念。文学艺术行业,尤其是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比较考验人的耐心。有的人可能因为一首歌曲、一幅画作一日之内就会大红大紫,有的人可能一生磨砺一部经典。我承认世间万物都有或然与既然的概率问题,包括文学艺术作品都有成功有偶然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依仗作者本身综合水平的提升。

张教授的知识渊博、铄古切今,笔者无法望其项背,本片读后感限于笔者水平有限,故在阅读理解、知识吸收、写作手法、融会贯通上难免管中窥豹或挂一漏万,但笔者愿意秉承张振涛教授的“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这一专心致志的标准,坚守高标准的工匠精神,用心学习音乐知识,我相信只要扎根就会发芽,继而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高标准工匠教授
90后大工匠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工匠风采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工匠神形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