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质量的提升
2019-01-21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谢 骄
作为社会预备成员的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最显著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他们是一个心怀梦想却又缺乏必要的知识,精力充沛却无法自我调节的矛盾体,这些矛盾的普遍存在造成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问题频发,且难以解决的教学现状。这是由学生阶段性特点决定的,也无法依靠人为的力量杜绝,故在高中德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秉承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态度,以自身对德育教学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并助力学生德育问题的减少。那么在高中德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践行该教育目标呢?我将自己的德育施教经验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总结。
一、尊重实际优化引导措施
德育是自教育诞生之日起便存在的教育主题,也是学校教育研究中从未间断的研究课题。在长期持续的研究中,教育学者们创设了各种各样的德育引导措施,这些措施都可以被应用到高中德育过程中,但只有符合高中教学实际的管理措施才会是最有效的。
(一)从心出发关注心理健康
虽然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但他们也承载着与其所处年龄阶段不符的生活压力。这其中既包括对青春的困惑、前途的迷茫以及人际关系网扩大的烦恼,也包括高考降临带来的过重学习负担和过多的学习期盼。多重问题的施加使得高中生变得敏感脆弱、不堪一击,大部分高中生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成了引发高中德育问题的主要原因。故要想高效地解决高中德育问题,我们就务必要从心出发,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部门。为了解决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辅导成员职责不清,归属混乱的问题,我校成立了分阶段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每天安排固定的心理咨询教师值班,积极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清除心理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接良好,我校还专门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详细记录、定期追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学生心理难题的解决提供系统化的指导。
2.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课程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开设符合自身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在深化学生自我认知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其所处环境,塑造完整人格。让学生以学习者该有的心态看待心理问题,在丰富心理知识中,提升自身的心理问题解决能力。
3.组织家校联动活动。如,“亲子活动”“校园观光活动”“家长学校”“心理知识讲座”等各种活动,辅助家长转变其教养观念,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正确看待学生的内心想法与感受,支持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强化与家长的沟通,家校联动全面的检测学生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心理成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将德育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二)文化引领坚定学生理想
润心的教育是一个无形、无痕的过程。真正有效的德育是一缕春风,当其轻轻拂过,万物便卸下一切伪装,毫无抗拒地接受洗礼。而文化影响恰好就是对高中生进行无痕教育的有效方式。以文化影响学生是一种意图潜隐且极具渗透性的德育方式。它可以让高中生在无抵抗的姿态下接受正确价值理念的熏陶,自觉地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靠拢,也可以悄悄地将积极价值观念输送到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深度影响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故以文化影响学生一种有效的高中德育教学方式。比如:在高中德育管理过程中,我校提出了“做好六个一,会有好成绩”的育人理念,创新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将素质教育具体为“练好一笔字、说好一席话、做好一举止、解好一问题、跑好一千米、修好一颗心”等六个方向,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有效地助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二、有效评价助力德育发展
德育评价标准是整个德育活动展开的理论依托和方向指引,德育评价标准是否切合学校德育实际直接关系到了德育活动的推进和德育效果的提升。故要想提升高中德育质量,我们便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一)民主定则多主体开发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是德育工作效果评定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在整个高中德育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引领作用。而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被任何一个主体单独完成的。当德育评分规则由专家或决策者单独制定时,该规则就会在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天然界限的阻碍下无法充分落实。故要想同时兼顾高中德育评分规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就不妨让多个德育主体,以共同商议的方式,制定德育评分规则。例如:在本校德育评分规则制定过程中,我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德育评分规则制定领导小组,诚邀德育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生德育研究方面的专家、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代表以及其他与德育工作相关的人员,参与评分规则制定会议,以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拟定《德育评分规则草案》。接着,我校利用校园公示栏、校园网站等信息传递媒介公示草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全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并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对拟定的草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形成了《德育评分规则试行方案》。最后,在校园范围内试行该方案,并对该《试行方案》的推广情况进行持续的记录,以一个学年为期限,不断调整,以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变化。
在该德育工作推进过程中,我校将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德育工作相关人员全部纳入德育评分规则制定团队,在充分倾听各个主体的德育诉求基础上,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教育规则,在减少德育教学阻力的同时,提升德育评分规则的科学性。
(二)突出发展强调学生主体参与
德育评价结果是作为新的德育起点而存在的,德育评价活动是一个有机的、连续的活动,其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而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道德评价过程中,他们对道德评价活动的误解以及道德评价给他们带来的不适感和压力感才会彻底消除。因此,有效的德育评价活动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学生的自我发展的。
故在高中德育评价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妨坚持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评价原则,让学生可以在积极的自我反思中和对他人评价的认真倾听中,客观地审视自我,进而获得对自己的、健全的、丰富的认知。这是进一步实施道德引导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控能力、主动优化个人道德行为的需要,是任何一项有效的德育引导活动中都不可缺失的步骤。
(三)弹性评价尊重学生道德基础
德育评分规则必定是根据学生整体制定的。因此,无论是多么科学、合理的评分规则也会有适用盲区。所以,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我们既要坚持以科学的德育要求为方向,也要尊重学生的道德基础,有弹性的使用德育评分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评分过程中关照到所有学生,让学生的道德水平可以得到均衡性提升。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我将《试行方案》中的每条评分规则都进行了细致的层次划分,并以简要明确的词语形容该标准层次。然后,将这些评分标准誊写到班级后黑板处,鼓励学生对号入座,认识自我,引导学生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层次,向终极德育目标靠拢。这样一来,不仅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德育基础,兼顾了学生特点,而且也提升德育措施的适用性,提升了德育管理活动的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高中阶段有效实施德育,我们不妨从德育引导和德育评价两个方向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削弱高中德育的强制性和理论性,构建民主的、无痕的、生本的德育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