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角下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2019-01-22李静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也越发的密切。对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对译者本身的翻译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多地要求。翻译不只是简单地按照词汇意义将一门语言翻译成另外一门语言,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译文也是我们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跨文化;归化翻译;异化翻译

【作者简介】李静,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跨文化研究。

在传统的翻译中,我国翻译一直强调“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强调原文的重要性,讲究翻译要遵循原文意思;另外我们也一直很注重词汇及句法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在全球化趋势下,翻译已经不能只局限于此,翻译界对译者要求越来越高,译者的跨文化知识背景也将对其翻译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可以按照方式方法分为归化翻譯和异化翻译。归化和异化理论是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 · 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来的,在他看来,这两者表面上看上去是不相适应的,但其本质确是互为补充,共同存在的。他们都是人类语言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帮助世界各国的人与人之间顺畅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归化”翻译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源语言为重心,“异化”则把翻译的重点放在翻译目的和读者身上。异化翻译,主要是在保证源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尽量不变的基础上,将外语准确且生动形象地翻译出来,要尽量符合其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使用习惯以便于让读者能够看懂、听懂且理解,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一、归化翻译

1.归化翻译的要求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与源语言保持一致,适当增加与该国语言习惯、语言风格相似的词语来进行翻译。让读者可以读到原汁原味的当地地道的语言风格,也能够感受到语言最原始的意义和语境。其优势在于原汁原味的还原源语言的生动形象,便于读者阅读。例如,我们中国的四字成语 “点灯熬油”字面意思看上去是指在我们还没有发明灯泡的时候,古人一晚上点着油灯,把油都用完了;而其内在含义则是指一个人为了追求梦想或完成某件事,在夜间不睡觉,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或者工作直到深夜,是一种努力勤奋的象征。当译者把它译成英语的时候常说“He burned the midnight oil last night”。在这样的翻译中,其实就是在尽量保持我们汉语原来的意境。既能够让读者明白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又能够帮助其体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的具体情境。这样的译文表达意图更为接近原文意思,从而也方便读者的阅读并且帮助他们理解我们的文化特点。这样翻译的好处在于保持原文原意义不发生实质变化的同时,运用简单的、读者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让译文与原文的意思更加地贴近。再例如:我们通常把中国的词语“天意”译为“Gods will”而不是“Skys will”,这样的翻译就是因为考虑到我们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会如此。中国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一直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是高于众生的,代表着最高的地位。而西方人一直接受西方外国宗教的影响,在他们的文化中,相信“天”是主宰芸芸众生的一个角色,它象征着一切神的力量。所以他们用语中的“God”就和我们的“天”不谋而合。我们在对此进行翻译时,就会选择与其文化中相关联的词语来更加准确的表达它的意思。这也属于归化翻译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有效加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沟通,让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都更加容易理解词语的意义。

2.在翻译中,也会有存在意义缺失的情况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会直接采用异化翻译,比如采用音译法或音译法加注解的方法。类似咖啡(coffee)、派(pie)、酷(cool)、拜拜(bye-bye)等这样的词语翻译都是音译的结果,但最开始汉语中引入这些英语的时候,为了让读者能够理解它的意思,一般都会在词语后面加入注解辅助理解,提高读者的接受性,而且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对它的意思更加清楚。与此同时,当目标语国家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这些音译词语时,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异国文化及风土人情。这些词语引入既朗朗上口,使目标语国家的文化风情得到丰富,又可以让人感受到他国的文化意境。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某些情况下,异化翻译其实是对归化翻译的必要延伸和补充, 两种意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译者去进行翻译工作,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译文的意义。让不同国家的人在交流层面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增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对英汉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二、异化翻译

1.著名翻译家 Lawrence Venuti 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考虑在内,应当尽量把源语言的文化特点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用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气息去感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起到丰富和促进他国文化发展的微妙力量。这也势必会在全球化的今天,助力我们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异化翻译极其重视源语言,这使得译文更多地保留了原文化内涵,更生动形象。比如我们会把中国的名言“条条大路通罗马”翻译成“All roads lead to Roma”。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异化翻译,它的译用“all”明确地表示出了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方法有很多。充分表现出了我国的文化内涵。

2.众所周知,东西方国家拥有完全不一样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自然地理、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等,所以在如此大差别下自然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内涵和情感观。例如,我国传统古典文化特别著名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当我们通过译文向外国的读者表达此意的时候,由于彼此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差异,在相互传输语言信息的时候就可能发生理解上的区别。情感互动的效果也会有明显差异。势必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不同程度的解释,以此减轻读者的阅读量和压力感,同时也会减少读者在阅读译文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以免引起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这样翻译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强译文对读者的吸引力。

三、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看到翻译各种优势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它可能也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以归化翻译为例:第一,它表达的意义不够全面。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注重翻译内容具体的章节和表达,对于整篇内容没有详细交代,读者在阅读中容易有没头没尾的感觉,对一些专业术语翻译上也不够认真和专业。翻译的完整性受到了影响,把翻译的重点全部放在文化的差异上面,而缺失了对译文严谨性的要求。第二,部分译者在翻译时,对于外国译者的成果不进行验证思考,便自觉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盲目崇拜,直接引用,导致译文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有时,当译者在翻译一些涉及文化、政治、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始终认为译文越清楚、越贴近原文就越好。但受到归化翻译思维的影响,使得翻译越发简单和绝对。这也给翻译带来了各种不可避免的问题。第三,翻译过程中,我们在尊重原文原作者的基础上,应当有译者的思考。意者应结合自身翻译能力和目标语的实际情况,尊重翻译学术理论考虑现实问题,去创造性地翻译。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距离不断缩小的今天,各国间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重要。翻译过程会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语言翻译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翻译,译者个人能力,译者与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翻译的目的等都会影响到翻译的效果。翻译工作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时代不断进步,翻译也在时刻发展。译文是各国间交流沟通的语言桥梁,所以翻译时选择归化还是异化,往往会对翻译的结果和读者理解的效果产生不同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燕.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汉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3(1):92-95.

[2]王娜.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J].教育科学论坛,2017,23(7):27-29.

[3]张诗焓.对英汉习语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7):83.

[4]王淼.跨文化视域下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2(6):115-116.

[5]向治国.英汉文化差异影响下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11):348-349.

猜你喜欢

跨文化
外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探析
跨文化传播何以可能与以何致胜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理与实践的全景展现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简笔画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使用策略
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概述
浅议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