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大会母女档,经典诵读是最深的亲情纽带

2019-01-21宝蓉

现代家庭 2019年1期
关键词:诗书聚会民宿

宝蓉

母女俩在比赛中

日读经典,气质小美女是这样养成的

在与同成长道路上,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丁燕。丁燕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高校任教。工作之余,每日读国学经典一小时渐渐成了她的习惯。尤其是有了女儿与同之后,为了让女儿在耳濡目染中也爱上读书、爱上诗词,这个“日读”习惯,她就保持得更好了。

令她备感鼓舞的是,女儿似乎与妈妈心意相通。与同3个月大的一天,丁燕唱儿歌哄她睡觉。可小人儿闹觉,虽然困了,就是哼哼唧唧地不肯睡,丁燕心想,要不试试给她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令她惊讶的是,念着念着,小人儿就安静下来,很快睡着了。从那以后,哄与同睡觉时,丁燕就常常读《三字经》给她听,与同也常常很快就安静下来,而且一副特别享受的样子。后来,除了《三字经》,丁燕还给与同念《千字文》,或者读那些音韵优美朗朗上口的古典诗词。

到了与同三四岁时,丁燕发现,只要她随意起个头,与同就能把《三字经》和一些她经常读的诗给接着背出来。于是丁燕灵感乍现:我可以让宝贝儿跟我一起每天读诗啊!

就这样,4岁的与同就和妈妈一起正式踏上了美丽的诗词之旅。可是诗词虽有韵律之美,但其意深邃,让一个4岁孩子长期坚持并真正喜爱上诗词歌赋并不容易。丁燕知道兴趣的培养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她既没有逼迫女儿把诗词当任务一样背诵,也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想了一些方法来引导。比如,看到与同常拿着自己的小动物橡皮过家家,丁燕每天带与同读书时就把与同的小动物橡皮摆到桌上,问与同愿不愿意教她的小猫、小狗、小兔子们读诗词,与同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给小猫读一遍、给小熊读一遍、给小青蛙读一遍……妈妈则时不时点评两句、赞叹几声,与同就更加乐此不疲了。

与同再大一点儿时,自己没课的时候,丁燕就经常把与同从幼儿园接出来去公园玩。看到小花小草小桥流水,她就对应着给与同念一首首诗。春天看花,她就跟与同一起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秋天看红叶,她就给与同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夏天炎热,她会带与同去有荷花的地方,一边给她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边在池塘边喂鱼;冬天下雪,她会和与同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一边玩一边吟诵写雪的诗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那份诗情画意特别美,也特别应景,诗与景一起印在与同的脑海里,成为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2014年北京举办APEC峰会,北京人放了几天假,丁燕一家三口和朋友一起去江西婺源旅游。订酒店的时候她们发现有一家叫“归去来兮”的民宿,这家民宿的每个房间,都以陶渊明的一句诗命名,特别有文艺气息,于是毫不犹豫地订了这家店。出发前,丁燕把跟民宿房间名有关的陶渊明诗文整理打印了出来。到民宿后,在兴致勃勃地带着两个孩子参观过房间之后,她拿出了准备好的唐诗,交给了女儿和她的好朋友说:“跟你们玩个游戏。你们对照这些诗,把每个房间的名字都标出来。看看你们能不能全部找出来,好嗎?”

与同和小伙伴一听就来了兴致,兴奋地答了一声“好”,立即行动!结果,两个小朋友超额完成任务,连丁燕自己忽视了的民宿名“归去来兮”的出处与同都给标了出来。丁燕赞叹说:“哇,你们好厉害!”爸爸也在一旁给与同竖起大拇指。而且,两个小朋友把民宿的老板都给惊动了,在了解了她们俩在干什么以后,老板激动地连声称赞,并且当即送给两个小朋友一份礼物,与同特别开心,成就感满满!

在丁燕的熏陶下,与同愈发热爱诗词。有时丁燕出差,与同也会让爸爸打开微信,与妈妈一起视频读诗词。就连除夕和大年初一,母女俩的日读也从没间断过。

诗词让他们心胸豁达,宠辱不惊

合辙押韵的诗词,总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诗词渐渐成为母女俩情感交流的纽带,让她们彼此有了更深的思想融合。

饱读诗书,成就了丁燕宠辱不惊的生活态度,她理性而又自信,“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丁燕的生活写照。

2012年,6岁多的与同就读于北京的一所双语国际学校,丁燕夫妻都很认同这所学校尊重孩子、自由开放的教学理念。但由于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学生家境大多很好,丁燕一家则家境普通,别的孩子父母是开豪车接送孩子,丁燕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接送女儿;别的孩子的妈妈一身名牌,拎着几万元的包包,丁燕穿着寻常布衣,化妆品用的也是几十元一瓶的国货。但她从来没有因此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总是自信满满、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一次接孩子的时候,几位妈妈在一起聊天。一位妈妈问丁燕:“丁老师,你这身裙子好漂亮,挺贵的吧?在哪儿买的?”丁燕笑笑说:“不贵,才98元,在淘宝上买的。”“啊!你穿得那么得体、有气质,衣服怎么会这么便宜?不会吧?”那位妈妈很惊诧。另一位妈妈说:“丁老师书读得多,气质好的女人,穿什么都高雅漂亮。”几位妈妈都向丁燕投以羡慕的目光。

而被丁燕用诗词浸润出来的与同,也显得比同龄孩子更从容自信,她对物质不太在意,反而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诗意。

与同很多同学过生日时,父母都会为他们办生日聚会,她也常被邀请参加。这种生日聚会通常都会选在高档酒店或会所,花费不菲。丁燕知道自己如果给与同办这样的宴会会很吃力,而且她也不希望给女儿办这种主要依赖物质设备玩乐的生日宴会。但同学们都办生日聚会,女儿如果不办,她是否会很不开心呢?

一次与同过生日,丁燕问她:“今年你想办一个什么样的生日聚会呢?”与同说:“要不我们办个诗词大会吧。”丁燕很安慰,觉得带着与同读诗书,给了自己特别丰厚的回报。她说:“太好了!那咱们共同设计一个诗词为主题的生日聚会吧!”

达成共识后,母女俩开始设计并精心准备。她们模仿《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里诗词游戏的一些环节,加上两人各自的一些想法和灵感,设计了一些浅显易懂的诗词游戏,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与同不仅把很多诗都复习了一遍,而且因为要和妈妈一起筛选,她也加深了对很多首诗的理解。她们又准备了一些书签小礼品。这些书签很便宜,两块钱一根,但特别雅致。它们是用小竹签做成的,上面有流苏的穗子,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每个书签上都刻有一句诗。

那天,同学们被这种与众不同的生日聚会深深吸引了,大家开心地做着各种诗词游戏。游戏胜出的同学,拿着赢得的小书签,一脸的骄傲和自信。那天,丁燕没有去大饭店订餐,只准备了一些水果和点心,但孩子们玩得很尽兴,来参加生日会的父母们也特别高兴。妈妈们都说:“这个生日聚会特别有创意,我也想给孩子办这种生日聚会。”

后来,丁燕在家长群里得知,因为这次生日聚会,好几个孩子都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布置的背诗词作业,他们都很乐意去做了。甚至很多父母建议丁燕:“你对诗词有那么多的经验和研究,干脆给我们开个班吧,让大家都能受益。”

2014年,丁燕和朋友一起发起了旨在改善小环境、提升做父母的智慧、涵育良好家风的民间公益读书会。通过组建微信群,公益推广和引导身边的朋友和他们的孩子一起每日坚持国学经典诵读。无论有多忙,她和与同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坚持做日课,带动大家读《论语》、读《周易》等国学经典。参加过第三季诗词大会录制之后,丁燕切身体会到了诗词对少年儿童涵养性情的巨大作用,又创建了“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与同不但是群里最受欢迎的小主播,还是妈妈最得力的小助手,跟妈妈共同主持和管理这个公益平台。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们母女做得有声有色,做小主播也更激发了与同学习的主动性。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成绩自然不会差,丁燕无须花很多精力和时间督促与同的学业。

母女同台竞技,诗词赋予我们最美好的生活

2015年9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海选,与同参加了面试,并且顺利通过进入百人团答题。可惜,没有冲出百人团。第二年,经过更严格的筛选,与同再次参赛,仍旧没能冲出百人团。但导演告诉与同,她曾經进入到前10名,这让与同的信心倍增。所以2018年第三季,与同又报名参加了比赛。

不久,导演组表示特别欢迎亲子组合以家庭团身份参赛。原来,为了增加难度和看点,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组把百人团分成了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和家庭团四个阵营,如果丁燕母女以家庭团的形式参赛,答题的个人成绩在家庭团排第一,那么她和与同就都有机会冲出百人团,晋级到个人追逐赛环节。不过参赛之后,丁燕说她其实有点“后悔”,因为家庭团整体实力显然比少儿团强大许多。因为自己参赛,与同就不能加入少儿团,这使与同冲出百人团的难度大了很多。但令丁燕惊喜的是,在成人选手占到一半以上、强手如云的家庭团中,与同竟然凭着扎实的童子功和小孩子操作iPad手快的优势比她还早冲出了百人团,与同获得了家庭团第一的好成绩,成功晋级,成为上场选手参加了第四场的个人追逐赛。那一刻,丁燕比自己上场还要高兴。

12岁的与同信步走上舞台,她身着汉服,亭亭玉立,浑身都是诗书浸润出的书香。比赛过后,丁燕问与同:“诗词大会比赛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与同想了想说:“只要有一颗上进努力的心,人人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幸福的一家三口

丁燕摸着女儿的头笑了。很多时候,与同的心得跟她的如出一辙。参加诗词大会后,与同变得更加自信了。前几天,她对丁燕说:“妈妈,我给老师写了一封信,结合同学们的意见给他提了一些教学上的建议,老师愉快地采纳了我的部分建议。”

丁燕拥抱了女儿,内心澄澈明亮,我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诗词,不仅让女儿大不同,也给丁燕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

今年国庆节,丁燕和老公吴勇带与同去内蒙古玩。十月份内蒙古已经非常冷了,有一天的行程是去看日出,丁燕一家三口把所带的衣服包括羽绒服都穿上了,但是还是特别的冷。游客们冻得直跺脚,有的人受不了,没等到日出就走了。吴勇说:“这么冷,我们不如找点事情做吧。”与同说:“爸爸,你跟我们玩诗词游戏怎样?”

吴勇想想说:“行,不过你们玩点简单的诗词,也带着我玩儿。”结果三个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诗词上,就感觉不到那么冷了,而且三个人的欢声笑语,羡煞了很多人。

其实吴勇受母女俩的影响,也略懂一点诗词。有时候看丁燕母女俩玩诗词玩得热闹,他有时过来也会插几句嘴。

丁燕和吴勇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吴勇是理工男,丁燕是文科生。两人第一次约会时,聊着聊着,丁燕就犯困,不想聊了,吴勇觉得特别受打击。后来吴勇多方打听丁燕的爱好,了解到丁燕爱诗词歌赋,就恶补了一些诗词,然后就投其所好,每次约会都会跟丁燕聊诗词。丁燕很惊喜,觉得一个理工男会诗词,很不多见,对他刮目相看。聊着聊着,丁燕这才发觉吴勇是一个懂情趣,憨厚、又有点小幽默的人,往后跟他越聊越投机。

生活中处处有诗意,丁燕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好。因为两人都懂都爱诗词,是一种情趣,也是生活中的共性,在柴米油盐之外,有一个共性的话题,才不至于让婚姻枯萎。

正如《诗词大会》上评委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看到丁燕老师和与同的气质,就可以感受到母语文化的熏陶,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气质养成有多重要!”

也许,这就是诗书赋予这个家庭最大的力量和最美好的生活吧……

猜你喜欢

诗书聚会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聚会少出门外出做好防护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
快乐的聚会
你是民宿达人吗
生日聚会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读旭宇《诗书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