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码在音乐学术论文中的应用

2019-01-21张鹏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音视频学术论文音响

张鹏远

(西北民族大学 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730030)

二维码是指黑白相间的符号在平面上按一定规律分布,用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特定几何图形,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的科技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以及相关应用软件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二维码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从早期的商品追踪、物流、广告、信息防伪等领域拓展至移动支付、媒体出版、旅游解说、教育教学等方面,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音乐作为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抒发人们的情感,让人赏心悦目,带来听觉的享受。然而这些特色,在音乐论文创作中,却很难呈现,人们还不能在阅读音乐论文的同时,身临其境地体验理论背后的音乐现场感。在音乐论文写作中应用二维码,则能链接线上数据库音乐资源,实现音乐论文写作与音乐播放视听的完美结合。近年来,一些音乐学者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如钱茸教授2018年9月17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提出,将创作一本带二维码音视频链接的专著,为音乐论文写作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讨论音乐论文写作与二维码的关系问题,以与同仁商榷。

一、音乐论文写作对二维码技术的潜在需求

在音乐学术研究中,形成了音乐学术语汇的多种辅助手段。蔡际洲先生认为,“运用各民族文字的书面语言而构成的符号,如我国大多数人所运用的汉语”为“自然语言”,“由各类乐谱(含各种变体形式)、表格、图形、公式等构成的符号”是“人工语言”,音乐论文写作中的乐谱就属于“人工语言”。[1]这些辅助手段,都依附于传统学术期刊的纸媒基础,不能体现音乐理论与作品的完美结合。在纸媒向数字化转型中,涌现出了包括二维码在内的基于数字媒体的表达手段。这种发展并非偶然,而是由音乐艺术自身特质与时代先进技术手段的双向选择所致。

传统的音乐论文采用叙事语汇,主要使用大量的文字来描述音乐的形态、演唱演奏的技巧、音乐效果、乐器测音、声学原理、音乐事项等内容,读者的文字阅读与具体的音响事实脱节,无法准确理解作者意图。为了更好辅助读者理解和把握文字所承载的表达意图,补充“自然语言”所不能完全传递的专业信息,写作者通常会借助相关的乐谱、图片、表格、公式等“人工语言”加以辅助。但不管是“自然语言”还是“人工语言”,对于阐明和表达音乐这种时间维度中存在的特殊对象而言都是先天“不足”的。退一步讲,乐谱、图谱等音乐专业符号语言有时还会把一部分读谱能力不足的读者群体拒之于门外。

解读音乐最理想的状态是感性直觉的直接“临响”,[2]尽量回避更多中间环节的干预。“面对音乐作品或者音乐现象,其路径应该是通过感受进行诠释并作出判断”,[3]在文字描述音响事实等音乐艺术的特殊对象时,同步呈现其“音响”,让读者直接面对音响事实是音乐论文写作的一种理想状态。在传统音乐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必须先利用专门的播放设备解码磁带、cd、mp3、dvd等格式文件,存储于论文之外,使之服务于论文写作。一些生僻音响资料的获取难度又阻碍了这种传统的“同步”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音乐艺术信息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传递。

当下,一方面,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随时随地浏览在线音视频已变成了现实。在此基础上,大数据又将在线资源不断整合并共享。音乐方面也一改之前流行音乐几乎占据整个音乐网络资源的局面,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相关资源日益充溢。与此同时,各类音乐专业机构、科研项目等平台创建起来的相关专业音视频数据库也不断融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海量音视频大数据中。这些“大数据”将传统音响行业逼到“墙角”的同时,又为网络在线音响资源的查询与临听上提供了庞大的储备。

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音乐艺术学理叙事中对相关音响的同步呈现存在着潜在的需要,但又苦于实现手段的匮乏。也就是说,线上音视频数据与线下纸媒之间无法直接对接。二维码作为移动设备上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具有方便、快捷、与互联网进行实时连接的特点。[4]在音乐论文写作中,二维码能实时连接线上与线下资源,是音乐论文写作中出现的新的辅助应用工具。笔者以为,其原理及应用,完全能够实现音乐论文写作中对音视频即时呈现的需要。

二、二维码应用于音乐论文写作的优势

二维码应用于音乐论文写作,使视听与理论写作完美结合,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二维码便于编写与印刷。二维码可本地生成,亦可在线生成,当前可通过多款智能手机app或电脑网页轻松实现二维码的编写。最有利的是,二维码的纯黑白的颜色构成与当前大多数学术期刊及上网学位论文的黑白印刷不谋而合。所以,这种代表二进制的黑白色块平面图案成为将其应用于音乐学术论文的先天优势。

其次,是二维码信息读取的便捷性与准确性。智能手机与相关读取软件的普及,移动网络数据的飞跃式发展及其资费标准的不断降低,都为二维码信息及链接内容的读取提供了极大便利。另外,二维码图形中的定位图形、分隔符、矫正图形等信息符号都确保了二维码读取的准确性,甚至在其污损50%左右时都能被快速而准确识别。

再次,二维码直观,但信息量大。二维码是在一维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不需要芯片等硬件设备,通过印刷即可实现对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据的链接。同时,这种小方块几何图形占用的印刷页面很小,其长、宽二维都承载着数据信息,最多可容纳1108个字节。当然,它本身的容量对于音视频文件的体积来讲确实有限。所以,对于音乐学术论文写作言,通过二维码识别,可实现其网络数据地址的超级链接功能,达到在线同时阅读视听的功能。

三、二维码在音乐学术论文中的功能与意义

二维码产生于汽车零件的追踪需要,起初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国外在2010年左右开始,已将二维码大量运用于各类杂志中。[5]这种科技感十足的几何符号,首先进入科技期刊中,充当期刊编辑的“人工语言”,后来逐步扩散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领域。

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音乐学术论文写作,能有效解决音乐这门艺术特殊性的学理表达。音乐作品本身是时间维度的“音响”存在,而对于音乐艺术的相关学理叙事,“声响”才是作者与读者要共同面对的焦点。声音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物的存在,而文字和乐谱为其概念符号,两者在本质上是矛盾的。论文文本中直接呈现的文字、图表、乐谱,这些永远都无法替代“音响”本身。在陈述作品曲式结构、和声织体、风格特征以及奏唱版本、技术、风格等因素时,若插入一个对应的音视频二维码,读者可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智能手机“扫一扫”即时获取音视频,这样便能更加准确理解作者意图,亦可收获理论背后的例证支撑。在这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对二维码承载的信息内容是不可替代的。这种不可替代,不仅仅是一种辅助与延伸,更是一种基于感性直觉的音乐信息交流,已超越理性经验的范畴。

二维码还可以链接网址和公众号,辅助读者理解音乐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容,如了解音乐作品的相关信息及不同版本、相关联的研究文献所持观点及研究倾向、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及反馈数据的统计等。这样,二维码便可将有限的纸质期刊中版面文字的表达拓展至多元交互的网络数字媒介领域,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作者与读者的实时互动,相关研究成果的有效汇集,提高相关课题的研究进程与质量。

四、二维码在音乐学术论文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维码在音乐论文写作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并解决。

首先,国内二维码在学术期刊领域的应用并不广泛。目前,二维码号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医学类期刊上,没有得到广泛普及。笔者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二维码信息内容安全的监管难度大;另一方面,目前对二维码监管的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因此,二维码在专业学术期刊的写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还要一个更长时间的探索过程。当然,作为纸媒向数字化转变中,二维码是不会缺席的。

其次,二维码所储存的资源,如音、视频资源存在着版权问题。目前,由于受容量限制,二维码对音视频资源的承载途经主要是通过链接在线资源的地址来实现,还不能直接展现数据的音视频内容。加之二维码编写发行的门槛和成本不高,使得二维码链接音视频的版权信息很难监管。当然,当前音乐界,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版权是一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是需要提高整个行业及网络数据监管的版权意识,健全相关的法治建设。

第三,音视频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利用与整合问题。网络数据库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是实现二维码资源库存的基础。实现现有网络资源的共享机制,对二维码资源库的建设事半功倍。一是要充分利用各大音视频播放平台的现有资源,如优酷、爱奇艺、百度、QQ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等处理好版权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平台资源来自注册用户的共享,在链接时也需要核实版权问题。二是整个行业内相关机构建立起来的专业数据库,逐步实现全面共享。其实,这种迫切不仅是二维码的驱动,更是时代对行业的驱使。三是对不存在版权问题的资源,可以利用博客、个人网页实现。但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学术论文一旦发表大多都会成为互联网全文数据库的永久资源,而个人微博、主页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注销。这种链接资源的失效会导致学术论文中二维码功能的瘫痪。四是期刊论文官方网站也可建立相关数据库,尤其是艺术类或者音乐专业类期刊。甚至,可以先有数据库内容,再通过课题招标与征文的方式建立专题性研究,在各期刊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纸质期刊论文的表现形式只有文字和图表,读者在阅读时,有时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地抓住作者论文的核心。而通过二维码嵌入,链接到作者对论文内容的视频推介、论文的原始数据、试验过程和结果的彩图等,读者通过扫码即可看视频、听介绍,就能更好地了解作者和文章,还能分享给其他读者,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的展示度。[6]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音乐学术论文写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音乐艺术学理叙事中音响事实同步呈现的技术问题。这是音乐艺术叙事特殊性恰逢与其相符的基于当下科学技术的可能性表达手段所致。在纸质期刊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之前,二维码将成为连接线上线下、作者与读者的主要手段,并不断拓展纸媒页面外空间的同时推动其数字化进程。

猜你喜欢

音视频学术论文音响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3KB深圳市一禾音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WIFI音视频信号传输的关键问题探究
高速公路整合移动音视频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