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合理利用居住区地下空间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2019-01-23任振国

智能城市 2019年2期
关键词:住宅小区车库规划设计

任振国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在当前用地紧张以及地价高昂,居住区空间严重拥挤的条件下,如何建设节能型以及省地型住宅,成为当前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节能省地型住宅建筑以及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过程中,应当坚持高效用地、丰富居住区功能以及改善居住区环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更宜人宜居的住宅。

1 合理利用居住区地下空间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基本原则

较之于地面建筑空间,在居住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利用过程中,应当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岩土层构筑起一个地下建筑空间。实践中可以看到,地下空间基本上都被地下岩土层所包围,其保温隔热性以及密闭隔离性和可防护性效果显著,抗震性能良好。同时,这种地下空间日照以及自然通风不充足,地下空间相对封闭。在住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时,应当本着高效利用资源以及节约用地的原则,且应具有能够扩大地面开敞度和增强防灾能力。在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当针对地下空间上述特殊性,严格遵循基本的规划建设原则。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功能适应性

住宅规划建设的功能适应性,要求居住区的地下空间设计应当纳入整体规划建设体系之中,在开发过程中应当先立项论证、合理规划布局,而且要针对居住区的地下空间特性来确保拟建住宅地下建筑能够有效适应地下空间,最大限度地避免其中的不利因素,对地下空间的特性适应性进行优先考虑。通常情况下,节能省地型住宅应当具备以下建筑功能,即无需或是所需阳光较少,地上部分白天应当有机械通风。根据上述分析,居住区地下空间部分比较适合用作停车场、房建设备以及人防工程等设施。

1.2 地面上下协调互补,能够有效改善居住区的整体环境

对于居住区的地下空间而言,在节能省地型住宅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空间环境、建筑规模以及功能使用和开发进程等能够协调起来,做到相互之间的互利、互补,从而实现改善城市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和品质的目的。从城市居住区整体情况来看,部分功能区建在地下,可以有效缓解地上部分的拥挤状况,且能进一步扩大地面绿化面积,以此来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比如,将产生空气污染、视觉污染的垃圾站建在地下,水泵房噪音较大, 也设在地下。 此外,停车场、文体活动场所以及商场等,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设在地下,利用有采光顶的共享空间或者下沉式庭院等方式进行规划设计。同时,还可以利用玻璃天窗的建筑形式,将阳光等引入到地下空间,增强开敞感,有效改善地下部分的环境条件,从而使地上以及地下空间能够相互协调一致,有利于地上地下部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3 效费比最佳

所谓效费比最佳,实际上就是在居住区地下空间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上述基本原则,有效发挥投资效益,对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以此来确保建筑投资效费比最佳。为此,在地下空间合理利用过程中,应当综合权衡开发区域以及开发地段的土地资源及其市场价格和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建筑成本、技术难度等。在地下空间利用效益评估过程中,还应当综合考虑其对地上空间产生的环境效益,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利用之间的统一性,注意“平战结合”的规划建设要求。

2 节能省地型住宅规划建设实践

2.1 工况概述

就地下空间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研究课题,本文以某住宅小区为例,在项目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调整空间关系来有效协调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该住宅小区所在位置为高新区,建筑用地为21.3 hm2,其中建设用地为15.4 hm2。该住宅小区结合在本市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基础上,在规划布局过程中除综合考虑功能分布、道路结构、建筑群体组合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布设和绿化系统等相关因素,提出了停车率超50%的建设指标;该小区居住人口预计6 000人,预计1 808户,按照超过50%的停车率进行计算,该小区至少要建设904个停车位;每个车位的面积以40 m2计算,则其占地面积大约3.6 hm2。同时,该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带地下室的住宅楼共计14栋,除小高层分布不均、结构形式无法设置停车库以外,居住区地下室还设有人防工程以及避难场所,用地矛盾冲突较大,需向地下开发空间。

2.2 规划设计思路

对于本工程项目而言,基于节能省地型住宅规划设计目标,本住宅区域规划设计时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建设地块已经被城市次干道划一分为二。在具体规划设计时考虑到方便各院落的组织,车行路线流畅,则需依次串联地块,并且人、车分流,结合景观道路与人行道路,在整个社区散布开来,形成步行系统,从而规划出地下车库。其中,地下停车库可以分为两层,整体建筑面积21 002 m2,共建立661个车位,属于特大规模的汽车库,横跨本住宅小区的东西区域。其中,一部分仅做地下二层,并且将一层高度留于市政管线穿行。同时,地下车库的上方位置是住宅区的景观大道,贯穿于两个住宅区域。该居住区的停车率可达37%,可以有效解决业主车辆停放问题。车库设计成全埋式地下两层,地下深度为9 m。车库的长度为257.4 m,其中一侧的宽度为38.4 m,而另侧的宽度为57.6 m。

本车库中设有小区基础设施二次加压水泵房、配电室、送风机房以及控制室和防火分区,车道出入有2个,其口宽度为7.8 m,还有4个人行出口和6个采光天窗,可以达到自然通风效果;同时,采用自然采光以及人工照明两种方式,加之汽车与人行通道之间相互分离开来,标识以及指示等齐全而且清晰,地下空间功能性较强,符合节能省地型住宅建筑设计要求。本住宅区地下空间的建筑结构规划设计特点之一就是荷载大,为此车库规划设计过程中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板及柱结构,结构层的高度为3.3 m,其中柱网根据车库布局情况进行布设,纵向柱网7.8 m,横向是7.8 m与5.7 m相结合的柱网模式。从整体来看,本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合理利用了地下空间,而且符合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居住区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功能性要求,优化整合居住区的有限空间及其功能,这样才能规划建设处节能以及省地型住宅。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区内交通、公共服务以及市政项目和防护功能等,根据现有的地下空间资源和环境条件,对停车、医疗、商业以及文体和社区服务等用地进行合理规划,明确控制指标,这样才能建成宜人宜居的节能环保型住宅。

猜你喜欢

住宅小区车库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谈地下车库基础结构设计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基于小型核电站构建海岛型微电网的规划设计
妙趣车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