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质性研究
2019-01-21姚健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渐活跃,流动儿童的规模不断增长,成为了新生的流动大军。本文从社会生态的视角出发,通过对B市H社区中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因素既包括家庭层面的微观因素,也包括同辈影响的中观因素,还包括社区和城市环境的宏观因素。针对三个层次的因素,提出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适应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姚健,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人口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068
一、 研究背景
2016年末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2.47亿,流动儿童规模不断增长,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为1亿。流动儿童成为了新生的流动大军。大规模的流动儿童数量对城市各方面的资源是不小的冲击,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流动儿童大规模涌入城市会与城市本土儿童在各种资源占有方便产生矛盾,一方面如果流动儿童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城市,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出现逃学、辍学等行为,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越轨行为,如抽烟、酗酒、打架等。
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教育、心理、城市适应以及家庭等方面存在多种问题。在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高门槛”(如要求独生子女等五证齐全)现象,相关政策未执行,使流动儿童的总体隔离局面虽被打破,但仍然处于一种局部隔离的状态(甘满堂、郑艳娜,2009)。流动儿童在心理方面突出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适应不良以及情绪不平衡,而且还存在着学习焦虑、自责、敏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有着更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产生于他们与城市各群体的互动之中(陶红梅等,2004;白春玉等,2012;史晓浩等,2010)。在城市适应方面,流动儿童在适应的过程中存在着消费、社会关系、文化以及福利制度等的排斥。流动儿童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因此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偏低(任云霞2008;申继亮等,2007)。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的适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的亲子交流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父母的教育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周皓,2012)。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得到了关注,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途径。基于社会工作反歧视的研究视角,针对流动儿融入城市的难点,从心理层面和社区层面出发,提出对儿童的心理层面进行干预,强调把城市的公共政策和资源分配作为干预的重点领域(郭志巧,2007;汪萍,2011)。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城市的社会治理问题。本文从社会生态的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以及影响,提出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质性研究的方法是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去,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理论框架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结合本研究可具体分为微观层次是个人心理状况;中观层次的同辈群体关系和宏观层次的社区和城市环境。
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
(一)心理适应状况
心理状况是流动儿童在环境改变时最先变化的维度。通过访谈发现适应状况的总体趋势是来到社区时间越长,自我认同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越高,适应状况越好。心理状况可以分为不适应和适应的心理状况。不适应的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孤独、自卑、自我认同感较低、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在性格上体现为内向和孤僻,对新的城市表现出不安、焦虑的情绪。适应的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习惯、满意、较高的自我认同感和城市认同感,在性格上表现为开朗和乐观,对陌生的城市表现出积极的情绪。
(二)同輩交往适应状况
同辈交往状况从中观层面上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情况。大部分儿童的同辈交往情况较好,能与同龄人进行频率、范围较为适宜的交往。也有部分流动儿童的同辈交际圈较为狭窄,与同辈交往的频率较低。交往情况较好的主要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同龄人的互动较为频繁,在生社区和学校中有固定交往的群体。交往情况欠佳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同辈交际圈较小,缺乏同辈支持系统,在学校和社区缺乏固定的玩伴且同辈交流较少。
(三)社区适和城市适应状况
社区中的环境对流动儿童的适应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流动儿童总体对社区适应得比较好,个别儿童在初期感到烦闷、不适应。初期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城市住房环境的不适应、对社区设施的不满意、对社区的认同感低,对区内居民的躲避。后期的融入和满意主要表现为对社区的认同感提高、与社区内居民相处融洽以及对社区内绿化交通和公共设施的满意。城市初期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城市面积,乘坐公共交通的方式,遵守城市规则的要求都与原居住地有很大差别。后期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和繁荣的商业环境能够满足自身需求。
四、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因素
(一)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差异分析
1.迁移差异
迁移时间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迁移时间长则适应状况好,反之欠佳。在所访谈的儿童中,适应状况较好的迁移时间均在两年以上,而适应情况较差的迁移时间均不足两年。
迁移距离及迁移地域间的差异影响适应状况。迁出地与迁入地距离近,两地的差异程度低,儿童适应状况好;反之适应状况欠佳。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距离差异小,两地在气候、习俗、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似性使得儿童习惯和适应新环境会相对轻松。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距离差异大,流动儿童心理上有失落感,从我们的访谈中也发现从南方来的流动儿童对北方的地理气候、风俗习惯等不习惯。
2.个人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理、智力以及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年龄相对大社会适应状况较好;反之则欠佳。每个儿童面对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同。若儿童性格开朗活泼,会乐观看待所面临的困惑,积极应对新环境的挑战;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在流入新环境后,更容易表现出害怕的情绪,造成各种不适应的情形。同时,个人的性格差异也会影响和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
(二)流动儿童适应的系统因素
1.微观层次——家庭
家庭是流动儿童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产生重要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关系可分为与父母两代人的关系以及与父母、祖父母三代人的关系。适应情况较好的儿童均能够得到长辈较好的照顾,与长辈有较好的互动关系;适应状况较差的儿童长辈则不能给予较好的照顾,父母长时间在外工作,祖父母早逝或者居住在老家,这类儿童就不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2.中观层次——同辈
儿童在其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交往群体。由于年龄、兴趣、就读学校或家庭住址等方面的一致性,构成了同类群体。同辈群体对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产生影响。适应状况较好的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状况良好,他们同社区内的伙伴、学校里的同学积极、主动地互动,他们的性格也表现为活泼开朗;而适应状况较差的儿童则无法融入同辈群体,时常表现为孤单的状态,他们的性格则表现为内向少言。
3.宏观层次——社区和城市
社區性质和社区活动,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产生持续影响。H社区是一个较高档的商品楼社区。居住在该社区内的本地人生活都比较富裕,当流动家庭迁入该社区时,能够享受到该社区提供的许多服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流动儿童与城市有着较高的融入度。社区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向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为社区里的儿童提供社区支持。同时该社区时常会有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活动,流动儿童经常能够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动儿童的适应状况。城市对流动儿童的适应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流动儿童能否在城市中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如教育、医疗等福利,城市能否为流动儿童的融入提供相关的措施,是影响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
五、相关建议
从家庭角度出发,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予以适当的关心就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社工应及时发现流动儿童家庭中的弱亲子关系,协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亲子关系薄弱的儿童要及时进行个案辅导,帮助孩子以及家庭改善亲子关系,从而能够使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同辈群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流动儿童自身要主动去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另一方面社工要帮助社区的流动儿童建立非正式的同伴关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儿童建立良好的同辈支持系统,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对于难以建立同辈支持系统的儿童,社工要重点关注其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引导和帮助儿童建立同辈关系,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
社区要创造有利于儿童生活的社区环境,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采取非歧视态度。帮助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解决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问题。城市的公共政策和资源分配方面,要尽量做相对公正,减少阻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国家卫计委人口流动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
[2]甘满堂、郑燕娜.“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15).
[3]陶红梅,等.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9).
[4]白春玉,等.沈阳市部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2(4).
[5]申继亮,等.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张敏.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2013(7).
[7]师保,等.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心理科学.2009(6).
[8]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江南大学学报.2007(1).
[9]任云霞.在社会排斥视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4).
[10]汪萍.外来工随迁儿童社区融入问题探讨.苏州大学学报.2011(6).
[11]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民工子女的抽样调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