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环境调查监测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019-01-21刘光逊西伟力尤学一
刘光逊 西伟力 尤学一
(1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350 2天津生态城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7)
引言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主要工作是识别场地各环境要素中的关注污染物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确定场地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工作迅速发展。由于工作涉及地勘单位、监测机构、报告编制单位等多方协作,工作环节多,数据的有效管理有非常迫切地需求。
1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流程及数据类型
依据国家场地调查监测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工作的主要工作程序包括监测计划制定、监测实施、监测报告编制等阶段。
1.1 监测计划制定
监测计划制定阶段,包括资料收集分析,以及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的确定等工作内容,涉及的数据有场地踏勘资料(环评相关文件、场地平面布置图、现场勘查及人员访谈资料等)、监测点位图、监测对象项目表、监测任务单等。数据类型可能有照片、文件、图件、报表、记录等。
1.2 监测实施
监测实施阶段包括样品采集、运输、交接、分析等环节,涉及的数据主要为样品采集、分析相关的信息数据。数据类型有各类记录(采样记录、样品交接记录、样品储存领取记录、分析记录、样品处置记录等、质量控制数据记录)、照片等。
1.3 监测报告编制
监测报告编制阶段包括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报告等内容,涉及的数据主要为样品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结论,监测工作各环节重要信息的汇总展示。数据类型主要是报告、附件文档等。
2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数据管理需求
2.1 基础数据管理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涉及地质勘查、第三方检测、报告编制等多部门合作,涉及地图、表格、文档多种样式的基础数据。数据来源有历史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人员访谈等,数据载体、类型、格式等不一而同,纯人工管理,一般是一户一档,对各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编码、存储,此方式数据更新、补充操作较为繁琐,数据查询效率也较低。需要解决数据灵活编辑,快速查询,便捷传送等问题。
2.2 样品数据管理
样品监测结果是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工作的核心数据。为得到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需要对样品采集、运输、交接、分析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和质量控制。记录是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凭据,所有环节都要有记录进行信息支撑。目前工作中,实验室样品交接、分析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管理较好,而对现场工作监督和质量控制力度需要加强。由于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工作较为复杂,工作条件较差,而一些参数需要现场测定,存在现场数据记录不全、事后补记的情况,也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样品相关的全部记录体系,则存在记录填写方式不统一、记录内容填写工作量大、相同数据在不同记录上重复填写等现象。需要提高记录填写效率和质量,保证记录信息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记录样式的规范性、多个记录间信息的一致性、记录信息输入的及时性等问题。
2.3 监测结果数据管理
监测结果需要分析、汇总,形成报告。监测报告包括报告基本数据、监测计划数据、采样分析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等,涵盖了监测工作各环节的全部重要信息,数据量大而且维度广。此项工作工作量大,有许多数据需要引用其他环节的记录,数据的传递、流转中有错误隐患,而且占用大量时间精力。需要实现数据引用的自动化,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隐患。
3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数据管理需求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管理的客观需求,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应用场地环境调查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辅助管理。此系统可实现如下功能:
3.1 实现基础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将场地调查资料、现场踏勘信息、人员访谈信息、水文地质勘察数据等按照项目归类存储,自动生成文件清单,便于统计项目资料的完备性,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快速查询,并可以对需要的文件打包下载,方便备份、归档和引用。
3.2 实现数据的即时管理和工作的规范化
管理系统在移动端操作,可实现现场踏勘、样品采集及现场检测数据即时导入系统,第一时间填写记录信息,生成电子化的现场踏勘记录、人员访谈记录、现场钻孔建井洗井记录、现场土壤地下水等样品采集记录,并采集、保存现场照片,固定证据,并且使现场采集的数据妥善保存,避免由于意外导致的数据遗失。样品运输、接收、测试、处置全过程均可实时跟踪,即时填报样品流转单、分析测试记录、质量控制数据表单等。管理系统可以统一表单数据的样式及变更,使记录、报告等格式模式化、规范化,进而规范工作模式,提高工作质量。特别是对现场工作,状况复杂、问题多样、条件有限,人员时间精力消耗极大,通过规范化的记录提醒、引导现场人员的操作,可以有效降低错误风险,提高效率。将场地环境监测工作各环节均纳入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使数据真实可靠。
3.3 实现数据的引用和流转
监测任务单、现场采样、样品流转、分析记录、监测报告系列记录表单中,存在大量一致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也是信息流转的重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表单间数据的自动智能检索、引用,每条信息原则上只需输入一次,如监测任务单中的监测项目信息,可以自动进入采样记录、流转记录、分析记录、监测报告,无需再次誊写,避免人工错误。
参考国家相关规范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设计各环节的记录表单形式,通过关键字段链接数据信息,实现数据的引用,在各环节中流转,最终完成全部监测工作。同时将需输入的数据分为导入、选择、录入几个类别,“导入”为引用其他表单数据;“选择”为按照规范要求,将可输入的特征值做成下拉菜单,通过选择来输入,实现数据输入的标准化;“录入”为手动输入原始数据,也可设计成语音录入,将为现场输入数据带来极大方便。最终实现以采样点作为基本单元,链接所有数据,封装在整体项目中;以表单的提交作为节点,推动工作流程。
结语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涉及数据类型多,纬度广,数量大,需要采用数据管理系统做为辅助工具进行数据的有效管理。以此为基础,可以把系统扩大到全部场地环境调查修复工作,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技术支持,提供场地调查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