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应是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乐园
——小学生情绪管理教学课例

2019-01-20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林杏雯

天津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火山爆发班会课课例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林杏雯

情绪管理是小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创建良性的班级人际氛围。我通过班会课《不做小火山》的课例研究,探索如何在班会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参与性和体验深度,为心理辅导活动课和班会课提供深入研究的资源。

一、课例研究背景与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情绪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然而,在这个身心不断发展的时期,学生的情绪波动仍比较大,容易对外界事物的不满产生较强的情绪反应。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时常为一些小事而生气,动不动就发怒,控制不了自己的愤怒,大打出手、大骂出口。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制造出了大大小小的人际冲突,也耗费了班主任大量的精力。因此,本次班会课《不做小火山》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愤怒情绪,结合班级典型的愤怒事件与学生共同探讨管理愤怒情绪的方法,这将有利于学生社会情感的发展和创造良性的班级人际氛围,也将有助于探讨如何在班会课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

二、课例的研讨与修进

本课节的初次设计与课堂实践如下:

(一)主题导入

1.学生小品:《火山爆发》2.采访学生并总结:愤怒表达的方式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二)情境展开

1.过渡:有一位同学最近也碰上这样的事情,让我们坐上“心灵碰碰车”,一起去瞧瞧吧!2.出示情境:小强长得有点胖,同学们嫌他跑得太慢,不让他参加这次运动会的集体接力项目,还给他起了很难听的绰号。这时,小强……3.分组讨论:先在组内讨论,然后请一位代表讲述预见的后果。

(三)故事深入

1.过渡:愤怒的情绪若像火山一样爆发,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2.课件出示小故事《钉子的故事》,学生谈体会。3.总结:当你的愤怒情绪像火山一样肆无忌惮地爆发时,不仅伤害了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四)主题练习

1.过渡: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愤怒情绪呢?快快请出我们的情商小博士,教大家几招吧!2.学生回答:“内部安全爆发法”“岩浆迅速转移法”“高温岩浆冷却法”“化险为夷法”

教他一招:学了这么多妙招,大家也来当当情商小博士,教教小强,他该如何做呢?

(五)总结

根据以上课例的设计与实施,研讨反思如下:第一,关注课堂的深度体验。心理辅导特别强调体验,任何的活动都是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促成他们认知和行为的发展。体验愈深,感知领悟愈真,学生塑造有效行为的动机也就愈强烈。然而,学生个体感受性的差异往往给活动的设计带来了难度。课例中,学生表演了《火山爆发》,因为受表演者原有个性的影响,班级里部分学生往往笑场,而没有仔细思考剧情的深层次意义,无法获得共情。因此,建议《火山爆发》以录像的形式呈现,调动学生的视、听多重感官,避免多重角色的干扰;第二,引发学生的自由思维。过多的预设往往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思维,课堂有时成了教师和个别学生的秀场,大部分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表达与交流。在课例中“教你一招”环节,教师讲解了事先设计的三种管理愤怒的方法,虽然类比了“火山爆发”,形象生动,但是不同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和利用。这些方法只来源于教材和教师,而不是从学生个体的经历和认知储备中提取而来。其实,对于管理愤怒的方法,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直接经验,可以从学生中提炼,并且不同学生的对话交流本身就有利于有差异的个体之间的交流和人际发展;第三,重视课堂的实际生成。课内所包含的情境事例是有限的,虽然许多例子来自学生,带有共性的特质,但仍无法将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囊括其中。课例中,讲解完管理愤怒的方法后操练了原先的情境。显然,管理愤怒的方法迁移和强化练习的范围仍局限于故事情境中,并没有拓展、泛化到个体,学生不能用习得的方法解决自己的实际情况。

基于以上的思考,教学的二次研磨如下:

(一)活动引入

1.导入:同学们,在你的想象中,火山爆发是什么样的呢? 2.微戏剧:请学生模仿火山。3.教师:火山爆发可真厉害啊!你是否知道,在千变万化的情绪中,有哪一种情绪和火山爆发最像?

(二)主题展开

1.过渡:愤怒的情绪就和火山爆发一样,瞧,有这么一家人,被“火山”袭击啦!2.播放视频《“心中的火山”》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4.过渡:是啊!愤怒的情绪会传染。同学们,有两位同学最近也遇上了这样的烦恼,让我们坐上“心灵碰碰车”一起去瞧瞧吧!5.出示情境:情境一:小强长得有点胖,同学们老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还给他起了很难听的绰号。这时,小强……情境二:小辉刚买的自动卷笔刀在课间被打闹的同学碰倒在地上摔坏了。这时,小辉……情景三:其他。6.小组自由选择情境,体验:主人公的感受、想法、接下来的做法是什么?预见后果。

(三)练习模拟

1.过渡:刚才同学们找出了一些管理愤怒的好办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呢?2.头脑风暴: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3.教师:这些方法都是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的好方法。同学们,这么多方法,哪些是你以前没用过的?现在想试试吗?4.学生根据之前的情境做1分钟简短演示。

(四)总结提升

1.过渡: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多管理愤怒的方法,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好方法。2.分享:《钉钉子的故事》,并请学生找出其中的启发和好方法。3.学生总结收获。

三、课例的反思与启悟

本课例的实际教学强调学生的个体化与课堂情感体验,具体表现在:

(一)注重每一位学生的自我体验

语言能表现出认知体验的深度,不同学生的言语反馈验证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看了这个小品,你对愤怒这座火山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学生有感而发:“我觉得一时的冲动会让全家人的心情都不好。”“生气会传染,从爸爸到妈妈,从妈妈到孩子。”“愤怒的时候爆发出来,很难控制。”“愤怒的时候可能就管不住嘴巴,胡乱说话了。”正是因为教师还原生活,利用短片《愤怒情绪链——心中的火山》唤起了每一位学生真实而深刻的体验,学生才有了如此质朴而生动的回答。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必定注重每一个差异个体的内心世界,只有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真情的触动,才能衍生出强烈而真实的情感,教师的辅导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主选择

自主选择往往能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激情和欲望,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对有关内容和情境进行深入思考,必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课例一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一锤定音的影子,而课例二中,更多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主选择,突出表现在两个地方:第一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生活情境自主选择和思考角色扮演的内容。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热情、表演的丰富性很大程度超越了课例一,因为这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产物。第二点则更为典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引导学生学会管理愤怒的方法。课例一中有教师讲解方法,而课例二则从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中提取方法,为学生提供方法,学生再给方法命名,总结方法的利弊,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在相互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演练。

(三)接纳每一位学生的自由发言

倾听和无条件地接纳使得每一位学生敢于并乐于畅所欲言。若想在情感型班会课中营造一个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自由发言。无意识的言语往往映射出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意识地回答,真实地表现出了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领悟程度。例如课例中《钉钉子的故事》,教师让每一位学生触摸扎满钉子孔的KT板,学生摸着板上的洞眼说:“我觉得这颗心会说,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这个痕迹会一直留下。”“我感觉这颗心上的每个洞都扎得非常深,给它留下了很深的伤害。要是我们也像这颗心一样,伤害他的人一定非常后悔。”

猜你喜欢

火山爆发班会课课例
“花样”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教室里的“火山爆发”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火山爆发了!
课例
火山爆发前
印度尼西亚Sinabung火山爆发卫星融合影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