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研究
2019-01-22王利军
【摘 要】目的:对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研究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不良反应中心采集的150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不良反应发生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0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56例,女性94例;年龄在1-80岁之间,不良反应在1-10岁组中构成比最高,达到22.0%;其次为21-30岁组、51-60岁组,均为15.3%。不良反应发生时间<10min为40例,26.7%;10min-1h为58例,38,7%;1h-24h为42例,28.0%;>24h为10例,6.7%。皮肤及附件损害10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7;全身性损害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7%;循环系统损害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6%。结论: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用药1h以内,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循环系统损害,临床必须有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原因;合理应用
头孢曲松钠是临床十分常用的一项药物,属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生素,其临床作用机制主要在于依托对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的阻滞,以实现抗菌功能。头孢曲松钠表现出良好的抗疹活性,其半衰期可维持在7~8h之间,在患者机体内分布广泛,穿透力较强,因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得到广泛推广[1~2]。然而随着近年来头孢曲松钠的广泛应用,患者机体耐药性不断增强,使得抗生素临床效果不佳,特别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提高。为了确保头孢曲松钠用药合理安全,尽可能发挥其临床效果,本文对头孢曲松钠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展开研究分析,以期为该项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必要依据,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不良反應中心采集的150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其中,男性56例,女性94例;年龄在1~80岁之间,平均年龄(39.1±9.3)岁;医师上报91例,药师上报38例,护士上报21例。
1.2 方法
依据患者性别、年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资料开展分类、整合,研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
选取专业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本次研究各项观察指标开展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n(%)]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统计得出P<0.05,则意味着研究所得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150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56例,女性94例;年龄在1~80岁之间,不良反应在1~10岁组中构成比最高,达到22.0%;其次为21~30岁组、51~60岁组,均为15.3%。见表1。
2.2 用药时间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150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中,不良反应发生时间<10min为40例,26.7%;10min~1h为58例,38,7%;1h~24h为42例,28.0%;>24h为10例,6.7%。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0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中,皮肤及附件损害10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7;全身性损害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7%;循环系统损害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6%。见表3。
3 讨论
头孢曲松钠作为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一系列感染疾病。头孢曲松钠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抗感染作用尤为显著,且药效长,可长时间作用于病灶,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正是凭借头孢曲松钠的各项优势,使得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但在应用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由头孢曲松钠引发的不良反应例数不断增多,已引起了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广泛关注[3]。
本次研究结果得出,150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56例,女性94例;年龄在1~80岁之间,不良反应在1~10岁组中构成比最高,达到22.0%;其次为21~30岁组、51~60岁组,均为15.3%。不良反应发生时间<10min为40例,26.7%;10min~1h为58例,38,7%;1h~24h为42例,28.0%;>24h为10例,6.7%。皮肤及附件损害10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7;全身性损害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7%;循环系统损害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6%。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而言,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存在一定联系,尤以10岁以下儿童发生率最高,其次为21~30岁、51~60岁,这可能与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存在一定关联。应用头孢曲松钠后,引发的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循环系统损害等多个方面,大部分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经有效及时治疗后均可实现痊愈,仅存在少数患者会留有一定后遗症。由此说明在应用头孢曲松钠开展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当开展好不良反应防治工作,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一旦引发用药异常后,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本次研究结果与王玫[4]辛海艳等[5] 李祥民[6]研究所得结果相似。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研究人员针对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头孢曲松钠安全应用的措施,在提升用药安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在应用头孢曲松钠前,应当开展好对患者的诊断工作。结合头孢曲松钠的药理、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问题,确保药物应用的针对性、合理性,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众多研究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指出,年龄在10岁以下的儿童更易对头孢曲松钠引发不良反应,所以,需要在用药时给予特别关注,在用药前后开展好判断、监测工作[7]。其次,在应用头孢曲松钠时,应当开展好对患者的监护工作。所需监护的内容包括:药物应用产生相关疗效与否;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后患者病情有效缓解与否,等等。为了保证用药监护质量,应当开展好对患者的血液检测工作,并且,还应当关注生化指标的转变情况,还应当开展好对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最后,在应用头孢曲松钠过程中,要尤为关注配伍禁忌,防止配伍禁忌的用药方法。结合头孢曲松钠使用说明书而言,其中明确提出头孢曲松钠在应用时可能引发药物不相容情况,需要联合用药时,应当分开用药。另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也提出,众多不良反应严重病例均是因为头孢曲松钠和其他药物混合应用导致[8]。倘若依据患者疾病治疗需求,需要应用头孢曲松钠,可选择不同用药部分,并对两种液体做间隔应用处理,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重新选取新的输液装置,防止引发配伍禁忌反应情况。
总而言之,头孢曲松钠在实际应用中会引发多个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用药1h以内,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循环系统损害,临床必须有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谷建俐,吴婷婷,闫抗抗等.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162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3):4-5.
[2]张炼,何金,江阳.头孢曲松钠联合法罗培南钠片对男性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7,26(01):69-72.
[3]魏芬芳,孙怡园,杨悦.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06):351-358.
[4]王玫.试析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6):123-124.
[5]辛海艳,谢军燕,邱凌梅等.关于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156-157.
[6]李祥民.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7,15(04):44-45.
[7]潘梁, 林东兴, 涂志辉.头孢曲松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82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9):119-120.
[8]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药房,2016,08(11):1504-1506.
作者简介
王利军,现供职于山西省左云县人民医院,职称,主管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