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讨

2019-01-2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祝 贺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明确将其列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体系之中的.2016年12月,我国正式发布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全民阅读成为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八项重大文化工程之一.至此,全民阅读已由民间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全民素质的引擎.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崇尚学习、改造学习、强化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是我党在新时代条件下统筹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重要创举.中央组织部于2019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学习强国”活动,使全民学习、全民阅读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具有全局性的实践活动.阅读推广也是在这样的大势中,如火如荼,再掀高潮.高校图书馆是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辅助主体,是大学的“眼睛和心脏”.[1]图书馆承载着大学生思想引领、知识导航、理想助力的光荣使命,扮演着“多读书、读好书”,进而传承中华文化、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角色.图书馆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拓和延伸阅读服务,下气力把准确、有效的海量文献信息推广奉献给广大师生.在打造一流鲜活的阅读推广工作中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和责任.

1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实意义

阅读是指读者为实现某种读书愿望,收到一定读书效果而实施的阅读行为,而阅读推广就是借助引导、帮助、营造等手段,让大家喜欢和热爱阅读.阅读推广简言就是图书馆为促进阅读而主导开展的活动.从我国发起了“全民阅读”活动以来,积极阅读、终生阅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阅读促进提升国民素质,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已达成国民共识.习近平指出,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推广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要适应这一发展现实,迎难而上,把阅读推广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基本工作,摆上位置,抓着手上,创新发展.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图书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知识集散和始于学习的阵地,也是最佳的学习场所.

1.1 积极促使丰富的文献馆藏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

高校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和广大读者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它凭借历史积淀,具有了丰富的浩如烟海,林林总总,应有尽有的馆藏文献和完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这些体系门类全、范围广、特色新.同时还具有先进的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便捷的检索系统.丰富的文献信息加上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图书馆阅读推广良好运作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能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开拓和延伸自己的服务.

1.2 有力助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社会环境和秩序的建立不在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创造财富的人.人是社会环境、氛围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法律和道德是建立维护社会秩序、氛围的两种基本手段,互为补充,互为条件.大学生是社会的主体,每名大学生以自身的正能量传导、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层次、角落,使社会焕发出蓬勃生机.新型大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靠的是理论灌输,学习支撑.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学习是重要保障,是光荣责任.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历史责任.图书馆不仅仅是读书的场所,更是传授知识、转变思想、掌握本领,领航人生理想的殿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切实肩负起打造良好社会氛围思想基础和人才队伍的历史责任.

1.3 科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阅读是学习和扩展专业知识、增加知识积累、了解社会各方面前沿动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最有效的方法.阅读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长期形成并共享的一种阅读理念,阅读价值取向以及阅读行为习惯.文化素养是学生的学风学貌,整体素质的体现,是高校所凝聚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力量.阅读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获取新知识的基本手段.它的基本体现是在科技创新、人文情怀等方面进行文化信息交流的能力和愿望.当今重经济轻道德,重科技轻人文的趋势,使得学生语言文字水平下降.为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克服读书的功利性,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提供干净、明亮、宽敞、舒心的环境,激发师生阅读热情.

2 高校图书馆阅读和推广现状分析

现实中高校阅读推广工作仍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符,还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正如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指出,当今大学生们的阅读现状令人担扰,缺失人文阅读,缺失纸质文本阅读,缺失结构性阅读和目标性阅读,更缺失“苦读”和“深阅读”.

2.1 阅读载体多改变,推广呈放仼自流

文本形态的改变对阅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网络开创信息平台的新天地,“读书已渐变成了读屏”,纸质已被边缘化,手机成为人际传播学习中的移动图书馆.据“全国全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日平均阅读图书、期刋、报纸的时间明显缩短了,但上网或釆用手机阅读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五大媒介”中互联网用户增幅最大,大学生尤为突出.作为阅读主体的大学生阅读状况令人担忧,普遍存在阅读时间缩水,女生们大多迷恋娱乐休闲类,男生多是关注体育新闻类.阅读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阅读缺乏计划性,破坏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大学生阅读载体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在由传统的图书报刊阅读转向网络、数字、音像和多媒体等多元化阅读方式,这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载体的变化使得管理工作出现可有可无,忽冷忽热.这样势必造成推广活动工作无统筹安排,无规划部署,无健全机制,无评估反馈,无资金保障,无专门机构,难以收到活动的预期效果.[2]

2.2 浅阅读呈现不良化,推广方式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们在阅读内容、方向、手段和方式上都自发地融入到了大数据时代,从而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传统的纸质类阅读多被新颖、鲜活、多样的阅读方式所替代.至此,“浅阅读”方式成为了主流阅读形式.这种浅层次以轻松简单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阅读流行于大学生中,直观形象、浅显易懂、方便快捷的视觉文化带来了感官愉悦和心理放松迎合学生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对传统阅读文化的破坏.一些学生不自觉进入少读书甚至不看书的状态,致使学生品位修养缺失下降,这与高校的教育宗旨,精神要义完全脱离.据《中国青年报》近来对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一年中有近8%的学生从没进入过图书馆,有近17%的学生从未读过一本课外读物.[3]某学院三年间图书借阅数据表明,排在前5位的均为文学类图书.这说明大学生阅读取向正在呈现明显的娱乐化、功利化、消遣化倾向.“浅阅读”还造成一些学生缺乏阅读计划,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源无从选择,阅读随意性、盲目性大,亟待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们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严重的人文阅读缺失和结构性和目标性阅读的缺失.[4]“头悬梁锥刺股”在校园已鲜有一见了.现代阅读方式使读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和感觉等多种维度体验阅读的过程及形式,图片、绘画、音乐、视频、三维虚拟、创客等多个元素给阅读推广提出了巨大的挑战.[5]阅读的随意性、表面性、实用性使阅读呈现浅显化和碎片化,为大学生阅读状况普遍不佳的表现.现阶段,一些高校在阅读推广开展时,仍按部就班习惯采用过去征文、竞赛、讲座和欣赏等传统做法,且这些做法又多是昙花一现,局限于每年“读书日”和“入学季”“毕业季”等固定节点,缺乏阅读深度、广度、热度,使多数学生产生厌倦,无法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这些都说明纸质读书无力,数字阅读存有障碍,没有有效沟通,缺乏需求爱好的针对性,阅读推广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3 阅读能力明显下降,推广缺乏目的性

大学时代是广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博学群书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积累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培养自已世界观、人生观的时代.伴随网络“浅阅读”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的直线下降.吉林某高校在一次读书专项调查中,30%人认为本校校图书节氛围一般,表现功利性很强.还有30%的人对读书环境不关注,不热心.导致阅读兴趣能力下降分析原因表现为: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读书时间;课业负担重、新科目过多使学生读书时间减少;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把树立为中华掘起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提升学生们的读书兴趣.

2.4 阅读受众面广,推广无硬性保障

高校阅读涉及全校广大师生,人人受益.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虽然国家有大的相应法律政策作指导,然而现实中多数高校阅读推广活动未能有效地纳入到法治化轨道,法规制度严重短缺乏力.在体系建设中缺乏建立学校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权威性不足;缺乏硬性的全校性的活动推广相应制度;缺乏学校整体长久的规划设计;缺乏岗位责任、评价反馈、奖励追责等有效机制.有了这些保障,全校才能够形成工作合力,使阅读推广活动走出图书馆一家独唱的虐境.

3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深化策略

新形势下阅读已呈现出手段多样化,方式碎片化,内容浅显化.为此,阅读推广必须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去科学发展、科学谋划.开展读书活动对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阅读导向功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阅读推广活动是大政之举,要综合施策,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既要在宏观方面作好顶层设计、建立专门机构、形成有效机制,为阅读推广提供坚实的保障;又要在微观层面构建可行的阅读推广措施,以真正实现学习强国的目标.

3.1 宏观的保障措施

一是阅读推广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强化领导,保障资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列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事关全民素质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高校图书馆也要顺应时代的步伐,开拓和延伸自己的服务.[6]首先,高校要在国家颁布的完善阅读推广活动法律法规基础上,抓好顶层设计.在图书馆建设发展体系规划中,硬性加入考核阅读指数指标、活动次数效果、专项经费保障等.推广活动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需要举全校之力,强化领导,统筹协调,科学安排.校办公室、宣传部、校社团、学生会和研究生院等各院系都是参与者和受益者,形成工作合力领导是关键.其次,推广活动广泛持久深入必须以足够数量的资金作保障.高校要在年度经费计划时列出推广活动经费预算,专项支出,统筹安排.实践证明,缺乏经费保障,直接影响了广大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阻碍了图书馆诸如邀请名家讲座、专家点评、名人与学生读书互动等诸多活动的开展;严重制约了有效改善阅读空间环境,提升活动形象人气,持续营造阅读氛围.

二是阅读推广必须设立专门机构,专项管、专人抓.这是保证推广工作长期持久发展下去的先决基础条件.设想没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工作计划则无人制定,活动内容无法落实,推广深入无人总结提高.兼管兼任的做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兼而不管,放任自流.推广工作常态化,专门机构的保障必不可少.制定科学工作规划,拓展宣传渠道,安排多样活动,高效协调各部门合理分配职责任务,沟通联系校内外,统筹多方资源,反馈总结提高,有效地保证推广活动,不留死角,持久发展,收到成效.

培育阅读推广人是把阅读推广活动引向深入持久的有利措施之一.近年来,深圳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等政府陆续出台了阅读推广人的管理办法和资格认证管理制度等.大学校园推广人项目是从2016年开始的,培育的目的是把普通读者变成推广主体,把受众者变成参与者和主导者.来自校园的大学生推广人多是优秀志愿者,他们从群众中来,自己讲自己,自己管自己,有说服力,有感染力,有号召力.当然,大学生阅读推广人不是自发产生的,他们的成长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培训,通过培训取得资格认证.实践证明,大学生推广人已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活动生力军和有力补充力量.[7]

馆员是阅读推广工作的引导者、服务者和组织协调者.阅读推广是以馆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为依托,以馆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和人格魅力来拉近图书馆与学生的距离,体现图书馆对广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环境、人格、感觉等都是影响、制约阅读的因素,馆员整日与学生们接触,能否把读者利益和读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图书馆员的道德追求和职业认同.阅读推广项目从策划制定、组织协调、读者调查、内容设计、活动实施、扩大宣传效果到效果反馈评估,都需要馆员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阅读方式的碎片化和浅显化是与当下快节奏生活方式相匹配.[8]也为推广活动提出了新课题,所以必须投入极大的精力去认真研究和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懂专业、会管理,能吃苦、善交友,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能战士”.当然馆员的成长不是自发的,是需要学校下气力加大培训力度,培训可采取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还要加大奖励力度,充分体现劳有所得、劳有所奖.切实把客观工作职责和馆员主观能动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工作效果和个人幸福感统一起来.千方百计调动和保护好馆员的推广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三是阅读推广必须健全机制,靠制度的力量保障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推广活动需要科学的机制和制度作保障,纵观当今各高校图书馆,由于大多缺少阅读推广机制,所以出现活动乏力无效.[9]

目前,许多高校在图书馆内设立了“推荐图书角”,推出了“书评图书”“学者荐书”“阅读能手”和阅读问卷调查等,通过制定读书能力评定认证机制,对学生在校读书数量和活动参加提出规定,对优秀达标者给予奖励,有的发放代金券,可用于购书以推动推广活动深入;建立馆员导航机制.有的图书馆在利用微信、微博、移动图书馆中创建馆员导航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调动读者的参与积极性.搭建人性化平台,提升平台亲和力;建立联动、互动机制.学校多部门都是宣传推广活动的中坚力量,成立广泛参加的推广联盟或阅读团队.对外可以与兄弟院校联手,与企业、出版商等协同合作,打造推广共赢平台;建立分析评价机制.搞清目标确定是否合理,活动组织方法、手段是否得当,学生活动难以开展的原因,从而调整活动策略,改进措施.通过图书借阅排行,借还数据量、电子资源访问量及下载数据分析,掌握读者的参与度与期待值.通过对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推广活动诸如征文比赛、视频征集、讲座沙龙或诗词大会等的评价,及时总结,找出不足,制定措施,持续发展.良好的阅读平台,多彩的丰富活动,浓郁的阅读氛围,为读者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和阅读兴趣的激发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微观的推广策略

微观对策层面主要解决“三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塑造学生科学的阅读能力.

一是用正能量灌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大学生入学后首先要解决为谁学,怎样学,学什么的问题.明确了读书目的才能领悟读书的意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学校要做画圆的人,助力半径.带着目的读书是解决看书时的一种心态和态度.许多高校抓住入学季这个节点,针对新生好奇心强,利用讲座等形式,开展大学期间规划读书、向经典看齐等活动.清华大学开展了“爱上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开展了“同读一本书”等活动,以激发学生们阅读热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读书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树立经典理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一些高校规定学生必读书目,喊出“向经典要能量,经典伴我成长”的口号.鼓励学生多读书、读经典.树立管理理念,向阅读要时间,要环境,要自我,利用好零碎时间和熟悉的环境,南方大学开展“走进图书馆”、与图书馆亲密接触,调整好学生学习心态.还要树立实践理念,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以致用能量转化.有的学校开展了“名星点评”“专家引路”“阅读真人秀”和“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都是不拘一格为阅读释放、找寻阅读的力量.

二是用科学的介入助成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习惯”这是许多高校图书馆中最常见的标语.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后天养成.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永恒的动力,一种自我支持.好习惯自我修养是一个方面,外力打造也不容忽视.学校就是要把每一名学生科学打造成崇尚读书的人.一些高校都举办“时尚阅读推广”活动.活动中包括“读书模式”,即新书推介、读书征文演讲,传递弘扬正能量,提升自我修养;“读媒模式”,就是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移动阅读.新奇、便利、趣味吸引读者注意力,从呆板僵硬守旧中走了出来;“读人模式”,即通过名家讲座、影视欣赏、真人秀图书馆等激发读者热情,让阅读推广活动从书本中走了出来,动了起来,把书上的东西说了出来,演了出来,唱了出来.在共鸣中锤炼好的习惯.

三是用出彩活动助力大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打破常规在反向思维中提升思考力.深圳职业学院举办过“谁都没借过的图书”展览,专门展示零借阅图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一本本无声的书,读者在重新阅读后有着深深的思考,馆方也从中悟出了许多.还有的学校开展“好书也梳妆”活动.精选出87本独特知识价值的图书,并由学生们选择配以书评、图片,在“乔装打扮”中检视自己的阅读能力.通过独特视角,巧妙的文案宣传,一边是遇冷图书升温变热,一边是智慧碰撞,对读者阅读能力的一次次默认.

4 结语

图书馆是高校的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的中心,阅读推广活动已经被纳入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体系之中.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吸引更多的师生敬畏图书,崇尚学习,养成终生读书的好习惯.从图书馆唱独角戏到举全校之力同唱一曲;从自娱自乐自发阅读到结合实际自觉深阅读;从流于形式抓眼球到注重结果抓实效,图书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运用高效技术,把握阅读理念,丰富读者参与度,狠抓推广活动实效高校任重而道远.读者的阅读需求纷繁复杂多变.因而阅读推广活动要面对不同的需求,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对症施策,及时解决,以保证阅读推广工作向现代化、特色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