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的研究

2019-01-22关红亮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压氧呼吸机

【摘 要】目的:讨论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早期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对比数据,以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7例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并根据早期治疗中采用高压氧与呼吸机的不同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患者后遗症发生的概率,以及意识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3.45%;对照组为14.29%,且实验组意识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根据统计结果对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进行数据对比,确定早期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缩减住院时间。

【关键词】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呼吸机;高压氧;早期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导致该气体与体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引起身体机能运行异常的一种中毒现象。例如在北方冬天,室内供暖过程中如果出现燃料燃烧不充分,极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当室内通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人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后,则容易出现中毒现象。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会陷入昏迷,严重者在临床治疗后还会出现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颤麻痹综合征、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等并发症。一直以来高压氧都是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治疗中的首选,但是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替代方案则成为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基于此,笔者就通过对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调查,对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进行分析,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7例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并根据早期治疗中采用高压氧与呼吸机的不同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8例,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37.17±3.02)岁;临床表现:流感样患者20例,意识障碍患者21例,重度昏迷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49例,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在22-63岁,平均年龄为(37.24±2.92)岁;临床表现:流感样患者27例,意识障碍患者16例,重度昏迷患者6例。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原因、临床症状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即医护人员结合患者中毒症状的表现以及面部轮廓选择高压氧舱舱型以及高压氧面罩。首次加压可以保持在2-3个气压水平,严重者可以调整至3.5个气压,以帮助患者尽快实现供氧,控制长期缺氧对神经系统造成的破坏;开始治疗的1-3天应保持每天1-3次的高压氧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则改为1天1次。

实验组采用呼吸机治疗。医护人员应检查呼吸机设备,并确保其调至正压通气模式,主要参数为:肺动脉压15-25cmH2O,正气道压力水平分别为10-18cmH2O和5-8cmH2O,潮气量为5-15lm /kg,限制气道平台压力≤38cmH2O,吸氧浓度在开始时设定为100%,待患者缺氧状态明显好转后,可以将吸氧浓度逐渐下调至50%左右;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血氧饱和度在97%以上;完成早期治疗后,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率进行检测,确保其生命体征稳定。

1.3 观察并判断疗效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统计项目主要包括瘫痪、周围神经炎、震颤麻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作性头痛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以观察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例数(n)表示,计数数据用(%)表示,用X2检验,用t进行组间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采用呼吸机治疗,出现瘫痪、震颤麻痹、发作性头痛的患者为0,出现周围神经炎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各有1例,由此可知其并发症概率为3.45%;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出现震颤麻痹症状者有0,出现瘫痪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各有1例,周围神经炎2例,发作性头痛患者3例,其并发症概率为14.29%,由于P<0.05,兩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且相较于高压氧治疗,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早期采用呼吸机治疗,其并发症概率更低。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由此可知,早期采用呼吸机治疗更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3 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血红蛋白的携养能力实现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亲和度极高,而解离过程却非常缓慢,一旦人体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则会导致血红蛋白对人体的氧气供应不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缺氧。长期缺氧人体的脏器会严重受损,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而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发现,对于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治疗而言,呼吸机相较于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呼吸机对高压氧的替代,患者不仅可以减少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尽快恢复意识,缩减住院时间,这无论是对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是降低治疗成本都是十分有益的。

呼吸机在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治疗中,主要采用正压通气的方式将高浓度的氧气输送到肺部,让氧气在强压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在肺部的弥散距离,促进血液中一氧化碳在物理作用下尽快溶解,同时各个脏器在强压下,也能够尽快恢复供氧、供血状态,解除一氧化碳造成的影响,逐渐恢复正常运转;在完成早期正压通气后,患者可通过呼吸机获得持续而稳定的供养,并时刻获取血氧饱和度信息,避免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出现一氧化碳再次灌注血液系统,出现中毒现象的反复,而这对于控制心肌组织细胞的死亡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在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治疗中,用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的依据,并根据统计数据确定临床治疗效果。

但是根据上述统计分析来看,采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各项参数的设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医护人员应该切实根据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其基本原则是保证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正压通气,并能够维持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供氧、供血;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加强责任意识,密切监测重度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临床数据适当调整患者治疗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体现呼吸机在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娴.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分析[J].名医,2018(12):48.

[2]刘岩.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165-166.

作者简介

关红亮(1981-),男,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2004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现从事急救专业,主治医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毒、急危重症抢救。

猜你喜欢

高压氧呼吸机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美国呼吸机产能眼看要供过于求?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走近高压氧舱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呼吸机吸氧气浓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