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2019-01-22郭磊夫
郭磊夫
[摘 要] 以某所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找出影响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主要原因,并尝试总结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关 键 词] 青年教师;科研现状;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136-02
青年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提升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由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占比不高,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偏低,新进年轻教师又缺乏科研经验,受限于自身科研水平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已迫在眉睫。
一、青年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一)調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广东省某所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在岗青年教师,年龄均为40岁以下。通过网络发放有效问卷143份,调查对象中男性84人,女性59人,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占106人,博士研究生14人,其他学历23人,调查样本较好地覆盖了该校青年教师人群的主要范围。
(二)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共工作的动机机器对科研工作、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使用的熟悉程度,最后对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出建议。
1.开展科研工作的动机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关于对科研工作的态度,30.87%的青年教师表示比较感兴趣,29.37%的青年教师表示很感兴趣,只有7.69%的教师选择不太感兴趣,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近6成比例的青年教师对从事科研工作是基于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来驱动的;关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动机,55.24%的教师选择是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只有20.28%的教师选择是自身对科研感兴趣,这一结果如实反映除了当前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现实动机;关于阻碍科研工作的主要原因,37.76%的教师选择是缺少时间和精力,还有34.27%的教师选择是由于科研经费报账等事宜过于繁琐。
2.对学校激励政策的评价
关于对学校科研激励政策机制的评价,44.06%的教师认为激励政策一般,36.36%的教师认为激励政策不足。关于对学校科研经费支持力度,52.45%的教师表示学校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一般,只有18.18%的教师认为支持力度很大。对于国家、省市和学校科研管理文件的了解情况,多达51.75%的教师表示只了解一点皮毛,选择比较了解政策和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例只有31.47%和4.2%。
3.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关于科研工作对教学的影响,教师选择最多的选项是“有帮助,但没教学重要”,比例为55.94%,同样也有高达48.95%的教师认为科研对教学有很大帮助,能引导教学改革。认可教学重要的教师,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根本,是教师的天职,是向学生传授知识重要的过程,同时,又因为在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中教学占有较高的比重,所以多数教师认为教学重要。认为科研重要的教师,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肤浅,尤其是学生评教决定一切的工作环境中,使高职教学的内容更趋于简单,同时科研在职称评审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故他们认为科研重要。
4.提升科研能力建议
本次调查问卷特别设置了问答题,主要征集校内青年教师在科研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对学校的建议,经过汇总整理以下三个方面:(1)青年教师希望把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经费一些流程化和繁琐的工作可以简化,希望有二级院系专人负责和统筹,简化科研经费报账手续,提高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的积极性。(2)建议对于适当可以降低申报科研项目的要求和门槛,目前很多的科研项目青年教师想申报,可是直接限制必须要副高以上职称或者博士才可申报,非常打击青年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3)建议成立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加大经费支持,同时加大考核和成效的评估,真正做到能科研见长地支持科研,教学见长地支持教学。如果对每个人同时提出科研和教学要求,青年教师很难做到两者兼顾。
二、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青年教师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时期的生力军,但是也其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科研水平总体偏低,根据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现实情况,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缺乏正确定位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等方面都相对欠缺,这导致一些青年教师出现消极心理,将自身的职业规划局限在日常教学和技能实践上,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也缺乏对科研和创新的正确认识。部分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投身科研的时候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单纯是为了评职称、加工资参与科研项目,缺乏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缺少对科研工作的专注态度,科研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提升。青年教师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与稳定的研究领域,研究的问题比较杂乱,浅尝辄止,没有深度和系统性,形成不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科研方向盲目,缺乏系统性与稳定性。
(二)科研基础薄弱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上数量偏少,参与科研项目研究机会缺乏。很多核心期刊为了提高办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文章录用倾向本科院校、博导、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作者,甚至很多期刊不录用高职院校教师的论文。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歧视”,青年教师付出很多心血的科研成果投出去如同在茫茫期刊大海里四处漂流,难寻伯乐期刊“收留”,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广大青年教师在科研道路上前进步履维艰。
(三)科研与教学工作冲突
青年教师刚走出象牙塔又踏入一座崭新的校园,普遍不熟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环境,缺乏教学经验,他们需要在课程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很多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负责的主讲课程占学校开设总课程的50%以上,这反映了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投入较多,用在科研方面的时间有限。青年教师很难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寻求平衡点,造成顾此失彼的后果。
三、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
随着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科研已成为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助推剂,对青年教师的自我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科研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个人与学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一)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两大核心工作内容,但二者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两项工作,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提升,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虽然教学与科研在具体工作内容方面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却存在联系,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理论的发展与技术的升级对教学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在部分行业之中理论更新速度之快甚至到达每几年就出现彻底性颠覆的情况,教学只有紧密结合科研才能为学生提供与时代相匹配的教学。通过教学教师能够进一步提升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知,进而把握住科研的正确方向。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资源,形成科研团队对青年教师开展培训,使青年教师了解学校发展历史、行业背景和人才培养目标,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学校已有的条件资源,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科研的创新点和突破点,积累研究基础。联合科研骨干和企业业务骨干带领年轻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以项目为依托,加大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综合竞争力强的科研团队。
(二)建立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完善评价体系,正确引导青年教师调查发现,学生评价与五花八门的各种技能竞赛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最能体现教师价值的专业水平在考核中没有体现出来。在这种教学评价下出现了许多与教书育人相违背的事情,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给自己打高分,降低了教学难度,甚至有的教师不再严格要求学生。调查也发现,每年过高的课时量减少了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时间,同时,青年教师对科研的考核采用每年一评的方式也有较大的意见。这种一年一评的方式造成了无学术价值的论文的大量产生,甚至有的青年教师为了科研统计积分或者职称评审,一年能发十几篇论文,这样的论文能有多少科研含量,大家都心知肚明。高职院校青年教師科研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具有较高价值含量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是需要二年、三年,或更长时间来完成的,因此,学校应该为科研提供有利的时间与空间支持,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保证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三)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高职院校对高职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应加强引导,高职教育发展要与地方发展相协调,为地方经济服务,特别是密切关注地方行业发展,解决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技术服务企业,获得企业支持,对联合行业企业攻关的横向项目给予支持。加强青年教师与企业的联系,联合行业企业,建立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为青年教师提供企业锻炼机会,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余海燕.广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某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2):26-28.
[2]黄俊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个案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2):107-114.
[3]郭华恬,刘雪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隐忧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6-48.
[4]赵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素质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9):40-42.
[5]贾雪.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6):59-60.
[6]李晓菲.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69-71.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