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环境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研究
2019-01-22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西安 710119)
当前,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带动了诸多技术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有效推动力。环境信息化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构成,同时也是我国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环境管理科学决策和提升环境监管的必经之路。近些年来,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雾霾现象频发,PM2.5也成为人们口中耳熟能详的词汇,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作为我国西部重镇,陕西省在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建设上不断加快速度,逐步进行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让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陕西的环境空气污染状况及环保政策信息,让陕西的公众能持续生活在健康状态。此外,为了更好地对全省环境信息进行管理,陕西省还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环境应急信息上报系统、污水处理厂信息查询系统等多样化的、行之有效的环境信息服务平台[1-2]。随着时间的推移,陕西人民对于环境信息化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应用,陕西环境信息化也持续推进着改革进程,其间既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 陕西环境信息化发展机遇和挑战
1.1 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大数据的推广和应用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陕西省目前持续推进全省各地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战略,使各地区都能够利用大数据实现对陕西生态环境的有效分析。在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陕西省还引进了大数据监管系统,实现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有效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在大数据创新应用方面,陕西省不仅推进了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让环境信息的政府监管更有效率[3]。
1.2 有利于落实“十三五”规划
我国“十三五”规划发布以来,陕西省重点聚焦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寻求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全方位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陕西省深入基层展开环境防治工作,力求找到最为合适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同时不断完善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以来,陕西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让陕西环境信息化发展稳步向前。
2 陕西环境信息化发展的挑战
2.1 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当前,陕西省的环境信息应用“烟囱”与数据“孤岛”林立现象十分显著,这为其环境信息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合理进行信息开发、规划和利用是当前陕西环境信息化实施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陕西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现阶段,陕西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位置相对分散,地域之间信息联系不够紧密,应用“烟囱”、数据“孤岛”为特点的信息环境不利于资源的整合。陕西省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污染源信息监测标准,这也不利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各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化联系不够紧密,无法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涉密信息和非涉密信息之间的信息化管理困难,更使信息资源整合难上加难,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束缚了陕西环境信息化的发展。
2.2 环境监测信息化技术不够完善
在陕西环境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最常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实现对特定空间的地理信息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和显示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GIS是以数据库为核心,实现空间数据管理的可视化,使得数据管理更为系统和科学,并且具备相当广阔的扩展和延伸空间。当前,陕西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尤其是数据深度分析较为欠缺,相关操作人员的素质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具体的实施中,GIS只是起到数据展示工具的作用,有关人员对该技术的科学内涵和核心技术掌握有所欠缺,环境监测信息化技术的进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2.3 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
在具体的发展中,当前,陕西环境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与此同时,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更是让陕西环境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
3 陕西环境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经过多年发展,陕西环境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整体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其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加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陕西必须寻求一条有效的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先占据一席之地。
3.1 构建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一体化监测平台
根据上文的分析,陕西省的环境信息监测平台建设有待强化。因此,陕西省应当充分利用好GIS、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将全省环境系统的资源重新整合并且优化配置,在深度研究与把握能源、矿产、土壤、大气、森林等多样化生态要素的大环境下,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监测平台,在空间上扩大监测范围,使环境质量监测得到优化。
3.2 建立污染排放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和信息发布系统
要想实现环境信息化发展,陕西省应当对污染物排放全过程实施监测,实时发布污染信息,构建完善的环境信息监测网络。此系统的实现要利用智能检测设备、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让各个平台能够更好进行环境信息共享,在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在污染排放的过程中更是要做到实时在线全过程检测,及时将相关环境信息传送到陕西环境信息化管理部门,让其更好根据陕西的基本环境发展情况来实现精细化环境信息管理。
3.3 打造数字环保共享平台
最后,陕西省还应该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不断建设和完善数字环保共享平台,让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成为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还要规范环境信息数据交互共享的要求,持续整合、优化不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公益环境保护组织等方面的环境信息,实现更高效的社会组织机构之间的环境信息共享与交换。此外,陕西省还应当在全省范围内展开环保数字化管理,让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更加普及,持续提升关键领域的风险防范水准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真正为陕西环境信息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