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电子运动平台技术运动管理对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2019-01-22谢莉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腹型糖耐量血脂

邹 敏, 谢莉君

(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 510410)

腹型肥胖又称为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组织主要集中在人体腹腔脏器周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腹型肥胖发病率亦呈增高趋势[1-2]。相关资料显示,腹型肥胖患者血糖和血脂均较高,多合并糖耐量异常[3]。糖耐量异常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值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糖代谢异常,其转归具有双向性,既可发展为糖尿病,又可转为正常[4-5]。因此,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使糖耐量异常转为正常,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对于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药物控制血糖治疗尽管具有一定效果,但一旦停药,容易反弹,且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有不良影响,故而寻找一种健康的控制患者血糖并且降低其体质量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采用电子运动平台技术运动管理,观察其对患者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纳入标准:(1)腹型肥胖标准:女性患者腰围≥80 cm,男性患者腰围≥90 cm,BMI>28 kg/m2;(2)糖耐量异常诊断标准: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为7.8~11.1 mmol/L;(3)年龄22~50岁;(4)在过去6个月内未接受过运动治疗;(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3)急性感染;(4)造血系统异常;(5)妊娠及哺乳期;(6)正参与其他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OGTT后2 h 血糖、腰臀比(WHR)、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方法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方式,进行散步频率测量(测得结果约为40~50步/min),每周散步5次,为期12周。观察组实施电子运动平台技术运动管理,向患者介绍乐动力计步器使用和佩戴方法并说明其作用,患者餐后1 h进行快步走,快步走频率为>60步/min,且连续行走时间>30 min,5次/周。以乐动力计步器记录其每次运动总步数和有效步数,若快步走频率较低或连续行走时间不足,则有效步数未达到要求,需适当延长运动时间,以完成有效运动量,同时以心率表监测其活动心率,以保证活动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3观察指标(1)血糖指标:干预前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2组空腹血糖(FPG)水平,记录OGTT 2 h血糖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bAlc水平;(2)胰岛素指标:干预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根据稳态模式评估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PG×FINS/22.5。(3)血脂指标:干预前后采用美国贝克曼CX4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4)干预前后采用螺旋CT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测量腹壁脂肪厚度,并计算BMI指数。

2 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干预前,观察组FPG、OGTT 2 h血糖、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OGTT 2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2.22组干预前后胰岛素水平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观察组FINS、Homa-I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2.32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干预前,观察组TC、HDL-C与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2.42组干预前后腹壁脂肪厚度、BMI指数比较干预前,观察组腹壁脂肪厚度、BM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腹壁脂肪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M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5。

表2 2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表3 2组干预前后胰岛素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表4 2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表5 2组干预前后腹壁脂肪厚度、BMI指数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3 讨论

糖耐量异常合并腹型肥胖较为常见,调查显示,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在糖耐量异常人群中所占比例可高达72.79%[6],两者具有双向关系:一方面,腹型肥胖患者脂肪主要积聚于腹部内脏周围,腹部内脏脂肪细胞分解率较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抑制胰岛素降解,使血中胰岛素浓度增高,从而导致血脂、血糖及血压调节异常,是糖耐量异常的危险因素[7-9];另一方面,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对于糖耐量异常的腹型肥胖患者,其转变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更高。此外,糖耐量异常合并腹型肥胖还会增加心血管病变发生风险[10-11],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药物等综合治疗,虽经过一定改良,但仍存在缺陷。我国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人数众多,寻求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血糖和BM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步行运动是肥胖者最容易实施且安全性高的减肥方法,但讲究“有效消耗量”,以往多以卡路里消耗评价运动消耗情况,但对于肥胖患者而言,其卡路里消耗程度远超过正常体重人群,且卡路里容易受个体差异影响,故而不建议将其作为运动有效消耗评价指标。此外,运动需要长期坚持,部分患者对运动锻炼决心不够,容易半途而废,导致效果不佳。因此当务之急是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评价指标和找寻有效监管患者运动的方法。有研究两显示,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乘积可较好反映有效运动量,而目标管理化有助于科学步行实现[12]。本研究采用电子运动平台技术,通过给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佩戴计步器,相对于常规运动干预模式,不仅可以随时观察患者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能量消耗等,并及时督促患者进行运动,对患者运动起到监督作用,还可使患者了解自身每日运动量和达标情况,提高其运动积极性和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运用电子运动平台技术对患者进行运动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代谢,这是因为有效运动可以增加患者大腿肌肉收缩强度,改善大腿血流量,促进骨骼肌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使HbA1c水平下降[13]。此外,有效运动还能够提高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应用,消耗内脏脂肪,改善血脂水平。研究表明,运动耐力与运动量可降低机体血脂水平,如甘油三酯(TG)、TC等[14]。本研究对2组患者血脂指标进行检测比较,显示观察组干预后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电子运动平台技术运动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BMI是评估肥胖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指标[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BM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电子运动平台技术支持下对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进行运动管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体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FPG、OGTT 2 h血糖、腹壁脂肪厚度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考虑可能是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所致,可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和地域范围,以增强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运用电子运动平台技术对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患者进行运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BMI指数,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和体质量。

猜你喜欢

腹型糖耐量血脂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康复新液辅治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