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问题

2019-01-20邢维国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明指标生态

邢维国

(深圳市盐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广东深圳 518081)

1 生态文明的理论及建设研究

本章主要分析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生态文明的内涵,从基本情况出发,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实践情况,在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做好基础准备。

1.1 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1.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在广范的文明上加入了生态的思想,它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是生态与文明的综合。生态文明的原本的含义为可持续发展,广范程度上生态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能够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来看待生态文明的思想,是一种正确的、合理的认识。生态制度文明,是指拟定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制度法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法规约束。生态文明是以人、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为基础,所构成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自然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同时它也要求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包含了社会、人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互利共生,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1)自然性:生态文明具有自然性。与工、农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也力主在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活力的同时,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努力满足人们的需求。生态文明的区别在于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充分说明了自然生态。在我国发展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自然的保护,维护系统的自然性。

(2)和谐性:生态文明具有和谐性。和谐性是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融洽共处的状态,处于三方和谐状态下。只有三者相互和谐,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使祖国不断进步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的和谐性具有重要意义。

(3)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与社会进步和祖国发展息息相关。最近几年,一直将生态文明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中国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几种处理方法,筛选评价指标和指标的建立与分析,以及每个层次的需求的深度挖掘,构建出符合具体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近几年,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变得越来越值得重视。构建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相关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选取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可测性原则。可测性原则是指:所研究的而指标必须具有可得性,能够通过相关渠道和方式来获得有关数据,并且能够利用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整体和局部相对性原则。整体是指将所有指标看做一个统一的总体,对生态文明进行整体性评价,不可分割。局部是指对某些重点指标要进行局部分析、重点分析,突出一些子系统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3)代表性原则。指研究中所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能够以少量的数据反映出整体的情况,使整个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2.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立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既是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具体表现,也是对当前的生态系统的一种考核和评估。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本文将从经济效率,生态环境,生态民生三个方面来研究。

2.2.1 经济效率

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只有经济迅速发展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的满足感才会增强。经济是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增长,和谐发展。在具体指标方面参考张欢(2013)、蒋小平(2008)、刘薇(2014)、等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设定为如下几个指标: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该地区总人口的比率。此指标可以体现出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同时也可以反映人们的收入情况。对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表示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比率。该指标要按价格不变为前提来计算,用某一年作为基期,来计算出当年价格的GDP,将两个时期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反映GDP的增长速度。该指标可以反映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为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是一个庞杂的混合型产业群,其中以服务业为主,主要是一些高产能,低损耗的产业。该指标体现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大,则说明产业转型的效果越明显,属于正指标。

2.2.2 生态环境

本文参考大量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设定以下指标:

(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2)生活污水处理率。

(3)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

2.2.3 生态民生

生态民生建设包含的指标较多,本文参考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后,从文化生活方面的以下指标:城市剧场、剧场、公共图书馆储备、医院人数、医生人数、员工平均工资、人均拥有公共交通工具、人口密度。

(1)城市剧场、影剧院数:该指标是指城市里所拥有的剧场、影剧院的总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水平。

(2)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公共图书馆的总量:指城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反映文化生态传播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人文素养。

(3)医院、卫生院数:该指标指地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的总数。医疗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指标反映了医疗设施建设水平以及该地区在医疗方面的情况。

(4)医生数:该指标指地区医院、卫生院有拥有的全部医生数量。

(5)职员平均工资:职工所获得的平均货币数额。

(6)每百万人拥有一辆公共交通工具:总面积及总人口的巴士指数。公交车使人们的生活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同时增加公交车的数量也会让城市拥堵情况得到缓和,另外,还可以减少私用车辆的使用,起到庇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作用。

3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从文中分析可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民生的建设效果比较显著,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无论是从指标值还是从增长角度来考虑,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为此,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3.1 经济建设方面

在深入考察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观念,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

(1)结合生态经济发展现状,策划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要路线,加快投资的增加和发展,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由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的转变;加快由大污染产业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转变,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美丽、生活条件优越的生态经济模范省。

(2)发挥产业优势

第一、发挥集体优势,发展可循环经济。长期以来,我省能源优势没有化为经济,只能加工最基本的材料,以很低的价格向发达地区输送,而被输送回来的产品往往价格要高出很多倍,形成资源的兑换不等价。

第二、我省在生态工业发展中,应按照“主要项目——产业环——产业群”的环保要求,把高端产业变为可循环的产业,抓好主要产业大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兴的产业。

第三、发挥农林优势,努力发展绿色生态农林业。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应主打绿色品牌,走特色道路,为了创造数十亿英镑的食品工程作为加快绿色食品的核心,对农业集约化发展林产品加工等特性,促进农副产品的有效回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生产与监督。

第四、发挥能源优势,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在加快城市产业转换类型,推动龙头产业精化加工,发展替换产业的同时,应把新型能源、清洁能源作为发展重点,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和煤的环保型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资源。

第五、发挥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数字广播和电视的形成,动画艺术和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

3.2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第一,树立环保意识,注重资源保护。庇护现有森林,建立完善的植被群体,减少主城区环境压力;认真规划的水源保护和雨水使用,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做好交通方面建设。第二,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环保产业。引进高科技娱乐项目,以花卉种植业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的平衡以文化旅游为重点,打造休闲健身体验旅游。第三,严格控制企业污染废物的排放,应对企业进行定期性的检查,以保证企业对环保意识的高度重视,建立合理的废弃物和污水的排放、处理系统。第四,组建一批专业性的生态环境检测团队,设立一些观测点,时时刻刻监督空气、森林、水、突然等相关状况,并给相应的环保部门提供信息和具体的建议。

3.3 城市宜居建设方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生态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步好转,城市的宜居性正在稳步增加。然而,与“宜居城市”标准相比,还存在着人文特征缺失、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于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宜居城市有以下建议。

(1)合理解决住房问题。房屋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配置,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满意指数。一是控制房价。房价高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希望政府加大力度调控房价使房价和人民的收入水平相匹配。二是多建设一些小面积的楼房,满足收入水平处于中下游的居民的购买力和需求。

(2)解决停车难问题。随着私用车辆的逐渐增多,停车变成了困扰人们的普遍问题。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多建设一些停车场,将停车困难的问题一网打尽。

(3)均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居民的需求来建设医院、银行、学校等公共设施,将公共服务设施变得普遍化、规范化,使居民在家附近就能享有公共设施的优质化服务,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同时保留文化设施如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等设施,提高城市文化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从基本情况出发,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实践情况,在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做好基础准备。为打造美丽乡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而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

猜你喜欢

文明指标生态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