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019-01-22苗婧毛胜勇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文│苗婧 毛胜勇(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高莉莉(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并称“一带一路”。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传统农耕社会,海陆丝绸之路是我们与世界进行贸易的主要途径;在当今文明社会,“一带一路”为现代中国与世界合作提供了更宽广的机遇与平台。
农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畜牧业发展受到国际竞争、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等多重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其中不乏畜牧业优势国家,如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等。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们需要结合国内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吸收国外优质畜牧业发展经验,整合资源、高效配置,不断推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1.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等基本国情的影响,我国畜牧业仅能称为养殖业,它在农业中占比低规模小,多为农户的副业之一,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政策转变、人口数量增多,人们对肉、奶、蛋、皮、毛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大幅上升,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逐渐壮大为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2017年畜牧业总产值超3.2万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0%,比1978年的15%上涨近一倍,还带动了种畜禽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上下游相关产业3万亿元以上的产值。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成就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畜牧生产能力现已比较充沛,猪牛羊的进口率大幅下降;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渐趋完备,肉类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人们曾所担忧的“不够吃”和“不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2.国内畜牧业最新发展成就。生产效率提升。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等现代畜牧生产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畜牧业的生产率和资源转化率均有显著提高。我国2017年畜牧养殖规模化率已达58%,肉蛋奶产品的供应主要来自畜禽养殖批量和专业生产。
生产结构优化。2017年农业部颁布《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和《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粮改饲试点面积增加至1300多万亩,比2015和2016年累计完成的粮改饲面积高出300多万亩。在落实粮改饲的土地中,“耕、种、收、贮”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经营主体优化。受益于畜牧业产品协调性的加强,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发展,私人牧场、农业合作社、大型养殖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2017年畜牧业中的龙头企业强盛发展。乳品企业20强市场占有率高出55%,35家百万吨级饲料企业的产量占比达62%。
生态环境改善。国家越来越重视畜牧业的“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协调发展,采取多种政策有力支撑畜牧业可持续发展。2017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5.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二、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产各要素配置不完善。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人力与技术,而这些要素配置并不完善。首先,用地难。城镇化的加快建设使原本就少的空闲土地更加拮据,特别是2016年《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颁布后,各地相继设置禁养区与限养区,虽然政策规范化但畜牧可用土地有所减少;其次,融资难。土地短缺迫使大部分养殖场不得不建设在村落中,偏远的村庄由于自身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很难吸引到外来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再加之畜禽养殖用地、圈舍、活畜禽等无法抵押,畜牧场主向金融机构贷款很难;最后,用工难。畜禽养殖工作地点一般离市区较远,从业人员自身感觉地位不高,拥有高水平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人才往往不愿屈居养殖场中,畜牧业发展受到优质劳动力缺乏的制约。
2.科技体系尚不健全。畜牧科技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我国牧草资源利用与改良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据荷斯坦杂志社统计,2017年中国年苜蓿干草需求460~760万吨,国内供给加进口仍有缺口130~30万吨,优质苜蓿供不应求,燕麦等禾本牧草也存在相同情况。虽然近年来国家对草业领域科研与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但涉及草业的课题与项目依旧少,且经费不足;二是饲料加工利用技术需要更新。我国农区年产各种饼粕约2000万吨,但目前用作饲料的饼粕仅30%,如果把饼粕的利用率提高到60%,则可有效减少对豆粕、鱼粉这些饲料的进口依赖;三是禽畜良种繁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长期存在“重引种、轻选育”倾向,每年引进种畜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出现“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现象,虽然近年国家增加了育种的科技投入,有自主产权的优良品种仍比较少,供种能力不强。
3.畜禽粪污问题仍较严重。在我国,畜牧业已经成为继钢铁、煤炭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产业,其中畜禽粪污是畜牧业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粪污中的氮磷钾等化合物排入土壤,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对土壤与地下水造成不良影响,给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如畜禽患病则会排出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滋生大量蚊虫,成为疫病的传播者,危害人类与其他畜禽的健康。虽然畜牧生态建设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我国畜牧业未形成大规模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大规模流转土地以农牧结合方式消纳粪污难以实现,而通过工业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的成本偏高,暂时无法实现大范围推广。因此,畜禽粪污问题仍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4.动物疾病的威胁长期存在。动物疫病发生时,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复杂,很难断绝传播与完全消灭病原,形势不易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新增畜禽疾病近40种,近几年发生的禽流感、口蹄疫等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如2013年我国爆发的H7N9流感,感染面积大,造成禽类产品滞销,相关企业遭受巨大损失。随着全球贸易的流通发展,不少外来疫病传入我国,如2018年8月开始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打击,仅辽宁一省已紧急处死猪9000多头,引起全国高度重视。对于发生疫病的畜禽,一些农户往往采用掩埋的方式处理,很多细菌病毒不会在土中自行降解,继续通过土壤与空气传播,存在隐患。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为促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创新方案,它鼓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它提倡的并不仅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更提倡全球范围的合作、发展与共赢。在这种背景下,积极走出去学习优秀经验,吸引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优势资源,是实现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必须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原则,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畜牧业。为实现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我国一方面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采取“禁限改”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要在生产技术和科技兴农方面加大投入和创新,向畜牧业领先的国家学习,提高资源利用率,用科技力量助力环境保护,实现绿色生态的现代化畜牧业。
2.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近期非洲猪瘟在世界范围的肆虐,再次向人们敲响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警钟。“一带一路”战略实行之后,我国可以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多方位合作。中国与老挝自2015年开始在两国边界地带建立跨境动物防疫屏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开展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合作作出有益的探索。除了与沿线国家学习合作,还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对畜禽产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全面监控,制定一套具备中国特色的禽畜健康安全检查与监控制度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系统。
3.转化畜牧业模式,加快规模化、产业化建设。我国部分地区的畜牧业仍停留于传统的散混养殖模式,因而我们仍需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建设的现代步伐,形成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增长,加强畜牧加工业与流通业、服务业的联系,尽可能延伸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泰国正大集团是全球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典范,它已经形成了由种子改良-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农牧产品加工等组成的完整现代农牧产业链,将“公司+农户”产业模式发挥到极致,近年来又探索出“政府+企业+银行+农民(合作社)”的四位一体模式,致力于现代化农牧业发展。对此,我国也可以加快扶持大型畜牧企业,协调整合畜牧产业链,建成一批能够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增强畜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向现代化畜牧业迈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畜牧业的创新性远远不足,依靠“一带一路”这一战略平台,能够吸纳多国经验以形成提升全行业创新能力的策略。在观念上,应当扭转畜牧业重产量、轻环保的思想,形成绿色、开放、创新、可持续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在行动上,可以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业全局,以市场化的理念推动畜产品流通,以专业化的理念指导畜牧业建设;在畜牧人才方面,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骨干,组织结构合理、团结协作、运转高效的科技创新队伍;在科技攻关方面,以解决行业关键问题为着眼点,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管理层面,要坚持政策扶持和发挥市场机制决定作用相结合,为畜牧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良好环境。
四、结语
近年来,“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资源为我国可持续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经验,有利于我国畜牧业加强与沿线国家乃至全世界畜牧业的交流合作。因而,我国应加快畜牧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战略步伐,借鉴国外优势资源,吸纳世界先进技术,统筹国内外两个资源市场,推进畜牧业向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