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的旅游适应性对策分析

2019-01-23

智能城市 2019年2期
关键词:适应性城市化城市规划

熊 雄

(景德镇市建筑设计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对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有效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进而提升城市的形象,使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1 城市规划中制约旅游适应性提高的因素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探索出了城市化建设的路线和方法,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会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旅游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因为理论研究的缺乏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导致城市规划与旅游适应性的契合度迟迟得不到提高,影响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城市规划的严重滞后。旅游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必然产物。较之国外而言,中国对旅游城市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体系的构建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现今,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城市规划的完善却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实际工作中,对城市旅游资源的整合、空间的布局、旅游服务业的规划都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使得旅游城市化的需求往往得不到落实,导致旅游适应性较低,城市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其次,旅游流的不稳定性对城市系统的运行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冲击。通常,游客在不同旅游地点参观而迁徙的现象被称为旅游流。无论是游客流,还是诸如游憩流等旅游相关的关联流,在城市旅游空间的流动过程中会给交通等方面带来大大小小的挑战。自1998年我国开始创建优秀旅游城市以来,旅游业的目的地逐渐向城市转型。日益庞大的旅游流使得城市系统要不断调整改变相应的结构,以适应旅游流的实际所需。但是当前的城市规划往往无法很好地把控旅游流的基本特点,进而导致了城市系统结构的失衡,无法合理地分配交通、经济等资源,城市旅游化水平不高,城市化建设进程随之延缓。

另外一大突出的问题则是城市规划在实际工作中过度考虑城市居民的价值标准,而忽视了游客需求不达标的问题,使得旅游适应性与城市化建设的协调性较低。现阶段,城市规划在构建旅游化城市方面,往往只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体系构建以及城市园林系统等较浅的层次,而没有深入全面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

同时,城市旅游的规范化作为城市规划实现旅游适应性的重要前提,当前因为相关部门专业人才的缺乏,对旅游业的发展前瞻性不足,这点也造成了城市规划中侵害旅游者权益现象出现时,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为此,城市规划的工作需要从旅游环境、城市形象、旅游价值等与旅游相关的诸多因素中优化和完善,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来提升城市规划在旅游适应性上的不足。

2 城市规划的旅游适应性调整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旅游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增长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合理的城市规划能挖掘城市多元发展的潜能,以旅游适应性作为切入点,推进城市旅游化的建设,对当代城市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2.1 城市规划旅游适应性调整要由“游憩”向“旅游”的功能转变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雅典宪章》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工作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以确保居住、交通、游憩及工作4种基本活动照常进行为目标,予以城市空间等细节的调整。现代城市化建设中,更是大大参考了这一点,并且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愈发注重满足居民的游憩所需。当今时代,社会的变迁日新月异,在旅游业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重要标志时,游憩功能也随着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完善逐步向着旅游业转化。以西方著名旅游城市为例,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巴黎等国际知名城市已经逐步实现了以生产为发展中心,向休闲娱乐等旅游消费活动的转化。西方国家成熟的城市旅游化模式也给我国旅游业的革新带来了影响,随着杭州、三亚、海南等旅游城市的构建,低能耗的经济增长点,强拉动就业的产业特征不但促进了消费的升级,更推动了文化等产业的建设。显然,以发展重点和推动力的变化而调整规划战略, 城市规划旅游适应性调整要逐步由“游憩”向“旅游”的功能转变。

2.2 城市规划旅游适应性调整要以居民主导向游客主导的主体转变

无论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宪章》中提出的相关纲要,又或者是随后在秘鲁首都利马,由国际知名城市规划设计师共同研讨出的《马丘比丘宪章》,都强调了城市规划要以人为主体,将人性化的思想作为工作展开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城市规划要在充分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开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愈发显著的改善,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伴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日趋成熟,旅游城市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规划的基本思想也逐渐以居民为主体,向以游客为主体过度。在土地分划、园林绿地、公共设施等方面,诸如生态保护区的设置避免城市经济建设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园林绿地面积的增加反映出了当下游客对宜人环境的需求……结合城市旅游流的分布规律,充分考虑到游客日常出游的便捷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旅游收入在2017年就已达到了4.57 万亿元,增长 15.9%,其中国内居民出行增幅明显。显然,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力必须构建以游客为主体和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发展路线。

2.3 城市规划旅游适应性调整要合理分配旅游空间以打造城市旅游的形象

城市规划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城市的经济、土地、空间的利用与城市化建设涉及的各项要素的管控。在这之中,空间作为串联城市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元素,城市规划要注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索。而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旅游城市化的发展相互作用,城市的旅游功能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于拓展,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充分地融合空间属性与旅游所需的基本要求,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吃、喝、住、行、购、娱、玩几大旅游基本要素,整合各项城市要素,营造旅游城市化良好的“软”环境,来构建以旅游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打造旅游城市专属的形象,以提升品牌效应。

3 结语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旅游适应性的实施对策,应当根据不同旅游市场以及游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城市空间和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调控,使这种供需适应机制逐步形成动态的形式,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适应性城市化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低温环境适应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