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知发展及教育干预

2019-01-22张爽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刻板幼师

张爽

[摘           要]  学前期(3到6岁)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性别角色认知发展的重要期。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学前儿童容易形成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人格发展的多样性。双性化人格发展理论,是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养成的有效途径。家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在日常教养过程中进行及引导和干预,帮助缺乏社会经验的学前儿童形成科学的性别角色认知,产生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

[关    键   词]  性别角色;角色认知;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226-02

男女生来有别。这种“有别”在生命初期是生理机能、身体构造的差别。然而在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这种“有别”又逐步演变为社会文化赋予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性行为和角色期待。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因而,性别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是后天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中习得,而不是先天具有。

一、外界因素——影响性别角色的认知

科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性别认知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基本性别认同阶段(3岁左右)、性别稳定阶段(3~5岁)、性别恒常阶段(6~7岁)。学前儿童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能初步、刻板地区分性别差异,同时6岁幼儿已经知道性别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是其主动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求性别群体所期待的一致性行为。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外界环境,在交互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完成性别角色的建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

幼儿最初的性别意识来自养育他们的父母及家人。研究表明,2岁的幼儿能够理解男人和女人的含义,并将一些活动和性别联系。通过观察、比较,幼儿能发现父母存在生理上的不同,如外形差异,母亲长头发、穿高跟鞋,父亲短头发、穿皮鞋等;也能感知性格差异,如母亲多细心、体贴、温柔,父亲多阳刚、坚强、勇敢。幼儿逐步将这些特征与性别对号入座。

同时父母作为一个“社会人“,已经在先前的社会生活中被文化传统强化了性别角色,因而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对不同性别的幼儿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施以不同性别角色所期待的行为。如在玩具的选择上,父母喜欢给男孩子买玩具枪、模具车,给女孩子买布娃娃、精美贴画;在外形的打扮上,父母喜欢给男孩子留短发、穿运动装,给女孩子扎辫子、穿漂亮裙子。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别角色认知。

(二)幼儿园

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中,对幼儿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幼师,二是教学内容。幼师的影响主要是指其是否有正确的性别角色观以及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否对幼儿的性别角色行为进行适当指导。另一方面幼儿园男性教师急缺,可谓“百里挑一”,对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学前儿童来说,男幼师的缺失也就意味着男性角色样本的缺失。这些都使学前儿童科学的性别角色认知教育很难获得

保障。

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材中出现的人物角色以及游戏活动主题设计中蕴含的性别角色。幼儿园中语言主题活动主要以“讲故事”为载体,相关研究发现,在幼儿故事中,人物设计存在明确性别,且无论是男性角色的数量还是男性担任主角的频率都要远高于女性。而且男性角色正面的人格特质,多为聪明、勇敢、正义,女性角色正面的人格特质多为善念、专情、单纯,在人物的角色细节中,从事体力劳动、存在攻击性行为的多为男性,衣着鲜艳、照料婴孩的多为女性。

(三)大众传媒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便捷,大大拉近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学前儿童通过网络媒介,接触到丰富的社会信息。他们通过电视、广告、网站等,习得社会规范、获得性别角色认同。大众传媒传播的文化内容,往往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性别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前儿童的职业选择和性别角色期待。有研究专门对3~6岁对儿童职业期望做了调查,发现男幼童对警察的倾向度远高于女幼童,而女幼童对护士的倾向度远高于男性。

观察和模仿是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动画片中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对缺乏社会经验的幼儿来说,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存在正面影响,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主人公大头儿子聪明、知错就改、谦虚等的优秀品质引导幼儿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存在消极影响,那就是容易产生性别刻板印象。

二、性别双性化——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一)性别刻板印象

我们在分析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知发展因素时发现,无论是家庭、幼儿园还是大众传媒,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将不同性别规制,甚至对立起来,给予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这就是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等一般看法的固定印象。

幼儿在游戏角色的选择上,性别刻板印象展现得尤为明显。如在“开超市”游戏中,女幼童喜欢扮演收银员,站在柜台前收钱,男幼童则喜欢扮演保安,四处巡逻抓坏人。性别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在于潜藏了性别的不平等,那些拥有更多话语权,压制了幼儿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有些女幼童在游戏中可能想做警察,但是由于认为警察大都是男孩子会从事的职业而不敢选择,或者选择了不被理解和支持。

(二)性别双性化发展

“双性化”起初是一个心理学概念,1964年由罗西将其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其相关方面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是从国外的理论借鉴、引申而来。最早系统提出双性化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贝姆,她将性别角色分为四个类型,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贝姆的双性化人格理论为后续研究开辟了道路,也让人们重新审视现存的性别角色认知是否存在问题。

双性化性别模式是指个体将传统的男性化优秀特质和女性化优秀特质融于一体。男女两性特质并非是绝对的两极,而是相对的两个维度。因此,我们不应将某种特质刻板地归属为男性或女性,而应该从男性化、女性化的束缚中获得解脱。这不是性别错乱,也不是性别界限的消失,而是在吸收各自性别群体优秀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的性别角色观。比如男性的美好品质往往是勇敢、独立,女性的美好品质往往是细心、持家。那么双性化发展就意味着男性可以既勇敢又细心,女性可以既持家又独立。职业的认定也不存在明确的性别界限。这是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对学前儿童人格发展的潜能和完备性给予启发。

三、关于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

双性化是一种最佳的人格特质,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状态。怎么样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难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性别角色认知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父母在教养儿童时,总是希望男孩像男孩,女孩像女孩。这里的像男孩、像女孩指的是保持男性和女性优秀的人格特质。因此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加强对双性化人格发展的学习和认识,最大限度地给幼儿提供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把他们束缚在特定的条条框框里。然而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父母自身认识水平不一、教养方式不同,而且父母处于社会文化中,受传统性别角色模式的影响,难以摆脱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些都是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存在的困境。

(二)幼儿教师要加强指导和介入

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尤其是角色扮演游戏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幼儿的性别角色行为,避免传递给幼儿刻板的性别角色期待。比如在职业角色选择上,男幼童偏爱扮演警察,女幼童偏爱扮演护士,幼师应尝试让幼儿进行角色互换,启发他们意识到女孩子也可以做警察,男孩子也可以当护士,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这就对幼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智慧,还要有善于捕捉及发现问题的敏锐。幼儿教师常常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忽视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帮助其了解性别角色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认识到刻板性别角色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三)适当增加男幼师的数量

在家庭中,大多数情况下父亲陪伴孩童的时间要少于母亲。在幼儿园中,男幼师的数量更是少得惊人。招不到男幼师是幼教行业的通病。这也就意味着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世界里男性角色不足,必然影响学前儿童对男性角色的认知。

男幼师数量的稀缺一方面受职业自身因素,如工资待遇、晋升空间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产物。传统社会文化认为,教养幼儿的工作应该是女性的专属职业。社会不认可、家人不支持,使男性对幼师职业的认同感大大降低,即便萌生了做幼儿教师的想法,也常常望而却步,或者半途而废。因而,我们既要增强幼师职业本身的吸引力,比如提高工资待遇,让他们能养家糊口;提升社会地位,不要对男幼师另眼相待;給男幼师提供更大的专业发展平台,让他们有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要打破刻板的性别角色观。事实上,职业的性别分化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也不应该生硬地给某种职业贴上标签。如果可以认清这一点,那么男幼师数量的增加就指日

可待。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盖秀灵.角色游戏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和教师介入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林崇德,杨志良,黄希庭,等.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Bem SL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4).

[5]姚伟,宫亚男.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

[6]周韵笑.动画片对3~6岁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2.

[7]张宇.幼儿园幼儿故事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刻板幼师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男幼师荒
中性自由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现象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