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背景下广州港的发展机遇

2019-01-22刘淑周

珠江水运 2019年21期
关键词:广州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刘淑周

摘 要:2月18日,国家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各级部门、研究机构等陆续进行解读,制定出台贯彻意见。笔者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结合规划纲要和广州港情况,从纲要主要内容、湾区经济及港口发展、机遇与挑战、发展建议四个方面分析研究。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广州港 发展

1.《纲要》主要内容

《纲要》涉及广州港主要有4方面内容:

1.1明确广州城市定位

广州作为《纲要》中的四大中心城市,最重要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体现了广州在全国、在大湾区举足轻重的枢纽性、综合性大都市的地位,《纲要》提出广州“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两大功能,港口要发挥基础作用。

1.2完善湾区交通设施网络和能源保障

1.2.1港口

《纲要》提出“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对香港、广州、深圳三大枢纽港协调发展、互惠共赢的发展定位。香港重在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深圳重要为珠江东岸的进出口货物提供集装箱作业服务。广州港南沙港区位于珠江口门户,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地理区位、水文条件优越,集疏运体系发达;最大优势是港口和后方陆域发展空间充裕,拥有大量土地可用于发展航运、港口、仓储和物流等业务,也为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留出了广阔空间。

1.2.2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互联互通

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都有利于构建大湾区现代交通运输运输体系;继续强化广州作为大湾区门户、交通物流枢纽的定位,为广州港延伸市场空间提供了机遇。

1.2.3能源安全保障

《纲要》提出“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强化能源储运体系”,在能源供应上,港口是煤炭、油气等能源运输的枢纽,能源供应结构的优化,也将改变港口部分货源。广州港作为大湾区最主要综合性港口,在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强化能源储运体系中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

1.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纲要》提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大湾区产业发展进行空间布局,特别是制造业布局,对港口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珠江西岸、珠江东岸产业升级将为广州港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1.4构筑休闲湾区,鼓励旅游及邮轮发展

《纲要》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线,探索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逐步简化及放宽内地邮轮旅客的证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为广州港珠江游、邮轮母港建设和邮轮航线拓展提供政策支持。

2.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及港口发展现状

2.1湾区及城市发展现状及产业特点

2.1.1湾区城市经济及产业特点

从城市发展来看,湾区土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0.6%;2017年末经济总量9.2万亿元,占全国12.4%;常住人口7000万,占全国4.9%。

从产业结构来看,港澳服务业比重均超过90%,其余9市中,广州服务业比重最高,为71.8%,其次是深圳(58.8%)、东莞(51.1%)、中山(49.3%)和肇庆(49%),余下4市是工业比重高于服务业,正处在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阶段。

2.1.2与世界主要湾区和国内城市群对比

2.1.2.1与世界级湾区比较

世界上现有成熟的三大湾区,分别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其中东京湾区是著名“产业湾区”,是日本最大工业城市群,有庞大的港口群和世界上最密集的交通网络配套,以钢铁、石化、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为核心产业;纽约湾区为“金融湾区”,汇聚众多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和外贸机构;旧金山湾区以“科技湾区”而闻名,拥有举世闻名的硅谷和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大学。

与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发展空间大、经济密度小、发展速度快的特征,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水平,进出口贸易额约是东京湾区的3倍以上,集装箱吞吐量是世界三大湾区总和的4.5倍;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分别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2.6倍、1.5倍和3.1倍,但人均GDP只有它们的32%、41%和18%;近年来纽约、旧金山湾区经济增速基本稳定在低速水平,而粤港澳大湾区增速依然在7%以上,按趋势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只需6年即可超越东京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但尚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增强全球竞争力。

2.1.2.2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对比

京津冀主要依托首都,在人才、科研、教育以及总部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长三角在经济总量、区域均衡发展、产业全面性等占优;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领先,但面积和人口低于长三角和京津冀,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的互联互通和交流合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发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独特优势。

2.2湾区港口发展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运最繁忙的区域之一,2018年湾区总货物吞吐量超19亿吨,包括广州、香港、深圳、东莞和珠海五个亿吨大港;总集装箱吞吐量超8000万TEU,其中深圳、广州和香港位列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十。

从湾区定位功能来看:集装箱运输以深圳、广州港为干线港,虎门、珠海、佛山等为支线、喂给港组成;煤炭接卸及转运由广州、珠海、东莞港组成;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由广州、惠州、东莞港等组成;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以广州、珠海港为主;粮食中转储运由广州、深圳、东莞等组成;商品汽车以广州、东莞港为主;邮轮以广州、深圳港為主。此外,香港定位为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国际邮轮母港。

(1)形成多个核心,货物吞吐总量大。湾区已形成广州、深圳、香港三个核心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集装箱吞吐量世界领先,形成以广州为综合性主枢纽港,香港、深圳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其他港为支线喂给港的布局。

(2)集装箱比重大,水水中转比例高。湾区产业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集装箱吞吐量占总吞吐量比重高于环杭州湾、环渤海湾,湾区内香港、深圳、广州三个核心集装箱吞吐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核心集装箱吞吐量总量。但由于大湾区依托珠江水网优势,水水中转比例较高,一个集装箱在运输中要多次装卸,因此集装箱吞吐量明显高于实际运输量。

(3)湾区港口密度大,经营主体高度市场化。湾区港口几乎密集分布在以南沙港区为中心半径60公里范围内,密度高于北方湾区。从经营主体来看,湾区港口除地方国企外,外资、央企、民营资本、货主企业对港口投资活跃,经营主体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

3.广州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发展机遇

(1)大湾区战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港口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纲要》出台,确立了大湾区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殊地位,描绘了发展愿景和蓝图,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有利于促进区域交流合作,推动经济持续繁荣和高质量发展,为港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功能定位确立,有利于广州港枢纽港功能的强化。《纲要》定位广州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这与香港服务型航运中心、深圳科创中心定位错位,更强调城市的门户枢纽功能。且将广州南沙定位为湾区国际航运功能承载区。

相较其他港口,南沙港区位于珠江口门户,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区位条件优越,集疏运体系发达;南沙港区更大的优势是后方陆域空间充裕,拥有大量土地用于发展港口、仓储和物流等业务。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包括湾区内部通道和外部集疏运通道的构建,有助于南沙港区进一步发挥交通枢纽功能,打造1小时辐射圈,将广州港建成湾区综合门户重要载体和国际航运枢纽。

3.2困难与挑战

(1)同质化竞争激烈。珠三角港口群的主体不一,基本上形成“一城一港”的状况,全省港口生產性泊位271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9个,约占全国八分之一,且国企、央企、外资、民营资本、货主企业对港口投资活跃,经营主体高度市场化,同时呈现公共资源配置不优、同质化竞争激烈、港口大而不强、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较缓慢等问题。

(2)一体化运输网络仍欠缺。深圳、香港等港口铁路建设缓慢,集装箱集疏运以公路和水路为主,疏运效率较高。广州港铁路已连通黄埔、新沙港区,南沙港区铁路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建成。

4.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广州港发展的思考

4.1增强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广州作为湾区的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的有利定位,结合湾区产业转移趋势和珠江西岸定位发展,进一步强化广州港比较优势。

(1)进一步强化广州港集装箱成本比较优势。广州港可发挥土地成本、人工等优势,抓住国务院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为契机,积极配合降低广州港内外部物流成本等措施,切实降低客户物流总成本,提升以广州港为结点的全程物流链核心竞争力。

(2)发挥综合枢纽功能比较优势。广州港要依托正在建设的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结合东岸装备制造业向西岸转移的趋势,加强港口与后方物流园区、工业园区联动,以南沙港为枢纽建设湾区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并发挥南沙港铁路后发优势,打造湾区最大的海铁联运枢纽。

(3)发挥特色货类比较优势。广州港要发挥湾区乃至全国最大汽车滚装的地位,深化与船公司和汽车厂商战略合作,可通过资本和市场化手段,加快东岸汽车滚装作业点的布点和整合,强化比较优势;要加强散改集、汽装箱的比重,打造成为地区拆箱货转运中心。

4.2加强与周边港口联动发展,形成发展合力

(1)加强与香港错位联动发展。虽然香港与广州有竞争,但两者港航资源具有一定互补性,香港与广州有较强合作空间。

深化航线方面合作。改变目前广州作为香港外贸箱喂给的单一模式,深化高层次合作,如探讨南沙自贸区与香港自由港之间联动,针对香港后方陆域空间不足的短板,广州港发挥空间优势和自贸区政策优势,做香港自由港的大后方。

深化航运服务业方面合作。广州港可更多加强与香港航运服务业联动,吸引香港航运服务机构到广州设立公司,实行港人港税、港企港税,弥补广州航运服务业短板,加强港航高端要素联动发展。

深化航运教育研究领域合作。广州港在航运培训、研究等已与香港的大学开展合作,可进一步深化合作。两地研究机构可共同组成课题小组,就两地港航合作开展研究,从香港和广州共同视角研究两地港航合作。

深化邮轮旅游方面合作。进一步做大做精南沙+香港+公海游线路。利用香港访问港优势,加强航线联动,提升广州邮轮访问吸引力,争取香港访问港航次同时挂靠南沙。争取多点挂靠政策支持,允许港资邮轮享受中资船待遇,在南沙现有航线基础上,开通更灵活的多点挂靠航线。

(2)加强与深圳错位发展。广、深两港应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分别作为龙头推进珠江东西两岸的港口资源整合工作,实现广东省港航物流业务更高效、更经济、更便捷的互动发展。

(3)加强与中山佛山联动。以广州港入股中山港航集团和佛山高明海口码头为平台,进一步加强江海联运,积极拓展全程物流,提供更为有效的物流路径,支持西岸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加强与东莞、珠海等港口合作。加快推动与珠海、东莞港合作,将广州港成熟的集运渠道、东莞的制造产业和科技信息技术优势、珠海高栏港的良好水深优势深度融合,为三市进一步合作打通物流便捷路径。

4.3积极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广州港要充分利用水上旅游资源,加强对湾区和高铁沿线游客宣传,打造邮轮始发枢纽港;发挥新建南沙国际邮轮母港项目优势,提升邮轮服务效率质量,打造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免税购物于一体的综合体,丰富邮轮母港功能,提升邮轮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积极融入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南沙四期全智能化港口建设,树立港口“低排放、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发展典范;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实现大型机械减排节能;加快推进岸电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船应用,减少在港车船污染排放,打造绿色低碳示范港口,统筹推进新港区开发和老港区转型升级,推动湾区港城和谐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广州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