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2019-01-2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 高 琦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 李耀龙
一、创设贴近生产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都强调要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如讲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一节课时可通过探究补铁剂成分来引导学生研究不同价态铁元素的转化。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又能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强化结构——性质联系
宏观是物质的外部特征,用于描述其状态和性质;微观是物质的内部特征,用于解释其组成与变化。宏微的有效结合,强化结构和性质的密切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独有认知方式。如学习乙醇催化氧化性质时,引导学生利用自制球棍模型分析乙醇的催化氧化断键情况,又通过实验现象,达到有效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宏观现象需要对比观察、直观感知,微观结构需要分析思考、概括归理,而两者的预测和描述需要彼此以科学实验和理论材料作支撑,这样预测和描述结构才能有理有据。
三、注重化学关键能力的指导
化学关键能力包含本学科固有的思维模型,例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转化观”“守恒观”等。以《硫及其化合物》这节课为例,在前置作业部分回顾已学的氯原子结构、氯气的性质及用途,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思路分析硫元素可能的性质,建立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模型及方法,培养其在思考中整合已有知识做证据来科学地解决问题的习惯,即证据推理意识,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依托实验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化学的灵魂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实验探究。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标、教材为依托,科学合理地将教材实验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深入化,引导学生从原理、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思考,逐步培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如在讲授氨气与酸反应时,学生探究活动可以改良教材实验,使实验微型化,有效提炼教材素材,同时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五、强化必备知识教学,建立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化学中处处体现变化的理念和平衡的思想,学生缺乏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有效认知,导致学习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应将这两种思想理念渗透到必备知识教学中,并深化到习题巩固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观念意识和变化的分析思维,逐步构建转化观与平衡观。
六、重视科学伦理教学,渗透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新课标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化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科技文明的探索与进步,并为之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在医药、材料、航天科技等领域中的新的突破。因此,教学中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使其明确其社会责任,坚定正确的科学精神与抱负,形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线教师在吃透核心素养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针对性地培养、诊断、评价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