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9-01-20杨文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共同体成员专业

杨文静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涵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知识每天成爆炸式发展。世界变换日新月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1965年“终身学习”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会议期间,由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学习是指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仅包含人在每个阶段进行的各种内容学习,而且包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学习[1]。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启迪者,在培养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付有重大责任。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紧密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学习,才能真正担任起大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给社会注入更新鲜有活力的血液,不被时代浪潮和知识的海洋所湮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用而生。所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以自愿为前提,以分享资源、经验、技术、价值观等合作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教师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共同学习的组织[2]。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断学习新的、经典的知识,吸取他人的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大大促进了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目标相同性

教师专业共同体具有相同且明确的教育目标,他们都自身直接或间接地学习和发展,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教师专业共同体成员不懈努力的动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奋斗目标并没有以纸质形式进行规定,但却是明确的,这种目标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向往和追求,是存在于具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心中极具感召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表现。一切为了教育事业,一切为了学生,深深植根于教育者内心深处,是教育者的教育信仰,并成为实际教育教学实践的价值观,指导着教育者自身的教育实践的总体趋向。

2.团体协作性

教师专业共同体顾名思义它并非是单个的教师个体,而是由多个教师个体围绕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组成的。共同体以学习为核心,以团体协作为基本运作形式。传统的教学组织是一种松散的教学实践形式,教师间缺乏协作与交流,“各自为政”效率较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却是以团体为依托,教师成员打破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零交流、相互隔离的状态,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协商和对话,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合作互信、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通过多样性、密集的团体协作形成教师合作的强联结的形式。

3.成员自愿性

教师专业共同体并不是法律法规或学校强制性和明文性规定的,进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完全出于教师的自愿和自觉,是教师出于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考量自觉自愿参加的,具有极强的自我内驱力。自愿性是教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教师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先决条件。

4.自我教育

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一个明显且重要的特征就是共同体中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各个成员通过在彼此间交流和协作,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将其自身已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达到更高程度的自我发展。

5.发展性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在终身化学习的背景下提出的,同时也具有终身学习的特征。表现有三:第一,因为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进步和命运休戚与共,是全体成员参与的。第二,成员无时无刻不在共同体中学习和实践,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第三,这种学习贯穿于教师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大量和多样性的资源为支撑,营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以及教师的自我能动性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一)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了良好协作氛围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狭义)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3]。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可否认,无论是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还是教师整个行业的专业发展,既需要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也需要团体的互帮互助、相互交流。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在团体的协作中运作的。在这个整体中,教师虚心向其他有经验、有专长的教师请教,形成“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良好求教学习气氛。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既为人师长,又为人学生。各个成员间是平等、互惠互利的,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有问题大家一起来协助想办法,从而达到“1+1>2”的良好教学效果。这样也有利于形成共同进步、有朝气活力的教师集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协作气氛。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成员间无私的合作与交流、良好的成员关系与感情,使教师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获得了新的教育教学经验,还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气氛。当教师在融洽的气氛当中工作和学习,教师会被这种气氛所渲染,更愿意也更自觉地向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在此氛围中,教师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教学创造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由三大方面组成,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供了必要的三个专业的学习资源。具体如下:

1.促进教师知识共享,促进了个人知识形成

过去,教师个人“单打独斗”,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一个教师从新手教师到成熟性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可随着教师的退休,这些教育经验也大部分被抛弃了。专家型教师的教育经验是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渐进积累产生的但却没有了继承,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接触通道”的透明性,并提供了多样化的互动机会,初任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分享彼此的看法、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4]。更大限度地利用了教育资源,实现了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让极具价值的教育知识和经验得以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在进行知识共享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吸收他人的经验,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适合自己的教育知识与经验吸收,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建构,促进其自身特色的教育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

2.提高教师实践智慧,形成教学机制

教师的知识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以其获得方式不固定、不系统但却因教师的显性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作用而闻名。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平时教师间的交流、观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教师的实践价值取向。教师专业共同体为教师隐形知识和隐形技能的获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通过观察,学习彼此之间的教学技能,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形成教学机制。更好、更灵活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成熟教师的标志,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教师从新手教师渐进走向成熟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提高教师专业情感,克服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倦怠

在教师专业共同体中,由于教师之间资源共享,不足之处可以向他人请教,获得专业上的发展,自己也可以成为其他成员的榜样,彼此之间关系融洽,自己也是在完全自觉和自愿的情况下加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他们比在传统教学组织下的教师有着更愉悦的身心,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更自愿地承担责任,更容易将教育为己任去发展和实践。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情感并不是线性不变的,并不总是充满热情的,都会经历由热情到平淡到低谷再到恢复的过程。教师也是正常人,也会有情感变换,出现这种情况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如何调节和避免这种情况。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团体协作为依托,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结果,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在遇到困难时团体成员一起帮助鼓励和交流,有助于克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三)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

1.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

我们应当明确学习者不仅特指学生,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教师,也应该是学习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人者必先受教”,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进行学习,达到欲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人者教己”的境界。教师不仅要作为教育者还应该作为学习者,并为“学习者”服务(这里的学习者既指教育者又指学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便做到了这一点,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中的自觉的主体,意识到教师不应该被动地去接受在培训过程中所灌输的教育理论。教师在教师专业共同体中,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互相交流合作主动去探索教育教学知识,达到教师自我和行业的专业发展,以此更好促进学生发展。因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在成员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组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会更重视自己所做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更大的教师内驱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使教师能动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吸收和借鉴他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有利于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成为主动反思者

首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际上是一个平等对话、交流协作的共同体。教师在共同体中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成员间思想的碰撞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与成员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自己的不足,用以改进教学。其次,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相统一,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观察和反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5]。教育教学实践无时无刻不从反思的起点出发,在反思的过程中进行提高。循序反复,螺旋上升,不断从量变到质变,教师专业发展也呈现了更高水平,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

三、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健全相关机制,营造学习共同体气氛

为建设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建立鼓励教师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条件,营造进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有利条件。首先,学校应建立有关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客观性评价,对学习共同体中表现好的有贡献的教师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号召教师向其学习,发现学习共同体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其次,要营造和谐向上的气氛,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大局出发,全面考虑教师的专长和教学经验,做到“稳而不乱”。再次,成员之间要避免学术霸权,教师在学习中相互促进[6]。

(二)开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相关学习

1.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建设学习型团队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最重要的莫不是学习,为了更好地进行共同体建设,我们需要树立学习意识,积极进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通过有针对性、更符合本校情况的校本教研,为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建立学习型团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研,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成员进行交流,以便提出意见进行更好的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

2.专家指导,组织培训

首先,进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必须要有专家的指导,以便更好地跟紧教育发展的浪潮,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师从专家手中获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养料,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这些专家可能来自不同领域,更容易带给成员建构学习共同体的不同视角,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其次,我们还要进行定期的组织培训,将更系统的学习共同体知识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传播给成员,内化为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恰当利用竞争,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有些目的不纯的人,进入教师行业就是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竞争压力不大的工作,这些人混进教师队伍没有丝毫的进取心,更拖累了学生的进步、教师团体的发展,耽误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只合作不竞争。适当的竞争可以促进共同体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激发成员们的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竞争可以成为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成员间通过竞争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在共同体中的学习弥补教育教学知识与实践的缺陷,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意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每个值得你学习的成员虚心请教,交流自己的困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形成适当的危机意识,让自己向他人好的一面学习。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无处不在。但竞争不是为了把他人比下去,而是为了彼此之间更高层次地发展,在共同体中竞争,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提高对方的能力,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秉承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体成员专业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爱的共同体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