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2019-01-20马莉莎田海燕马凤岭张会忠郭志毅

天津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析法科技成果绩效评价

马莉莎,喻 凯,田海燕,马凤岭,张会忠,郭志毅

(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天津300203)

0 引 言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具有判断、选择、预测等导向性功能,是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在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商业化以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常常被看作科技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工作受到了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选取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各地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都做出了不懈的尝试。

从学术研究来看,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评价原则、方法、指标体系的选取和构建等方面展开,尤其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多。通过绩效评价,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也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认可。本文对自2005年至今的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等中文资源中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共50 余篇,发现目前在研究领域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统计边界不清、研究范围不够拓展、角度不够深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够客观标准等问题。

1 评价的总体特征分析

1.1 评价思路

由于对科技成果转化内涵概念的理解和视角不同导致产生了不同的绩效评价思路,大体可以分为“能力、过程、结果”[1]3 种不同的认识观。“能力观”[2],即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取决于一系列能力要素的整合。从科技成果转化潜力、转化实力和转化环境等方面对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过程观”[3],将科技成果转化看成是科技与经济系统投入要素相互作用和有效配置的过程。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分类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各类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提出了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思路。“结果观”[4],即侧重于考察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状态。在科技成果转化结果观的导向下,学者们常使用科技成果转化率(即已转化的成果数与可转化成果数之比)、科技成果转化总量指标等作为关键的评价指标。

1.2 评价目的

评价目的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因而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和开展具体的评价工作时,必须要明确评价目的。如,刘希宋等[5]在对科技成果转化战略联盟组织合作效果开展评价时,明确其目的在于要促进联盟内知识要素的充分、顺畅流动,以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赵志耘等[3]针对区域层面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建立监测评价体系时,提出了评价的目的是为更好地监测不同类别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和效果,从而为国家有关机构的政策制定与实践提供直接或间接的依据,与此同时还建议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与国际接轨,以促进开展国际比较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胡炎等[6]在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评价体系时,认为其目的在于要帮助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找出存在的差距,帮助政府考评其管辖区域内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有效性,帮助企业、风投公司等评估其投资的可能性,从而促进深层的产学研合作。

1.3 评价方法

20 世纪60年代以来,绩效评价方法有了快速的发展,数量已达数百种之多。随着其他学科领域的进步,可以借鉴和运用的新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对于不同的评价目的、不同的评价思路、不同的评价重点,分别适用的评价方法具有很大差异且评价结果各有千秋。

1.3.1 神经网络分析法

尹航[7]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扩散效益4 个方面进行概述,在确定这4 个评价维度之后,再借助BP 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分析中是否可行。刘玮等[8]基于采用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评价,其提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且证实了该模型方法的良好学习能力。

1.3.2 主成分分析法

沈菊琴等[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因素,得出对江苏省县级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结果,提出了提高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及建议。刘威等[10]提出通过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约因素,以制约因素作为评价维度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出的结果与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更具实践可行性。唐敏[11]基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出未来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改进的建议。

1.3.3 层次分析法

成玉飞[12]运用AHP 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将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考虑进指标体系进行了绩效评价,同时发现同样的指标条件下利用AHP 方法比因子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具可靠性。

1.3.4 数据包络分析法

华玉燕等[13]在建立科技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 法对安徽省科技金融结合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纯依靠扩大金融投入难以提高科技产出。因此,应优化科技金融内部结构,使科技与金融投入产出协调发展。

1.4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体系的构建是近年来最受关注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及范围,学者们构建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倾向不一。对部分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往往会选择偏重于宏观的指标,例如柴国荣等[14]构建了包含转化条件、支撑能力和转化效果的3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和30 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综合评价。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往往会选择相对微观的指标,例如傅毓维等[15]构建了包括企业基本条件、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与转化成果之间协同性的3 个一级指标和12 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来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刘璇华等[16]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科技投入、产出和转化3 方面构建包含35 个基础指标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王小勇等[17]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创新成功率及转化评价指数3 方面构建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环节,探索客观且能够指导实践的评价方法,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率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纵观上述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问题相关的文献,建议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厘清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统计边界。如果“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统计对象界定不清,容易带来绩效评价上的片面和工作上的误导,不但不能准确反映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甚至还容易得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发达国家的错误结论。目前科技成果有多种分类标准,要想准确统计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必须先对涉及的科技成果进行准确的界定。按照经费来源可以将科技成果划分为公共成果与私人成果,公共成果具有转化义务,而私人成果可根据成果持有人的意愿自愿进行转化;按照成果的用途,可以划分为科学理论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科学理论成果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研究目的,是着眼于认识、探索自然现象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应用技术成果则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研究目的,是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和知识。科技成果转化所针对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因此“应用技术成果”更加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性这一内核,应被纳入绩效评价统计范围。

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及角度。目前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行业或专业领域、某一地区或国家、某项科技成果转化综合项目的评价。但是不难发现,很多学者的研究只是单方面从横向评价某地区或企业在区域内的绩效水平,或者是从纵向研究某地区或主体在近十年的绩效转化水平,缺少各地区之间的整体性比较。建议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可以分别考察区域范围内的自我转化、本地成果输出至外省市的转化、外来成果引进至本区域内的转化等不同情况。除此之外,从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来看,还应考察科技成果自有转化、转移转化、合作转化等方式对绩效的影响。

进一步开发评价方法,构建客观、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现阶段提出的绩效评价指标大多基于学者个人对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涵的理解,主观性较强,并且所提出的具体指标个数普遍偏多,动辄十余个,指标不够精准且不容易实现评价操作。与此同时,很多学者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时,会采用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的方法,缺乏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采用更加有效的计量统计方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评价和分析,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中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将是未来值得我们研究的方向。

面对这样的问题和形势,亟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分类评价体系,客观、有效地了解区域、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状况,准确评估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发展和进程。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发展规律,围绕产业链条,对标已有的评价指标和体系,选取科学的评价指标,建立覆盖综合数据和统计基础的常态化监测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引导研发机构开展适合其性质、使命和定位的知识和技术转移。

猜你喜欢

分析法科技成果绩效评价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