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与环境协调思路总结
2019-01-23许彦召
许彦召
(日照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公路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对环保理念认识的不断加深,在公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公路走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中融合与周边环境协调思路,以促进公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所谓公路设计与环境的协调,主要指的是公路设计应在保证其符合公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公路线形设计、跨越河道、铁路、管线及公路的结构设计以及其他附属性设计的艺术加工和设计手段来使公路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这样既能够增强公路的美观性,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加舒适优美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因此,公路设计人员既要充分利用自然要素,也要合理运用设计方法来对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造。
1 公路对其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分析
1.1 公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的来往车辆也会由于其发动机运转、车体的振动、鸣笛、车轮与路面之间形成的摩擦等而发出噪音,这些都会影响公路沿线的周边环境。
1.2 公路对周边空气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公路施工过程中大多需要使用水泥、石灰以及粉煤灰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而施工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反复碾压,施工便道养护不及时,造成施工便道顶面集料脱落并碾压成小颗粒的粉尘,当有外界机械扰动或风力扰动时,形成扬尘污染;此外,在铺设路面时,沥青中的一些有害成分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在公路投入运行后,过往车辆所排出的尾气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以及废气,这些物质对于公路沿线的空气、土壤以及水体环境等都会造成破坏。
1.3 公路对周边水体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一些公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向水体中排放废土、废渣等固体废物,而施工中所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也采取了直排方式,对水体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公路在投入使用后,车辆行驶过程中所泄漏或散落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在相关服务区所产生的废水一旦进入水体,也会对水体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1.4 公路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公路在设计施工中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工程,因此,往往会对原有地貌以及植被产生严重的破坏,加以随意倾倒弃土,以及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极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1.5 公路对周边地区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干扰
公路的设计施工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紧缺的问题。此外,公路建设所带来的拆迁问题,不仅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环境的和谐。
2 提高公路设计与环境的协调性的总体思路
2.1 合理运用设计手段对现存环境进行改造
2.1.1 合理选择公路线形
要根据其周边环境的特点来规划公路线形,并合理搭配公路的平纵组合及横断面布置形式。公路设计中应采取渐变式的线形,尽量避免突变,平纵线形应保持平衡变化,从而提高线形的立体感。在设计中应保证驾驶员行车视距,线形设计应充分考虑速度对视觉的影响,设计可承载速度高的车辆的公路,线形设计和周围环境配合要求应更高。
2.1.2 公路局部设计要与环境相互协调
在对公路进行局部设计时,应合理设置公路的纵坡以及平面布局,既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统一,也要尽量减少工程量。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堑边坡坡顶采用圆弧化处理,或适当放缓路堑边坡,尽量与原始的自然地面形态相协调,提高路容的美观性。在公路沿线的局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景观特点,使公路与沿途的植物、山川、农田等形成有机的整体。如果存在需要开挖施工的路段时,在设计中应根据环境特点来进行公路的平、纵、横组合设计,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不随意采取平面较高的技术指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设置公路的各种设施和标志时,应对其进行合理修饰,提高公路的美观性。
2.1.3 在公路设计中要充分融入生态设计思路
在公路的设计中,要在保证公路行使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增加公路的生态景观设计,对公路进行美化。设计中可以采取种植行道树以及其他植物的方式来保持水土,并对公路边坡加以保护,同时利用植物组成的线形也可以有效地增强公路线形的变化,并起到一定的视觉诱导作用,从而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感,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另外,在设计公路的绿化景观时,也应尽量采用当地的原生植物种类,这样也可以提高景观构建的成功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如果在公路施工区域内存在古树名木,应对原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改或调整,避免对其造成破坏。
2.2 充分利用自然元素进行公路景观设计
2.2.1 在公路线形设计中融入环境要素
在设计公路线形时应根据周边的自然环境特点,选择科学的线路,并对各种线形要素进行合理组配,从而使公路能够形成协调连贯、舒畅均匀的线形,并具备优美的视觉观感,同时还应对视觉具有良好的诱导性,以达到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在对公路线形进行几何设计时,应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避免线形出现扭曲或者暗弯不利组合等问题。
2.2.2 在公路路面设计中融入环境要素
在公路路面设计中,应在保证其耐磨性和强度达到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其景观的美观性。在设计实践中可以采用彩色路面的方式来丰富路面色彩,改变传统公路的单调枯燥。还可以使用与路面材料颜色存在差异的其他材料来进行隔离带、路缘以及行车道的设计,从而对公路进行美化装饰,同时也能够使视觉诱导性得到有效的增强。
2.2.3 在公路附属设施设计中融入环境要素
在设计公路沿线的附属性服务设施时,应尽量设置在景观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同时附属设施的设计要在保证正常的行车需要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服务设施的造型、色彩以及景观风格,既要能够体现景观的地方特色,又要能够与环境相互协调,同时还要注意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文化等人文特点,使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与公路以及周边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2.4 在公路构造物的设计中融入环境要素
公路工程中构造物的景观设计也要与周边环境以及公路整体景观保持协调一致。例如,在设计时可以选择分离式路基的设计方式,从而避免横纵断面影响自然景观。
3 结语
公路交通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公路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近年来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在公路设计中也必须积极转变设计思路,促进公路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因此,设计人员要提高设计中的环保意识,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既要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也要对设计环境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