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原理”课教学中的矛盾转化及应对

2019-01-20周志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原理矛盾时代

周 静,周志鹏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各种具体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矛盾。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不仅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新时代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新时代研究清楚“原理”课教学中矛盾的转变,对于进一步明确“原理”课教学宗旨,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真正践行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原理”课教学的矛盾转化及其原因分析

(一)新时代“原理”课教学中矛盾转化的表现

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的方面矛盾的转变。从内容多而丰富与高校分配的课时少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变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高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不断运用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

二是学的方面矛盾的转变。学生主体参与与学生被动学习之间的矛盾转变为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之间的矛盾。

三是评价方面矛盾的转变。考核形式单一与客观评价学生之间的矛盾转变为考核形式多样化与不能统筹这些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间的矛盾。

(二)新时代“原理”课教学中矛盾转化的原因分析

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原理”课教学内部矛盾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社会的发展最终是由这两大矛盾不断变化与发展而引起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变化。两大基本矛盾的变化与发展正是高校“原理”课教学中矛盾发生转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

一是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使高校“线上”教学成为可能,再提出“原理”课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已经不符合客观情况。首先是在信息时代,随着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政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80”后思政教师,本身就是在网络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其次是在网络技术发达,各种微课、MOOC、移动平台盛行的时代,还提内容多、时间少显然不符时代情况。当前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而且对教育教学改革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效互动已经展开,科技的发展使每一个思政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一对多的学习指导。

二是生产力的提高引起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是导致“原理”课教学中内部矛盾发生转变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价值观多元化,这就导致“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80”“90”后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00”后成长在市场经济趋于成熟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比较强的竞争意识。他们爱出风头,强调自我的表现,注重现实,充满热情;也注重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网络大事件;还会为了学习某一个技能主动地寻找现实和网络途径等。所以,还提学生主体参与与学生被动学习之间的矛盾,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

三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考核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高校评价体系的变革。传统教学反思和研究中经常会提到教学的评价方式单一,但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无论是教学评价方式还是教学评价理论,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创新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技术,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评价。例如,现在高校中“原理”课对“学”的评价常见的有纸质化的试卷考试、平时成绩的评定、网络测试、实践考核等,借助的途径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任意终端,并且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评价方式和评价理论的发展,再提考核形式单一与客观评价学生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合时宜。

二、应对新时代“原理”课教学中矛盾转化的措施

(一)提高“原理”课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智慧型教师是基础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对教育的影响更是巨大。纵观各大高校,基本都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升级,硬件方面如无线网络覆盖校园、多媒体教室等,软件方面如“雨课堂”“MOOC”等教育教学辅助软件和平台。但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却没有一个完整而有规划的措施去帮助他们提高。所以,要应对新时代“原理”课教学中的这种矛盾,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智慧型教师。所谓智慧型教师,是指具有卓越的智能和崇高的德性的教师。

所以,新时代信息素养是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的技术和知识基础。首先,“原理”课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思路,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例如,“90”大学生是在网络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也要积极地转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看问题的视角,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殊思维方式。其次,加强学习是根本途径。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学习速度,看一下我们身边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就知道知识的更新速度有多快。因此,加强自我学习不仅仅是“原理”课教学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二)转变教育理念是根本

如果说信息素养是解决新时代“原理”课教学中的技术问题,那么教育理念的转变就是解决教学的方向问题。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决定教师如何看待学生与教学的问题。所以,教育理念正确与否、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结果。传统教育理念偏重于灌输,主要是由于教师秉持着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学生观造成的。在这种学生观的指引之下,学生养成了重书本知识的掌握而轻实践,重结果而轻过程和方法的养成,从而忽视了自己内心需求和主观感受。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所以,从引导者的角度说,教师要积极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重视过程教育与方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应用的美感,进而达到对学生心灵的启迪。现在教师不是缺少新的的教育理念,也不是不懂得新的教育理念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缺乏践行新教育理念的动力与方法。当然,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多学习、多实践,从点到面,一点一滴地推进对新教育理念的践行。

(三)完善评价体系是方法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以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过程,是对“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的判定。

所以,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风向标,教学评价完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顺应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式,高校也在不断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整体上形成了多样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但就如何统筹这些方式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种评价方式同时使用造成的评价混乱;(2)多种评价方式之间的脱节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3)多种评价方式之间的轻重关系没有处理好,造成过分注重某一种或几种评价方式。

无论是哪种问题,其本质都是没有统筹好各种评价方法,这就需要高校和教师要积极协作制定出完善的评价机制。例如,不同课程之间评价方式的不同以及不同评价方式的组合方式,以何种评价方式为主等,这些问题都要从宏观上有一个统筹安排,而不是所有课程都固守着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3:7的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原理”课教学中,一名学生因为见义勇为而耽误了期末考试,那么该如何评价这位学生呢?“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一,其最终目的不就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吗?因此,如果仍然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以3:7的方式来评价该同学,那么该同学的期末考试结果一定是不及格。但是从见义勇为的角度说,可能该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远比期末考试得满分的同学高。因此,高校要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策略,从宏观上制定具体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的评价原则,这样一线教师才能有进行“例外”评价的依据和权力。也只有通过不断完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不断解决“原理”课教学中的评价矛盾,从而推动“原理”课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原理矛盾时代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