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同机制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引导路径研究
2019-01-20苏丽丽
苏丽丽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话题,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2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史上最难就业季等,都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写照。其实广大基层地区急需高校毕业生加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中,但是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是因为觉得那里环境艰苦、待遇较低、有失体面、发展不稳。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个人基层就业产生了认同危机。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国家、政府、社会、各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如何将基层就业工作做到实处,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等,很多学者在理论界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查阅文献,可将现有研究成果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原因的研究,包括社会因素、校园因素、个人因素等;第二类是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问题的研究,主要有教育机制、激励机制、实践机制、培育机制和队伍建设机制等;第三类是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可以说,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受教育者的外在因素展开的,受教育者内在因素的作用论及较少。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生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特点与规律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现状
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各项政策的出台,拓展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到基层从事相应的工作,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基层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各领域的建设仍然需要健全和完善。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一是因为自身对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后想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追求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物质条件,而忽视了西部这样艰苦的地方,其实基层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舞台,发展的潜力和发挥的空间更大,只要脚踏实地,定能有一番作为。二是因为基层就业政策落实的不到位,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到各地的具体执行时,由于受实际情况的限制,很多政策兑现不了,同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管部门,没有统一标准,很难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导致大多数毕业生不愿留在基层工作。三是因为高校对毕业生基层就业引导不够。一些高校还未开设就业指导课,即使开设了,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对基层就业内容的介绍也很少,相关政策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地展开,使广大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能将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四是因为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传统的就业观念是“铁饭碗”“金钥匙”,大多数的家庭都希望孩子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孩子去西部或农村这样的地方艰苦奋斗。
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机制的内涵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其实是一种价值和信念的认同。面对艰苦条件的磨练、面对成长成才的需要、面对国家人民的大爱,将自身所学知识与中国基层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民谋福,这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的担当。只有对基层工作从心理上认同,才能不畏艰辛、努力奋斗。这就要不断改变自身的价值结构,经过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四个心理因素的影响,把此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
2005年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两会”对基层就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意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基层就业为其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我国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要想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到基层就业中,必须从心理认同机制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念认同、行为认同上下工夫,使其发自内心地接受,才能自觉地践行。
三、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机制的相互关系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机制包含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念引导、行为强化这四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对基层就业在认知和理解上更加深入、透彻,才能使其对基层就业达到情感上的认同,从而坚定到基层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自觉、主动地去践行体验。
四、心理认同机制引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作用
(一)掌握核心价值,形成理性共识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准确把握核心价值:基层就业是站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发展高度,将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结合起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认知认同机制是以基层就业的核心价值引领高校毕业生形成理性共识,从主观上对其彻底认同。
(二)提供追求动力,满足情感需求
随着对基层工作价值的认同,时代精神、爱国精神等积极情感因素使高校毕业生情感更加丰富,不再一味追求“高工资、高职位、高名声”,而更看重“责任、担当、价值”。情感认同机制是关键,反过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主动地去理性认知基层就业的真正意义。
(三)坚定信念信仰,点燃志愿热情
以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为核心信念,将个人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抵御各种价值诱惑,信念引导机制能够点燃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的热情,使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添砖加瓦”。
(四)加快内化速度,投身基层实践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最终是使大学生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行为强化机制为加快内化速度、投身基层实践提供了施展空间,从而达到“知行统一”。
五、心理认同机制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引导路径
(一)发挥教师队伍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引导中的主导作用
高校教师在大学生价值观、就业观的引导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主题班会等渠道和阵地,对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就业形势、基层就业优惠政策等进行深入的讲解和指导,并结合“工作案例”“视频宣传”“座谈会”等形式,把基层就业的内容讲透,帮助学生从理性认知的角度去了解国家发展过程中基层进步的重要性,使毕业生认识到基层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大舞台,是人才迈向成功的起点。基层条件虽然艰苦,但只要踏踏实实,必能体现人生价值,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注重党员干部在高校毕业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和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佼佼者,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高校要注重他们在毕业生基层就业中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中,通过党校课程学习、民主生活会、党班团活动等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提高思想品德和自身修养,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大是大非、利益取舍等方面能以国家为重、个人为辅。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党员和学生干部要做出表率,积极投身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等,在那里建功立业,作出一番成绩。
(三)加强校园文化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中的渗透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基层就业根植到校园文化中,做到氛围浓厚、深入人心。通过学校的“大学生基层工作先进典型人物宣讲”“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雷锋人物评选”“优秀校友回母校”以及社团文化展示节、科技节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基层典型,决心服务基层”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广大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就业从情感上认同,形成“基层就业光荣”的信念,改变原来的价值追求,自觉加入基层就业的队伍,提升自己的责任感。
(四)发挥媒体平台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中的导向作用
媒体在基层就业宣传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要想使“基层就业”入脑、入心,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并行,在日常尤其是每年高校毕业季期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播途径,充分发挥媒体在舆论宣传中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大意义和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发布国家基层就业的相关内容、最新政策,宣传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人物及优秀事迹,成立“基层就业”宣讲团,进学校、进班级,保证宣传无死角,让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有“向往感”,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
(五)加强亲身体验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中的内化作用
实践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和基层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基层,感受基层,在那里锻炼自己、反思自己、真实了解基层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了解我国的国情、社情、民情,了解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内涵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使命意识,把自己的所学全部应用到国家建设中,将个人价值最大化,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真正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