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胆创新 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区域净化工作模式

2019-01-22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奶牛场崇明奶牛

文│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国家对上海市提出的要求,上海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风险评估等新技术创新引入疫病净化实践中,积极探索区域净化工作模式,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明确净化工作目标,率先探索区域净化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以及当前上海市畜牧业提质减量、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动物疫病净化是保持都市现代种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正确指导下,上海市从2013年开始全面开展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1家规模场通过了国家净化评估,且猪、禽、羊、奶牛等畜禽种类齐全,示范场、创建场兼具。在奶牛“两病”净化方面,上海市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完整的兽医技术体系、合理的养殖模式和有效的奶价倒逼机制。

通过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上海市奶牛“两病”监测阳性率已降至0.1%以下,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已进入了攻坚阶段。经过几年的探索,上海市以场为单位的疫病净化路线也已基本成熟。在此基础上,2016年初,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陈伟生主任在实地考察崇明区奶牛“两病”防控工作后提出,上海市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开展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工作,集成推广区域净化模式,示范引领全国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同年3月,在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崇明区奶牛“两病”区域净化项目正式被确定为全国两个区域净化项目试点之一。2017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崇明区奶牛“两病”区域净化工作列入其年度重点工作。2017年6月30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正式签订上海市崇明区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参与起草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评估标准,力争率先开展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评估验收。

二、引入风险评估技术,创新区域净化模式

奶牛“两病”区域净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参照,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1.开展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4名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毕业于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第二、三、四期。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紧扣上海市疫病防控实际,将国际主流的兽医流行病学方法和理论运用到奶牛“两病”区域净化工作中。引入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交流和风险管理等新技术,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在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中,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崇明区所有奶牛场、兽医机构、人员队伍和经费政策等开展本底调查。

在摸清本底的基础上,参考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的输入性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通过德尔菲法专家评估,筛选出规模化奶牛场“两病”进入、暴露和结果评估相关风险因素,建立奶牛场“两病”输入风险评估分级模型,通过专家组现场评估,划分奶牛场输入性风险等级,并查找奶牛场主要输入性风险因素。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回归统计分析等关联性测量方法,确定奶牛场“两病”关键内部风险因素,建立奶牛场“两病”内部风险分级模型,通过专家组现场评估,划分奶牛场内部风险等级,并查找奶牛场主要内部风险因素。为评估划分奶牛场最终“两病”风险等级,将“两病”输入性风险、内部风险和“两病”史相结合,创新性建立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标准体系。

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奶牛场,判为“两病”高风险场:(1)奶牛“两病”输入性风险和内部风险的组合风险,分级为高或极高的奶牛场;(2)近2年内,适龄牛只“两病”全群监测有阳性的,或有“两病”临床病例的奶牛场。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奶牛场,判定为“两病”中风险场:(1)奶牛“两病”输入性风险和内部风险的组合风险分级为中等的奶牛场;(2)近2年内,适龄牛只“两病”全群监测均为阴性,且无“两病”临床病例,但近4年内有“两病”监测阳性或临床病例的奶牛场。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奶牛场,判定为“两病”低风险场:(1)奶牛“两病”输入性风险和内部风险的组合风险分级为可忽略或低的奶牛场;(2)近4年内,所有适龄牛只“两病”全群监测均为阴性,且无“两病”临床病例的奶牛场。考虑到奶牛场“两病”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每年对区域内所有奶牛场组织开展一次风险评估分级,目前已开展了2轮风险评估分级。对评估发现的奶牛场风险因素,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疫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奶牛养殖企业之间持续进行风险交流,通过技术指导、整改督查、反馈追踪等方式开展风险管理,降低奶牛场乃至整个区域的“两病”风险。初步实践证明,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大大提高了奶牛场净化工作效率,有力推动了区域净化整体进程。

2.基于风险评估实施一场一策制度。根据风险评估分级结果和奶牛场风险因素等情况,个性化制定奶牛场“两病”净化一场一册。该册由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监制,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制定,下发各奶牛场,每年调整一次。主要内容包括:本年度重要事项变更情况、奶牛场基本情况、“两病”风险评估分级情况、“两病”监测情况、风险动态管理情况、预警动态管理情况、流动性监管情况、净化评估情况、奖惩落实情况等9大项内容。各相关单位和奶牛场按一场一册相关要求,按质按时开展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和材料归档。

3.基于风险评估实施区域净化监测净化方案。在本底调查和风险评估分级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风险等级奶牛场制定不同的监测净化方案。一是对不同区域奶牛和其他风险动物实施不同的监测方案。将崇明区“两病”净化区域划分为:奶牛场、核心区(奶牛场周边1千米范围内)、监控区(奶牛场周边1~3千米范围内)、缓冲区(奶牛场周边3千米外至区域边界)、辐射区(崇明区以外的上海市行政区域)、移动控制通道等。对不同的区域按病种、动物种类制定不同的抽样方案,如对羊只的布鲁氏菌病监测,对核心区所有存栏羊只实行每年2次全群布鲁氏菌病监测的策略;对监控区范围内所有养羊场户按照100%全覆盖,存栏羊只按照证明无疫的策略,每年2次抽样监测,连续2次监测均为阴性的,可调整为每年监测1次;对缓冲区和辐射区范围内存栏≥50只的所有养羊场户,原种羊场种羊进行全群监测,其他养殖场户羊按存栏量的10%进行监测,其他类型的养羊场户等按照存栏量的5%进行监测,连续2次监测均为阴性的,可调整为每年监测1次。二是对不同风险等级奶牛场实施不同的监测方案。对净化区域内的高、中风险牛场提高监测频次,对高风险场每年至少全群监测3次、中风险场全群监测2~3次。三是增加“两病”检测方法,采用从严判定策略。对于结核病检测,在继续做好比较试验复检的基础上,增加PPD初筛阳性或可疑牛3天后进行IFN-γ试验复检的方法,复检阳性即判为结核病阳性。对于布鲁氏菌病检测,初筛阳性或可疑动物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和竞争ELISA(C-ELISA)方法进行确认,SAT或C-ELISA任一检测阳性的,均判为布鲁氏菌病阳性。

三、完善净化工作措施,提高区域净化效能

1.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成立以市农业委员会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组员的上海市奶牛“两病”区域净化协调组和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上海技术骨干等组成的上海奶牛“两病”区域净化评估专家组。各相关单位和养殖企业建立净化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单位联系人,建立微信群。二是争取资金支持。严格执行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确保全市所有奶牛全覆盖保险,确保阳性牛只规范处置和快速理赔到位。在全市各级监测经费预算中,加大奶牛“两病”监测净化经费投入。积极通过科研项目支持,保障区域净化项目顺利实施。

2.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在充分调研基础上,2016年8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区域净化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上海市奶牛“两病”区域净化工作目标:即2018年年底前,崇明区所辖区域(含光明食品集团)的奶牛场,达到我国和OIE规定的“两病”区域净化标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奶牛“两病”区域净化模式;2020年年底前,上海市全部奶牛场达到“两病”区域净化标准。方案本着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感染监测与病原监测相结合原则,采用水平净化策略开展“两病”区域净化。以净化奶牛场为单位,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逐步扩区连片,先使崇明区达到我国和OIE规定的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快净化进程的推进,最终全市实现“两病”区域净化的目标。方案对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奶业行业协会、光明食品集团和奶牛养殖场进行了任务分工,明确了工作职责。

3.强化目标管理考核。一是将区域净化工作列入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工作重点,每月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每年开展目标考核。二是将区域净化工作列入各相关单位年度工作重点,并列入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各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区域净化各阶段任务。三是养殖企业将“两病”净化列入所辖各奶牛场负责人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企业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4.强化牛只流动监管。实施严格的奶牛流动监管是实现“两病”区域净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上海市强化牛只流动信息化管理,完善奶牛身份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流动管理。实行“一牛一档”“一档三份”的档案管理模式,对奶牛的出生、调运、销售、检疫、淘汰、死亡进行全程监控,严控奶牛跨区域调运。

5.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一是建立区域净化综合防控管理体系。从奶牛场结构布局、相关设施设备配置、生产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和防疫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奶牛场为疫病预警测报点,每月收集牛群精液、胚胎使用、健康巡查、疫病诊疗和用药、流产奶牛隔离监测、牛群流动、人员流动、产奶量、牛奶体细胞和细菌总数等信息。信息定期上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追溯监测,分析其潜在流行趋势。制定奶牛“两病”综合防控管理制度,并在落实和反馈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综合防控管理体系。二是增设无害化处理机构。为深入推进崇明区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崇明区增设上海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正处级事业单位)分中心,改变崇明区病死动物以往深埋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提高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能力,降低动物疫病流行风险。

6.建立认证奖惩机制。一是建立奶牛场评估认证机制。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结合上海市奶牛“两病”防控实际,制定下发了《奶牛场“两病”净化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奶牛场“两病”净化评估标准(试行)》等文件,并据此组织开展区域内奶牛场“两病”评估认证工作,及时发布净化企业信息,提高净化企业知名度,放大净化示范效应。在上海市当前养殖企业大量退养的环境下,净化工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是建立奶牛“两病”净化企业奖惩机制。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组织光明乳业有限公司和奶农三方协商,制定上海地区奶牛场等级评定及奖惩办法,将“两病”净化工作情况纳入全市生鲜乳按质论价指标体系,凡是检出奶牛“两病”阳性的奶牛场,适当降低生鲜乳收购单价。净化与奶价挂钩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奶牛场“两病”净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强化技术培训集成。项目实施以来,先后举办各类净化技术培训10余次,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专题讲解奶牛“两病”防控净化进展,现场指导区域净化工作开展。同时,加强区域净化技术集成推广,先后开展相关科研项目4个、研制地方标准2个,奶牛“两病”区域净化技术列入2018—2019年上海市农业主推技术。

猜你喜欢

奶牛场崇明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奶牛吃草
真绅士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A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