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扩招视角下供给侧改革发展路径研究
2019-01-20邵沁源
邵沁源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 淮南232001)
2019 年4 月30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落实高职院校扩招100 万人实施方案。此次扩招的生源不仅面向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而且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视作招生的主力军[1]。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规模扩招100 万的计划出现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一段落,说明扩招百万计划的实质是国家作为稳定和改善就业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用教育资源补偿就业环节,反馈作用于改善社会整体教育结构,昭示出职业教育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此次扩招是新时期国家为稳定就业形势出台的新举措,将职业教育摆在服务宏观经济调控和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新占位[2]。招生数量巨大、生源结构揉杂的大变革将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应即时应变、迅速转型,变革教学模式、调整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培养大国工匠、技能型人才的作用,做好承担国家稳定就业形势组合拳的载体作用。
一、扩招视角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现实依据
此次扩招任务对高职院校乃至国家高等教育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开的《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年度发布》显示,全国普通专科共招生368.83 万人,相比上年的招生量增长5.16%[3]。陡然扩招百万人,势必倒逼职业教育供给侧发生结构性改革。具体现实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源数量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首先,扩招100 万人是具体的定量指标。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近三成的涨幅意味着以目前的校园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宿舍配置、食堂供应量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扩招后的学生基本需求。其次,扩招生源的特征结构是细分的定性描述。高职院校的生源由一元的应届毕业高中生生源向多元化发展,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组成的社会生源将纳入招生范畴。
(二)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普通高等学校早在1998 年便开始了招生规模的外延式扩张[4],其造成的深远影响由来已久。全媒体时代建立了丰富多样的通信渠道,信息交流加速明显,社会舆论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5]。普遍观点认为,“在高校扩招的今天,人人都能够上大学”。尽管2018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8.1%,但距离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仍存在差距。不少学生在高考失利后为追求大学文凭而偏听偏信,遭遇虚假大学[6],伪“2+2”国际班等诈骗宣传,盲目追求学历至上以至于掉入陷阱的新闻屡见不鲜,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直接耽误了求学进度,导致青春荒废、精神崩溃。这种“人人有学上”的片面见解造成了社会狂热的学历追求导向,使部分人群对职业教育定位产生了偏见,不愿从事专业技能工作,更不认同自己或家人接受职业教育。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用人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错位
人社部公布的《2018 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指出,用人市场需求侧和职业教育供给侧的错位现象仍然存在。用人企业从节约成本和缩短岗前培训时间的实际需要出发,倾向于招聘有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求职者。但目前高职院校培育出的人才尚不足以填补需求缺口,其原因由多方面造成。
1.校企合作平台稳定性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虽然率先制定“企业订单式培养”教学方式,采用以师傅指导徒弟、以参与企业实践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合作企业数量有限,用人需求势必有限,加上不同企业每年所需人数或有不同以及参与不同企业实训的学生在实践环节学习的内容不一,往往造成高职院校无法根据实践进度安排学生学习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内容。加之,高职院校可供选择的合作企业未必具有产业代表性和行业通用性,并且更新换代频率随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尽管高职院校投入大规模资金及场地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但是行业标准不通用和设备使用时间短,造成的收效甚微无可避免。此外,职业教育关注学生成长,属于公益性事业,而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双方的本质差异注定造成合作过程中出现矛盾,若无法解决必然导致合作崩盘。
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都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情况。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长期以来在学习成绩方面都处于班级的中下游水平,造成极度不自信、否定自身潜力和能力的惯性思维;第二,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压力和攀比心理,看到亲友都“上大学”而自己“上大专”,进一步形成两个极端走向,自暴自弃厌学或者退学复读进修;第三,职业教育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生产实践,部分学生还未适应从“普通高中生”向“高职院校学生”的角色转换,心态浮躁、眼高手低,缺少艰苦奋斗和团队协作的精神,片面地认为学生应该在课堂里学习理论和进行实验,而自己付出体力劳动但没有得到经济条件上的改善,注重短期回报、忽视长远利益,将自己视作校企合作下的“免费劳动力”,产生“不如辍学打工、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够获取劳动报酬”的想法,越发加剧就业市场供求不对等的矛盾。
(四)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不完善
1.管理机制和教学结构
普通高等学校的逐年扩招使得职业院校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挣扎在招生数量达标之上的许多高职院校只能依靠不断下调分数线和不筛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的方式苦苦支撑,甚至为追求在校在读学生数量的不减少,而忽视惩罚机制的重要性。尽管短时间内完成了招生指标,但其后果是直接导致生源质量一届不如一届,部分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不予处理,造成更多的学生“大胆效仿”,长此以往使得学校声誉和影响力逐渐下滑,质量相对好的生源群体不愿就读而选择其他更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或留学进修培训机构。此外,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环境恶劣、晋升渠道窄、可支配经费少、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4 月9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在科研管理区域进一步简政放权[7]。但该通知面向高等学校,暂未出台面向高职院校的相关文件。然而各省教育厅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中,对于科研与实践业绩均作出了明文规定。基于此,教师若想晋升职称,必须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取得至少达到文件条件的业绩。但是,由于教师课酬与专业技术等级挂钩,中级以下职称与副高以上职称之间过大的薪酬差,使得高职院校为缩减教学经费安排大量专业技术等级在中级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尽管教学重担压在青年教师的身上,但是应得工资待遇并未随着教学时长的增加而丰厚,反而由于过度劳累和收支不等产生教学疲劳。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青年教师,在带队比赛时经常需要垫付大量经费,而报销手续过度繁琐导致经费迟迟不下发;比赛若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的付出便如同白费;即使取得较好成绩,发放科研奖励周期至少为一年。因此,部分青年教师迫于生活与晋升的双重压力,在完成规定的业绩之后就尽可能不再参与科研与实践,而是将课外精力用于发展第二职业,势必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无暇顾及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阻滞作用。扩招后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教育和培训工作将更加繁重,现有管理机制和教学结构承载能力面临调整和改善。
2.学籍管理和学制结构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和学制结构基于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初中应届毕业生,采用全日制形式教学。考虑到下岗职工、新生代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生源的年龄层次结构跨度较大,学籍管理和教育形制的转变依赖创新性措施。
3.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前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本就不扎实,经常出现“看到公式就头疼”的现象。当前职业教育采用的课本,专业理论知识部分大多过于抽象。扩招后由于生源频谱构成复杂、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若采用相同教学模式,基础不同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应用型课程的理论知识的进度势必有所不同。此外,科研成果的快速投入使用加速应用各推陈出新速度,使之随时间更新呈指数型增长趋势。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当下,特色新兴职业的涌现速度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日新月异。因此,一成不变的专业和课程将造成学生丧失求职市场的竞争力,致使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和质量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二、扩招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路径
(一)宏观层面
1.政策红利解决实质性难题
由于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应扩招后的生源数量和层次,扩大校园规模、建立新型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当根据预估的生源结构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用于开设分校和打造实训基地,利用就读学生带来的人口红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统筹布局经济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同时,各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建设,主动牵线搭桥帮助高职院校按照专业设置对接具有产业代表性、标准通用性的相关企业,并且面向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出台实质性优惠政策及措施[8],比如资金支持和减免税收等。
2.打造舆论友好型职业教育
建立良好的大众舆论环境,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不是单纯“混文凭”。扭转高校扩招趋势下仿佛“人人都可以上大学”的错误认识。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必须联合力量、积极应对,采用多种媒介平台全覆盖传播的模式,占领全媒体时代的舆论高地,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友好的舆论基础。通过大范围全方位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及家长意识到,“有学上”不是教育目的,保障未来生活、实现人生价值才是教育目标。
3.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关键在于兼容和协调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差异与矛盾。为此,应当设立定期召开碰头会议制度的校企合作联合会,增进多方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矛盾,打造互信共赢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不应拘泥于传统专业设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创新,应依托地方产业优势,结合当地特色企业和项目,设置新型专业及相关课程。如湖北潜江“小龙虾学院”培训的首批学生尚未毕业便已全部被企业预接收,体现出探索鲜明特色专业、紧密切合市场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9]。以淮南联合大学为例,地处人口流失情况较重的重工业城市的淮南市,故该高职院校老牌专业以机电为主,但煤炭资源带动城市发展的能力有限,伴随资源消耗带来的经济发展日趋没落,因此学校可考虑结合本地特色食品速食加工生产企业,开设“淮南牛肉汤学院”“八公山豆腐学院”的特色专业及课程,能够为鲜明特色食品批量化加工生产、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留住人才保持人口红利和带动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二)微观层面
1.优化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和教学结构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必须在管理机制上正本清源、对症下药,绝不纵容“人情管理”,建立和完善有规可依、有规必依的奖惩机制,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优化管理机制和教学结构的着力点。首先,必须提升教师能力:加强与合作企业对接工作,分阶段、分批次安排一线教师前往企业工作现场学习交流。第二,必须重视留人管理:改善科研环境、减少报销环节、缩短各项经费发放时长,提升教师收入待遇,将竞赛指导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保障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与教学工作。第三,设置最高工作量,保障薪酬级别不同的教师有均等的教学工作量。
2.探索新型学籍管理与学制结构
由于扩招后的生源频谱结构与之前大不相同,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依照不同类型学生对学籍管理与学制结构进行改革。对于年龄层级较大的学生来说,学籍管理是否延用三年学制?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在播种期和收割期较为忙碌,若学校距离农田较远,则无人完成播种和收割工作,是否可错开农忙时期、改为“分段全日制”教学?高职院校应依照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3.改革教学模式和课本内容
生源结构不同带来的问题除学籍学制之外,课本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对基础不同的生源所授内容必须有所调整,不可同日而语,不能一概而论。目前所使用的教材相对较难,应去除不必要的公式、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精简化。处于改革期的当下,高职院校可组织系部自主编写活页式教材,不断探索前进和逐步完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应开拓专升本学习渠道。目前的专升本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所谓的培训教师往往不具有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高职院校应当发挥资源优势,发展配套机构,做好组织教学工作,支持学生进一步深造,将复杂理论知识放在这一步进行教授。
4.开设心理健康与信心培养课程
高职院校应开设心理健康与信心培养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规划理想人生。无论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是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生源学生,在向“职业院校学生”转变的过程中都需要有过渡期和适应期。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建设舆论友好型职业院校的助推下,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长远目光,避免被错误浮躁的社会思潮影响学生对人生观的判断,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在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的同时,做好校企合作下的学生劳动报酬支付工作,从根源上杜绝学生产生“免费劳动力”的懈怠心理。
三、总结与讨论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扩招百万的实施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必须紧贴市场需求、牢抓教育质量、以自身优化应对时代变化,才能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稳定和扩大就业作出新的贡献。