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2019-01-21钟为平
钟为平
(桑植县环保局 湖南张家界 427000)
引言
众所周知,水环境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必须认真对待,但是目前我国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断改善,才能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水平,确保水质监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
1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意义
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是指通过对误差进行控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主要内容有对水样的采集、实验室分析以及人员的操作等方面的控制。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监测能够获得真实全面的水环境信息,根据数据结果分析水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现状
2.1 法制不健全
整体而言,我国水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规范比较健全,包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多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对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政府对水环境监测的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监督体系,这不仅是法律的漏洞,同时还制约了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水环境监测事权划分不科学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水环境监测网络,能够覆盖各个地区,但是由于多部门拥有水质检测职权,使得水环境监测工作出现重合,一方面增加了无谓的工作量,消耗了时间和资金,另一方面也让使得工作的结果可能出现分歧,不利于科学决策。
2.3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有待加强
水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工作,从监测方案的制定、水样的采集、水样的分析到监测报告的制作,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国家相关技术规范都作了相应规定,同时也对质量控制工作作了相应规定。但现实工作中,多注重实验分析质量控制工作,轻视其他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3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3.1 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法制建设
环境监测,包括水环境监测,从某种意义上不仅具有检测职能,还具有监督管理职能,是为环境执法提供依据的,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目前,虽然大气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意见有所体现,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关于社会监测机构作出的检测报告能否作为执法依据,缺乏明确规定。
3.2 集中行使水环境监测事权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将水环境监测事权由生态环境部门单独行使,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对外统一发布水环境信息。这样既可以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也可集中使用水环境检测经费,更有利于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3.3 优化管理体系
部门领导需要重视对质量控制的管理,并确立专人,明确责任,保障质量控制经费,建立和完善质控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保证各项质控措施落实到位,促进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从而确保监测工作正常、高效进行[1]。
3.4 加强队伍建设
(1)通过考试、考核,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到水质监测岗位,提高监测队伍素质。(2)奖惩分明,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人员进行批评和教育,从而提高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加强对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质量控制工作水平,保证水环境监测质量。
3.5 加强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工作
(1)保证实验室的条件符合要求,同时不能伤害人体健康。要保证实验的光照、通风以及温度等不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和不利影响,同时保证实验室内部干净整洁。(2)定期检验、校准仪器设备,充分保证仪器设备性能优良。水环境监测需要应用很多设备和仪器,特别是一些大型仪器,灵敏度高,对于监测的结果影响比较大,所以必须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实验操作完成后,还需要仔细保管相应的设备,避免破坏和污染。(3)加强药品的管理,不定期检验,确保药品的质量。避免乱摆乱放,防止一些试剂发生其他反应,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和破坏。需要注意的是,在配制试剂时,对于实验用水有严格的要求,有些监测项目的用水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比如使用超纯水等,这样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4)根据《消毒鉴定实验室管理规范》以及《消毒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组织实验室内部定期消毒活动,防止污染物的侵入和繁殖,尤其要控制好湿度,避免水分影响实验结果[2]。(5)加强原始记录的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仪器、药品、器皿的使用和分析数据原始记录台账,以备审核和溯源。
3.6 严格审核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需对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审核需注意以下方面:1、对照制定的程序文件,严格落实质控措施2、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即分析人员自审、其他分析人员复审和质控人员审核。3、对数据的有效性和逻辑性审核。建议在审核完成后,对整个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和找到不足之后要及时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使得监测工作更加科学,从而更好的保证监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监测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质量控制是实现有效监测的前提。鉴于目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需要完善体系建设,从而提升我国水环境监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